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当世神人,又见元春(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皇宫,上书房。

「陛下,赴安南国采买各类战备物资的任务,微臣想举荐一个人。」

这是个可以积累海量经验的大好机会,贾瑜想借此照顾一下大舅子薛蝌,他如今在隶属于二十四司的钱粮衙门任正六品员外郎,说不定功成之后,官衔还能再往上升一升,成为正五品郎中。

景文帝笑呵呵的看着贾瑜,满脸调侃,他脸一红,拜道:「陛下明鉴。」

「既然你开了这個口,朕便给你这个体面,明日让你那内兄到户部交接,支取金银,尽快赴任,不过,他若是办砸了,朕可就要打你的板子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以贾瑜现在的权势,给薛蝌安排个外县县令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甚至一府主簿或者同知都信手拈来,但他在走后门的时候,依然在遵从当下体统,那就是非科举出身不得为亲民官,所以没有为他谋各部院的科官。

李纵、柳湘莲和位怀清的正四品杂号将军都是他们各自一刀一枪换回来的,包括贾琮,贾瑜只是给他们一个机会,算不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至于正五品工部郎中程日兴和正六品工部员外郎贾芸,他们两个都是花银子捐的官,符合朝廷律法,无可厚非。

陈贤躬身道:「父皇,儿臣请求随天策军南下征讨安南国。」

景文帝有些犹豫,自己是一个文皇帝,在位十几载都没有上过战场,以至于在军中始终缺乏太大的威望,军心不稳,他不想自己的接班人也如此。

大梁至今已经出现过四位皇帝,开国皇帝就不说了,高祖皇帝和太上皇都可以被称为武皇帝,在位期间,都曾数次御驾亲征,东征西讨,这万里江山便是这祖孙三代一点一点打下来的,到了第四代,景文帝俨然已经成为一位守土之君,在位十几载,没有过什么像样的战绩,不过幸好没有丢过一座城池,一里土地,不然早就被天下人给骂死了。

想当年太上皇经常追随高祖皇帝御驾亲征,而且每仗几乎都是单枪匹马,带头冲锋,手刃敌人无数,多次重伤垂死,他和将士们同榻而眠,同锅而食,善待每一个兵士,不把自己当成太子储君,因此他在军中威望极高,受到梁军上百万将士一致拥戴,哪怕是退位很多年了,但依然有不少武勋站在他身后,唯他马首是瞻,贞元一脉就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

景文帝身体不好,不可能效仿先祖驰骋沙场,他在军中所有的威望都是之前一股脑补足好几年拖欠军饷带来的,他不希望未来接班人和自己一样,军中没有真正的心腹,坐在皇宫中,整日提心吊胆,他们会不会拥兵自重,会不会不听旨不听宣,会不会直接造反。

李基直接否定道:「不可,太子乃是国之根本,岂能擅离京城?若有损伤,或者发生不忍言的事,天下必然震动,届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贾瑜劝道:「殿下,安南远比关外凶险许多,去关外不过是吃点沙子,安南不同,那里毒物遍地,还有瘴气和多种传染病,非臣危言耸听,一旦染上,可以说是非死即残,殿下万金之躯,关乎国朝根基稳定,岂可置身于险地?」

景文帝点头道:「太子,两位爱卿言之有理,此事休要再提。」

「儿臣领命,父皇,若是开战,那三千多被俘将士怎么办?特别是那位南安郡王府的承袭人,无论是定生还是定死,总要尽快拟订个章程才好。」

景文帝问道:「不器,你觉得此人之罪,是定生还是定死?」

贾瑜沉默了几息,说道:「陛下,依微臣看,此次兵败,将士们无过,罪则全在这位身上,若不是他贪功冒进,盲目自大,不听周琼的规劝,一意孤行,落入敌人的包围圈,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以一己之力,葬送了整个琼州水师,让朝廷损失惨重,大国威仪扫地,他还束手就擒,主动做了敌人的俘虏,毫无血性和气节可言,丢光了我辈武勋的脸面,此人罪过大焉,死不足惜,请陛下速斩此人,以儆效尤,以警世人,以慰五千多将士在天之英灵。」

