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2章 极盛之时犹生怵,欲成圆满终相斗(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但是,征伐高句丽一事,虽然事出偶然,但也是事所必然。

杨广是一个闲不下来的皇帝。

曾经的草原霸主突厥,似乎已经对隋朝死心塌地臣服,北境边尘不起。

西北方向征服吐谷浑,吞并了他们的故地,新立四郡,拓地几千里。

东南方向,不过都是些蕞尔小国,远悬海外,人口既少,财富也很欠奉。

当年刘方远征林邑,虽然大获全胜,却把自己的性命也留在了炎热的南方,整支军队因病死亡十之四五,只能带回聊胜于无的十八个黄金牌位。

帝国的西南方向,都是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文化和文明程度远逊于中原的山地,从战略上而言,无法产生危及帝国安全的大国。

东方则是茫茫大海,当时并不是属于航海的时代,因而,面对烟波浩淼,一望无际的大海,杨广向海外发展的心情并不热切。

甚至当区区弹丸之地的日本,派使节投国书于杨广,写下“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的狂妄之词时,也仅仅是感到不痛快。

只是交待大臣“蛮夷书无礼者,勿复以闻。”

从心理上而言,杨广从未想过征服远悬海外日本国的想法。

因为,大海之上,远隔千里万里的岛国,在当时的时势之下,是属于可以忽略的存在。

整个帝国,东西南北,边尘不起,似乎已经无事可做。

但世间之事,哪有完美之理。

圆圈之上,还有一个很小的缺口,那就是东北方向,还留存有隐患,那也是他的父亲杨坚没有完成的遗愿。

为了画上一个圆满的圆圈,杨广立志征伐高句丽,但本身却是由偶然事件引起的。

虽然以杨广一心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志向而言,隋朝和高句丽,必有一战。

甚至继隋而立的唐朝,历几十年,二代君王,同样也以征伐攻灭高句丽为己任。

可见征服高句丽,已是时代和历史的内在必需。

高句丽本身非常清醒。

为了对抗未来可能的战争,从南北朝时代起,高句丽就主动参与了中原王朝的内抗和内乱,他们的最佳战略是,让中原分裂成敌对的国家,将局势搅乱成一锅粥。

当中原王朝各种势力,谁也奈何不了谁,进行长期消耗型对抗时,他们将无力东顾。

唯有如此,高句丽才能稳步在东北亚发展自己的势力,并成为区域性的霸主。

在文帝杨坚时代,当隋朝跃马长江时,高句丽就主动派出使者,联合南陈,一起抗隋。

和外来势力一起对抗北方,并不符合传统的南北对抗主流,这种观念和行为甚至在陈朝内部引发一场政治危机。

高句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战略眼光,他们知道,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原王朝,必然会对东北亚扩充势力。

二国将直接交锋,以小敌大,那将是高句丽不可承受之重。

事实确实如此,当隋朝国内政局稳定,放眼周边的威胁,在帝国的东北方向,虽然当时并不是高度开发的文明之地,但已经清晰可见,高句丽的足迹和影响正日益强势。

这是一种明确和现实的威胁,东北亚,很快会成为高句丽的东北亚。

一山不容二虎,如果高句丽成为一个势力庞大的东北亚霸主,那将成为中原王朝心腹之患。

但在当时的隋朝,或者说中原大地上,具备这种战略眼光的君臣,却找不出一个,不过,非常幸运的是,从本能出发,隋朝就决不允许高句丽在东北亚坐大。

这种本身暗合大势,从后代的历史发展来看,除了北方大草原的统一的游牧民族政权,是中原王朝的天敌之外,在东北亚的白山黑水之间,一样能成长起倾覆整个中原王朝的政权。

虽然那已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杨广并没有预知。

但在绝对的权力欲和控制欲下,东北亚的主导权,却绝对需要掌握在隋朝的手中。

杨广需要让自己周边所有的国家,都拜倒臣服于自己脚下。

当他发现,高句丽背着隋朝,暗中联络启民可汗之时,他将这个事件,拿到朝廷之上讨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