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终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202章 终章

自从张伟和沈大将军,带领一万禁军支援边关之后,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

辽国的主力大军也来到了边关,此时辽国号称十万大军压境。

边关的将士们得知消息后,感觉压力很大。

次日,朝廷从各地集结起来的二十万士兵,也顺利到达了边关。

另外还有近三十万壮丁,正在负责后勤。

比如运送粮草,修理武器、皮甲,搬运石头来到城墙上,修补受损的城墙,还有打柴做饭、救治受伤士兵之类的杂活。

张伟镇守的阳城分到了五万士兵,和七万五千名壮丁。

沈大将军那边也和张伟一样。

剩下的十万士兵,和十五万壮丁,通通被派到顾廷烨镇守的舒城听用。

现如今张伟的手下,一共有近五万五千名士兵。

张伟命令其中的五千名骑兵,先找地方扎营。

然后一边照顾好自己的战马,一边养精蓄锐,准备随时以最好的状态迎战。

剩下的五万步兵,其中五千用来维护正常秩序,和保卫帅帐。

另外的四万五千士兵,分成九批,轮流守城。

城墙就那么大,也不可能全部人一起上去作战。

再说了,守城是打持久战,不休息好,精神状态不对,射箭或者投石的准头也会差很多。

敌人趁机攻上城墙的概率也会大很多。

敌军一旦攻上了城墙,到时候就是放下手中的弓箭,换上刀,短兵相接,近身搏斗,伤亡人数会随之暴增。

虽说慈不掌兵,但张伟还是做不到漠视人命,所以他一直打算在守好城池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士兵伤亡的人数。

辽国的大军在休整完毕之后,便开始攻城。

此次辽军的目标是藤城,十万大军日夜不停地轮流攻打。

一个月后,辽军损兵折将两万多人,沈大将军的麾下也损失了接近一万名士兵。

辽军大将军都快懵圈了,二十多年前,他的父亲带兵攻打宋朝。

只带领三万大军锋军,用时不到半年,就顺利打下了宋朝两座城市。

宋朝派出使者向辽国议和,结果就是宋朝每年向辽国缴纳岁币十万两银子,而辽国则要归还宋朝藤城和阳城这两座边关城市。

二十多年过去,宋朝向辽国缴纳的岁币,已经多达二百三十万两银子。

不过由于张伟建议和辽国进行“茶马贸易”,几年里一共从辽国赚到了足足五百万两银子。

虽然国库进账的银子,实际只有四百万两。

但被户部官员私自昧下的一百万两银子,始终还在宋朝,肉还是烂在锅里。

张伟也一直在户部,领着一份员外郎的俸禄。

现如今辽国的大将军带领十万大军,都打不下一座城市。

不得不说,出身武将的两代官家,历时十几年的发展军事,效果是相当好的。

边关的战报不停地传回汴京,官家得知信息后大为欣慰。

每年一百万两银子的支出,长达十多年,足足花了一千多万两银子,如今总算看到了回报。

以后不用每年再给十万两银子辽国当岁币了,宋朝民众的腰杆子也会硬起来,服兵役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抗拒。

朝堂上自从两国开战以来,就一直在担心本朝的士兵会迅速战败的大臣,如今也稍微安心一些。

从而越来越多的大臣支持与辽国开战了。

以前是因为打不赢,所以才被迫每年向辽国缴纳岁币。

如今辽国奈何不了我朝,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腰杆子一下就硬起来,说话也硬气多了。

“陛下,臣建议,向边关增加兵力,此次势必要,一举拿回,属于我朝的,燕云十六州。”

时年八十多岁的韩老相公,在朝堂上断断续续地嚷嚷着。

“臣等附议韩相公。”

闻言朝堂上的众位大臣,纷纷跪下向陛下进言。

就连向来跟他们不对付的御史台的官员,此时都暂时达成了一致。

“既然众卿家一致赞成韩相公的话,那朕就下令继续向各地集结兵员,然后派去支援边关。”

“陛下圣明。”

辽国大将军不信邪,向手下士兵承诺,要是攻下藤城,先登上城墙者连升三级,赏黄金一万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进攻变得越加猛烈。

