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45章 制茶方法(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这制茶总的来说就分为散茶和片茶两种,按照以前的人的说法就是:“唐造茶与今不同。今采茶者得芽,即蒸熟焙乾,唐则旋摘旋炒。”

焙乾后,就成为了这散茶,而片茶又称饼茶或团茶,就是念慈这次买的这些,其方法是将蒸熟的茶叶榨去茶汁,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放入茶模内,再压制成形,包装大多精致的很,一般用来做赠礼使用,不过像念慈这样买来自己品尝的也有。

对于这片茶的方法对于茶叶真味的破坏力太大,又降低了茶的养分,就逐渐被后世所淘汰。

但是在燕国时,这片茶可是茶之上品,就像念慈说起的那样,她为了抢这片茶可是费了些心思的,所以得了这么个好东西后就要拉着慕昭和陈英这些一起品尝来着,毕竟平日也难得一见的。

有的片茶“以珍膏油其面”,所以又被人称作腊茶或腊面茶,还须指出,“唐未有碾磨,止用臼”,宋时方大量推广碾磨制茶的技术。

片茶中品位最高是福建路的建州和南剑州所产,“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洁,他处不能造,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

在江南西路和荆湖南、北路的一些府、州、军,出产的片茶“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之类二十六等”,两浙路和宣州、江州、鼎州“又以上、中、下或第一至第五为号”。散茶出产於淮南、江南、荆湖等路,有龙溪、雨前、雨后等名品。

四川茶的产量高於东南,但“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广汉之赵坡、合州之水南、峨眉之白牙、雅安之蒙顶,土人亦珍之”。

名士蔡襄在《茶录》中有说道:“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

这便反映了在前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花茶之类的,至于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这些花草植被皆可作茶。

到了后世,饮茶“鲜以鼎镬”,多为“用瓶煮水”,以沸水冲泡,冲泡前用少许水调成茶膏,称为点茶。

一些专业人士认为,“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瀹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

到了后期,世人在茶中加姜和盐的习惯逐渐被抛弃了,像慕昭这些都是只爱喝清茶。

燕国的人饮茶时多用盏,这盏便是一种小型的碗,敞口小足。

盏有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及白釉五种,而饮茶时主要是使用黑釉。

燕国饮茶流行使用黑釉盏,这与当时的斗茶风尚有关,这饮茶风尚是带有全国性的。

在饮茶方法上,前朝饮的是碾茶,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然后用沸水点注。这以黑色茶盏最为适宜。

烹点茶技艺的一些主要形式有,煎茶、烹茶、煮茶、瀹茶、泼茶、试茶、均茶、点茶、斗茶、分茶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