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八章 坐视不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听到了吴三桂称帝的消息,程孝廉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在他的心中,吴三桂肯定会称帝的,只不过好像比记忆中早了一点。

如果程孝廉现在手中有一本历史书他就会发现,不是早了一点,而是早了一年多的时间,历史上,在康熙十七年三月的时候,吴三桂便在衡州称帝了。

只是若程孝廉手中有了这本书,必定会十分疑惑,明明在他的努力下吴三桂早起兵了一年,怎么还不如晚起兵活得时间长了呢,按道理来说,他现在比历史上的形势好了很多,别的不说,就说陕西那边,当初王~辅臣可是没怎么打仗就投降了,如今满清已经在潼关下面消耗了近十万的兵力了。

这也不怪程孝廉不懂,原因很简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吴三桂当初在历史上形势危急,所以硬撑着上马作战,身子骨也很强健。但是现在不同了,自从打开了江南的通道,吴三桂便过起了犬马声色的生活,这种生活最是耗费身子骨。再加上他也不愿意再江南待着,人家都说江南好,他直接的隋炀帝在江南被人砍了脑袋,所以说什么也要回到衡州,这地方现在也算得上吴三桂势力的腹地了,可以安心享乐。

但是他已经六十五岁了,身子骨终究是撑不住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的情况,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一过做皇帝的瘾。

对于他这个要求,夏国相和胡国柱立刻无条件满足,吴三桂要是不称帝,凭他俩的威望,很难把吴世璠扶上地位,如今吴三桂愿意称帝,到时候吴世璠只是个继任者,他们两个也不用再费功夫了。

就这样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立了吴世璠做太子,又留下了两个辅政大臣夏国相和胡国柱,也算是安排好了身后事。至于远在云南面壁的侄子吴应麒,他好像已经忘了这个人。

倒也怪不得他无情无义,身为一个相当优秀的政治家,他当然知道不能让朝中一家独大的道理,否则他那孙子必定会被人架空,不过他丝毫不担心,因为夏国相姓夏,胡国柱姓胡,他们之前之所以精诚合作,那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利益,一旦吴三桂身死,他们的联盟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到时候吴世璠便能在中间制衡。

至于为什么不留下吴应麒制衡,吴三桂心中的想法很明确,吴应麒随他征战多年,他的一身本事也学了个六七分的样子,若是他真的势大,吴世璠未必斗得过他,毕竟他也姓吴,甚至他要拉拢夏国相和胡国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基于这个原因,吴三桂选择将他打发回了老家,就等着吴三桂死的那一天捎上他陪葬。

可以说吴三桂为了这个孙子算得上是费尽心机,安排了一条康庄大道,只要他的孙子懂得制衡之道,想要图略天下有些困难,偏安江左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可惜吴三桂没有听过一句话,秦皇筑万里长城,关不住西河之巨鹿;孙皓铸千层铁索,挽不住南下之晋航。不过有一句刘禹锡的诗词他一定听过,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所有这些都被一个年老的人用假象蒙住了自己,他不去想自己孙子有没有能力降服那两头巨兽,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吴三桂的血脉,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知道吴三桂称帝的消息,程孝廉默默叹了口气,这也就意味着吴三桂大去之期不远矣。虽然他们从未见过面,但是他们有着不可磨灭的仇恨,都想杀死对方。但是按照这个形势,程孝廉肯定没机会再见这位当世枭雄一面了。

吴三桂称帝大典结束之后,耿尚联军的使者已经来了半个月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吴三桂更没心思见他们,就让他们一直在驿馆之中住着吧。

早在半年前,吴三桂的铁鹞子已经不再向他汇报情况了,一来吴三桂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处理事务了,二来他总要让自己的孙子熟悉了这班人马,要不然将来如何掌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