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比儒家更重视忠孝的道派 上(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先请道友们找本《西游记》,翻到第五十一回,其中有一句是:“直至灵霄殿外,果又见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邱弘济四天师并南斗六司、北斗七元都在殿前迎着行者。”四天师在《西游记》里出场了好多次,不过都是路人甲,最多来一句台词就领盒饭去了。这里需要把其中的许旌阳单独拿出来说一说。

前面提到过许旌阳,他就是东晋的许逊,民间特别是在江西关于许逊的传说有很多,不过在正史里没有他的传,其他史料里面的记载也有不小的出入,可以确定的是,他在道教中有一个身份,就是净明教派的祖师。

许逊是江西省南昌市西山人,曾做过旌阳县长,名字就是由此而来。有意思的是,由于许逊县长当得不错,很是出了不小的政绩,为了表彰他,政府就把旌阳县改名为德阳县了,就是现在的四川德阳的前身。

正值两晋更替的时期,许逊的政治敏感性很高,感觉晋室将乱,于是辞官东归,回到了老家西山修道。西山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十二小洞天,自然是风水宝地了。他传了十一名弟子,包括彭抗、黄仁宽等在内,师徒十二人合称“十二真君”。

如今在南昌民间还有很多许逊的传说,最有名的如因猎杀母鹿而修道,降龙折蛟治水的传说。当地还有一个叫许家营的地方,据说都是当年从四川跟着他举家搬来的乡民。

374年许逊修道有成“合宅飞升”,弟子们就把西山许宅故居改造成为游帷观以祭祀,于是西山的游帷观便有了他的香火,千年不断。

六朝以来,西山逐渐形成了一个崇拜许逊的小圈子,甚至曾经有固定的聚会地点。这个圈子比较重视孝道,大家又因为许逊而走到一起,代代相传下来,也出现了老带新的师徒相传的情况,说是一个正经八百的教团也没问题了。

在隋唐时期,西山游帷观主要宣扬许逊的孝道秘法,唐高宗年间出一位重要人物胡惠超先生,经他重修了游帷观,大力推行许逊的孝悌之道,使孝悌之教得到中兴。

到北宋时,许逊的孝悌之教逐渐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于是经过官方的认可的许逊被神化为能驱邪御瘟的天神。宋太宗、真宗和仁宗都赐过御书,西山游帷观也得到官方赞助,正式升级为玉隆观,不久又再次升级成为玉隆宫。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这位道君皇帝自然要比祖宗们做得更好才可以,不但加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并且在政和六年,把玉隆宫再次升级成为玉隆万寿宫,虽然不是唯一的万寿宫,但已经是顶级的宫观了。至此,许逊也好,玉隆万寿宫也好,声名达到了鼎盛。

随着金人的南侵,康王赵构在江南建立南宋后,金人的威胁就好像一座压在统治者头上的大山,西山一带的百姓同样能够感受得到来自北方异族的杀气。危急存亡之秋的南宋王朝,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一个英雄,能够带领积弱的文人当权的小朝廷活下去,打回北方,收复失地,对不起,等先喘过这口气来再说吧。底层的百姓呢,需要的是有人能带给他们一点希望。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1128年,当时的玉隆万寿宫当家人何真公一手导演了一出许逊天神下凡传授治世济人真经的戏码。何真公说我们全体道士诚心祷告,为国为民祝福,终于感动了许真君并降下神谕,说中秋节许真君将下凡。八月十五月儿圆,自然有一套仙人下凡的排场和异象,借着月色表演恰到好处。一番仪式下来,许真君亲切接见了何真公,传下了一篇《飞仙度人经》的宝经,一部《净明忠孝大法》,殷切希望他能在国家生死存亡之秋,把忠孝美德发扬光大,救万民于水火。

接着,何真公,修造高坛,收五百弟子,宣布广传净明之法,消除灾厄,使百姓安宁。于是,百姓们便对净明法表达了很赞的情绪,纷纷表示要忠君孝亲,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共抗金人。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净明法呢?这和许逊教团自唐代开始崇拜日月有关。在《太上净明法序》中解释过,净明就是“无幽不烛,纤尘不染”,取的是光明和清净之意。

不得不说,何真公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他的忠孝为核心的净明法深得皇权的认可,并以西山为根据地绵延发展下来,这就是净明道的前身。

到了忽必烈建立元朝,原来的隆兴路改成了龙兴路,历经百多年的净明法也随着王朝更替衰微了。

1282年五月,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豫章河里凭空出现一个沙洲。在现在人眼里这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大江大河往往会在河道变宽处因水流变缓,泥沙慢慢沉积就会出现河心洲,但在古人眼中却很不寻常,这不,沙洲的出现引出来一位叫刘玉的隐士。

这位刘玉是何许人呢?

姓名:刘玉,字颐真

号:玉真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