仅仅半个月,辽军就又损失了近两万多将士。

就在此时,我朝的后勤送来了五万匹战马。

张伟手下的士兵中,只有五千骑兵,所以分到了五千匹战马。

现在的五千骑兵,属于一人双马了。

顾廷烨手下倒是有很多骑兵,暂时被调来守城,如今有了大量战马,他手下的骑兵人数,一下子就增添到了近五万人。

随即顾廷烨派人过来送信,说想要带领骑兵出城袭击辽国大军。

沈大将军不同意,张伟也说再等等,顾廷烨便强行忍下了这个决定。

辽军继续进攻了藤城半个月,损失了一万多兵丁。

现如今辽军只有不足五万兵力了。

就在这时,我朝的后援又来了五万骑兵,五万步兵。

张伟本部和沈大将军一起平分了五万骑兵,剩下的五万步兵,则是全部归在顾廷烨手下。

顾廷烨旧事重提,说要出城袭击辽军。

这次张伟、沈大将军二人都没有反对。

顾廷烨亲率五万骑兵出城,向着隔壁藤城的辽军进攻,张伟也率领手下的三万骑兵,向着藤城奔袭而去。

顾廷烨与之交战后,辽军随即放弃了攻城,转而与顾廷烨率领的骑兵交战。

五万打五万,不出半日,顾廷烨的骑兵就已经处于下风。

以接近一万的损失,干掉了五千多辽军。

沈大将军也派出其手下的三万骑兵出城作战。

一时间变成七万五对四万五,双方实力瞬间持平,战局陷入了僵持。

战损也达到了一比一,双方的兵力变成了,七万宋军对四万辽军。

照这样下去的话,最后的结局大概率是辽军惨胜。

张伟带领的三万骑兵,经过了留个时辰的赶路,终于到达了战场。

看着正在打得火热的人马,稍作休整后,张伟就下令进攻辽军。

十万打四万,宋军终于占尽了上风。

三日后,只有不足一万辽军杀出了包围圈。

三万多辽军彻底把性命,留在了此处战场。

十万宋军也损失了近两万骑兵,剩下八万骑兵。

顾廷烨、沈大将军、张伟继续率领骑兵前去追击逃跑的辽军。

一路追击到瀛洲城下,再次斩杀了五千多辽军。

只有四千多辽军逃进了瀛洲城里。

面对远处紧闭的城门,张伟三人随即在附近,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次日开始,步兵陆续赶来此处大营。

又过了几日,壮丁们护送的攻城设备,终于赶来了。

顾廷烨、沈大将军、张伟几人召集部众,商量是否真的要攻打瀛洲。

沈大将军率先说道:“送信回汴京,到官家与朝臣商议,再到官家下令让我们攻城。

即使一路直通,朝臣们都同意此事,最快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才能收到进攻的命令。”

张伟也接着说道:“这是一个好机会,辽国的大将军自大,没有向辽国求援,致使其败与我们之手。

但他已经逃回了辽国,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辽国都会知道此事。

一旦辽国增兵防守,我们很难攻下瀛洲啊。”

顾廷烨作为三军主帅,最后下决定道:“如今一切都再往好的方向发展,士兵充足,攻城设备也到达了战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本帅现在就下令,让士兵们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就开始攻打瀛洲城。”

次日一早,宋军开始进攻。

骑兵负责在远处的几个地方,阻击前来支援瀛洲城的辽军。

十几万步兵负责轮流攻城。

顾廷烨承诺打下瀛洲成后,先登城墙的将士,至少官升三级。

随即将士们呼呼大喊着进攻城墙。

历时一个多月,损失进三万步兵、一万骑兵,才全歼了守城的一万多辽军,击杀了前来支援的一万辽军,才最终打下了瀛洲城。

此次我朝与辽国交战,双方都损失了大量的士兵。

沈大将军提议先停下进攻,在瀛洲城里进行休整。

张伟附和,最终顾廷烨也只好勉强答应下来。

张伟在想,如何向在战场上,牺牲的几万名士兵们的家人们交代。

人家把儿子、丈夫、父亲交给了自己带领上战场,如今却变成了一具具躯体。

只能按照惯例,让下属帮他们好好地处理身后事。

顾廷烨三人商量之后,派传信兵把三人一致通过的战报,送回汴京城呈交给官家。

朝堂的大臣得知消息后大为振奋,先是在心里赞扬了几句张伟三人。

御史们随后出声弹劾张伟三人,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时候,就私自派兵出击攻城,即使损失了几万名士兵。

“陛下,那将涉及几万个家庭啊。他们有的失去了儿子、有的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父亲。

这都是因为他们三人,私自调兵攻打瀛洲城,所导致的后果。”

听到御史大夫的话,齐衡紧紧握住拳头,才隐隐按捺住了,想要出声反对此言的冲动。

齐衡能忍住,礼部的官员忍不了。

自己的长官上战场为国效力,却遭到御史们的弹劾。

作为下属的怎么能不出声应援自己的长官。

“陛下,张大人等为我朝收复了瀛洲,实乃大功一件啊。臣以为应当重赏张大人等一干人。”

“臣等附议。”随即礼部的所有官员都跪下声援张伟。

作为工部右侍郎的盛长柏,闻言也接着出声附和。

“臣盛长柏附议。”

随即,盛长柏手下的两司官员纷纷跟着附议。

海家父子见此也跟着出列附议。

武将一派的大臣思虑再三也跟着附议。

“陛下,战场时机稍纵即逝,顾侯他们趁着机会,一举收复瀛洲,当为一大功劳。”

韩相公见到此等情景,才出言附和起来。

“老臣韩章也附议。”

随着文臣的领导韩相公的附议,朝堂上的大臣纷纷跟着附议。

一时间,大殿上除了御史台的官员外,其他的官员都跪下附议。

最后官家下令:“此次张尚书、顾侯、沈大将军,带兵为我朝收复瀛洲,为大功一件。

封沈大将军为正四品的世袭伯爵,加封顾侯为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封张尚书的儿子张坤为正四品的世袭伯爵。”

沈大将军乃是官家的舅舅,张坤乃是官家的女婿,朝臣们没有几人出言反对,此事便定了下来。

至于给顾廷烨加封的散官官职,朝臣们更加不会反对了。

新一代英国公出列向官家进言道。

“陛下,臣建议应该命令张尚书等人,趁此良机继续进攻,争取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

朝臣闻言纷纷议论起来,商量是否适合继续进攻。

一派人担心继续进攻后,一旦打败仗,恐怕连好不容易收复的瀛洲都要再次失去。

另一派人担心,一旦放弃继续进攻,会白白失去这个大好时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