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9章洪恩炤(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九斤招呼洪知府就座,两人吃着葡萄,一个黑漆漆的女仆端着炒熟的榛子和松子放在桌上,又准备好茶水,屈膝福礼后退下。

洪恩炤看着九斤问:“这就是你从红毛手里抢的奴隶?可惜了那身衣裳。”

九斤笑道:“咱是守法乡民,怎能说抢,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咱救回来的。”

“对对对,是我抢的,抢来后送到北海镇的,”洪恩炤翻着白眼说道。

九斤笑笑,喝了口茶说:“流民都在弥河西岸集结,二师兄带领一千防疫人马昨个已经出发了。

凡是三天内没有发热,拉稀,伤口溃烂的流民,还是可以收留他们。”

洪恩炤放下葡萄,惊喜道:“这么说北海镇同意接纳这些流民了?”

九斤说:“我的老大人,你知道有多少人吗?我有那心,也没那些场地。”

洪恩炤思索着说:“青州府上报的数字是接近四十万人,掐头去尾,大疫死掉的,怎么也得剩十万往上。”

说着看了看四周,近处的葡萄园硕果累累,远处的玉米大豆高粱绿波荡漾。

洪恩炤说道:“不能让流民毁了这片净土,九斤,你说吧,想要什么地方,洪某舍上这顶乌沙,也给你把地契办妥。”

九斤沉吟道:“北海镇最多能接纳二三万人,据客运站的人说,集结在弥河西岸的人至少十五万。

老大人可曾想过,这里面真正的百姓能有多少?据我所知,这里面大多是西北的军户和逃民,他们跟随那些造反流寇,攻城拔寨过惯了刀口舔血的日子。

他们对劫掠情有独钟,对官府有着彻骨之恨,贼寇主力甩下他们,只为丢下包袱。

况且若要安置如此多的人口,开荒种田,牲畜耕具,房屋道路,没有五六十万两银子,很难使他们安稳下来。”

洪恩炤拿起葡萄,慢慢吃着说:“国事糜烂至此,非一日之寒,洪某看不到未来啊,莱州府今年又增加了十万两剿饷份额,洪某这官愈发当的无趣啦。”

九斤看了他一眼说:“你老家的乡邻,大部分都已迁到莱州,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洪恩炤苦笑道:“洪某苦读诗书十余载,难道只为活百余乡邻?洪某每每夜不能寐,恨不能手提三尺青锋,杀尽天下无耻之辈,还我大明河清海晏。”

九斤沉吟道:“唐太宗有言: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宰相张九龄曾痛批: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而今人人趋利避害,以贪腐为光,以勾联朋党为荣,视江山社稷如无物。

大明不缺热血男儿,也不缺顶天立地慨然赴死的文武官员,但是朝堂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更没人给他们施展抱负,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机会。

北直隶是如此,南直隶更是腐烂不堪,宗室勋贵被拔光了毛,守着粮仓混吃等死,氏族豪门掌握着天下财富和话语权,茹毛饮血却引以为豪。

而占大明人口九成的百姓,承担繁重的徭役赋税,却一辈辈的过着两餐无着,居无其屋,衣不遮体的日子。

大明太祖起于草根贱民,活不下去才愤而起兵,从而推翻暴元一统天下,对贪官污吏不可谓不狠,对草根百姓不可谓不敬,可为何揭竿而起者屡禁不止?为何贪官污吏杀而不绝?

归根结底是欲,是人心,纵观史上盛世之治,无一不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结果。

有人说宗室索取无度,啃噬了大明的根基,可他们选择性的忘却,历朝历代有哪家皇室对宗室打压胜过大明,你熟读史书,可见过为收不来租子告到朝廷的亲王?

征收九牛一毛的矿税商税,被氏族豪门供养的官吏,动堪骂的狗血淋头,甚至轻言废立,继而收买草寇起兵叛乱,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大明士大夫,难道不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他们都明白,但他们却选择了欲,选择了贪,以吸食民膏为己任,壮大朋党为根基,打压一切为国为民的官员,甚至不惜打开边关,培植草寇,他们已不配做人,他们已炼化成魔而不自知了。”

九斤说完,点上支烟,看着西方正映红半边天的晚霞,久久不语。

洪恩炤起身,走到凉棚边也看着壮丽的晚霞说:“不瞒你说,这些年我自己都存了五万银子,是这三年过节收的,银子是个好东西啊。”

九斤笑道:“海瑞过于清贫,非大明之福,包拯铁面无私,是因为他无后顾之忧。

我们敬畏先祖,却不能一成不变,祖训说久了,会让人产生抗衡之心,从来没有不留空隙的律法,也从来没有不能变通的规则。

百姓年节走动,行的是人情世故,官员年节走动,敬的是官位椅子,洪大人,你是个好官。”

洪恩炤转身,对九斤深深一辑说:“洪某四十有二,情愿来北海任一介先生,九斤,不要再等了,真要大厦倾覆,就再无可扶啦。”

一个月后,十六万流民抵达北海镇,有家有口的,王铮录入名册,共收留七千户,三万六千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