「正合朕意,传旨,霍充丧师辱国,主动投降,罪无可恕,着即刻赐死,另外,南安郡王府降爵一等,罚银十万,当做阵亡将士的抚恤。」

这人就是个妥妥的废物,仗打成这个样子,他身为主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凡要点脸,有点血性,有点气节,早就拔剑自刎,以死赎罪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都没有任何理由主动投降敌人,做出丧师辱国的事来,毕竟那五千多将士的确是因为他而死。

景文帝既然相问,就是看贾瑜对待这种事的态度,若是他求情,反而落了下乘,况且他和这个人完全不熟,名姓都不知道,犯不着为他开这个口,虽然同属于开国一脉,但这层关系早已名存实亡,无以为继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人的生死,以及南安郡王府的荣辱存亡,和贾瑜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不是救世主,自己的事尚且都忙不完,哪有心思去管他们。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吧。

商议罢,贾瑜怀揣着四枚虎符,起身告退,刚出了上书房,还没有走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呼唤,回头一看,正是许皇后身边那位凤仪女官。

「贾少保,皇后娘娘有请,在坤宁宫。」

贾瑜试探着问道:「我是外臣,不适合到寝宫觐见吧?」,他知道这一去十有八九要挨批,说不定还要挨板子。

「您虽然是外臣,但娘娘是母仪天下的一国之母,有权利,也有责任管教您这种年纪小的臣子,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而且她和您的生母年龄相仿,是您的长辈,不需要避讳,另外,您的族姐也在那里,贾少保,不要让娘娘等太久,请吧。」

贾瑜没有办法,只得跟着她去了坤宁宫,看来今天屁股又要遭殃了。

......

贾瑜本来就是神京城内,乃至整个天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他被誉为国朝第一美男和国朝第一才子,另一个是因为他短短两年多就取得了如今的成就,不到十七岁便已位极人臣,名扬天下。

关于他的流言蜚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上到亭台楼阁的达官显贵,下到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男女老少都对他的故事感兴趣,没办法,他身上的光环实在是太多了,又是一等伯爵又是诗词大家,又是新科探花又是太子少保。

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那七房妻妾,听说个个美若天仙,知书达礼,特别是那位正房夫人,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剩下六位良妾中,有堂姐妹,甚至还有亲姐妹,他身边的贴身丫鬟们也都是美到冒泡,各有姿色,真是享尽齐人之福,羡慕不来啊。

至于他和他那侄儿媳妇的不伦之情,热度已经过去,没有多少人在传了,现在传的是他和他那大嫂子,不同寻常,耐人寻味的关系,他那个入室弟子曾在人面前有言,视他为父,这其中如果说没有什么旖旎,吃瓜群众们是不相信的。

甚至还有的说他之所以不让荣国府那两位小姐外嫁,就是起了在背地里全收入房中的心思,反正她们早已经出了五服。

综上所述,这是一位罔顾伦理的风流才子。

贾瑜对此从来都不在意,毕竟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人怕出名猪怕壮嘛,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恶毒的言论终会被不攻自破。

就在人们热烈讨论贾瑜在台州府指挥六千玄策军大破两万六千倭寇,阵斩两万多的时候,又有五则关于他的重磅消息从宫里传了出来,犹如五颗大小不一的巨石,从天而降,砸到原本就不甚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让无数人瞠目结舌。

第一个,他昨天下午进宫参加天子家宴,与皇帝老爷、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晋王殿下一家四口同桌而食,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并且在醉酒后夜宿东宫,国朝定鼎百余年,他是第一个以外臣之身享此殊荣的,由此可见他圣眷之浓厚,远非其他臣子可以比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