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张三丰说:山北山南任我游(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朱元璋自诩是平定四海的九五之尊,便下诏征调张三丰入朝,打算和他好好聊聊天。按道理说皇帝派人来请,还不得快马加鞭麻溜地来报到啊,没有飞机也得坐高铁啊。可惜这一套对张三丰却一点用没有,皇帝?我一百多岁了,皇帝都换过十好几个了,你算老几啊,所以根本没搭理朱元璋。

第二年,朱元璋想:我派人去请你你不理我,那我让你的徒弟去,你要是再敢不来我就收拾你徒弟,就问你怕不怕。于是沈万三和邱玄靖这两位就被押着去请张三丰,可惜“三丰隐者谁能寻?九室云岩深更深”。您慢慢找去吧,徒弟们也找不到我,想难为我的徒弟也不行,你还能怎么滴!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第三次遣使来找张三丰,很快派去的人回来汇报说,这次打听清楚了,张三丰好几年没回山了,山上的大小道士们说他这几年陕、川、鄂、滇、黔哪都去过,至于人到哪了谁也不知道,看样子是不打算回来了。

好在张三丰临走前考虑到不能让弟子们太为难,特意留下了一首《却聘诗》,告诉弟子们到时候拿出来应付皇帝就行了。等使者呈上这张纸老朱展开一看,上面是这么写的:

流水行云不自收,

朝廷何必苦征求。

从今更要藏名姓,

山北山南任我游。

此次出游,张三丰先去了宝鸡的一座金台观住了一段时间,民间传说他收了一个叫王宗岳的弟子,不过传给这个弟子的并不是丹经,而是太极拳。王宗岳学到高深的内家拳以后,便广收门徒,在江湖上开宗立派,从此太极功夫在民间广泛传播,逐渐演化出了各种内家拳的分支。

关于王宗岳,史学界至今还存在争议,主要问题集中在他到底是哪个时代的人上。有人说是明初的,有人说是晚明的,有人则说是清朝的,如果是后二者,那么他就不可能得到张三丰的传授,时间上不合理。大概了解了一下最新的研究情况,有人摆出来很多证据,确定说王宗岳是清代人,这里就不花时间分析了。

离开陕西后,张三丰来到了巴蜀。在这里他劝说献王学道,从而避免了被迫害的命运,民间有大量的传奇故事,就不多讲了。值得一说的是张三丰在成都青羊宫里还留下了一些诗文,其中有一首《青羊宫留题》中他说:“神仙神仙,只在花里眠”。后面会讲到张三丰的《无根树》,这一句显然和《无根树》有关系,不知道《无根树》是不是在青羊宫里写就的。

接着张三丰又去了青城山、鹤鸣山、峨眉山,都是风景极佳的旅游区,当然张三丰肯定不是为了玩。在这段时间他还去了次开元寺,因为那里的广海和尚时老朋友,正好可以叙叙旧。盘桓数天后,临别时张三丰送给广海一双他亲手编制的草鞋和路上偶得的三片沉香,同时留下一首诗:

深入浮屠断世情,奢摩他行恰相应。

天花隐隐呈微瑞,风叶琅琅咏大乘。

室密昼闲云作盖,庭空夜静月为灯。

定中万象无何有,到此谁能见老僧?

据《峨眉山志》、《夔州府志》等记载,由于广海和张三丰有这层关系,朱棣特别赏赐了广海,据说其中有一件宝衣称玉环千佛袈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张三丰离开四川,专程去了次云南,此行主要是为了见一见被朱元璋发配到那里的沈万三,正好应了上次分别前的那句“他年晤子到西南”的预言。

关于沈万三被发配的事情《明史》里也有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搞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进谏,乃释秀,戍云南。”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沈万三是首富,但是有点膨胀,自己都不知道让皇帝感觉很没面子,不被收拾才怪呢。不过因为《明史》是清人所编,有些用词就不是很准确。比如明代的刑罚有笞、杖、徙、流、死五大等级,并没有这里所说的“戍”这种。有学者考证后认为沈万三应该是被判的“流”刑,而且是皇后求情,皇帝亲自判的刑,可以说是奉旨流滇。

无论如何,师徒二人相见是件高兴事儿,叙过旧后便一起研究金丹大道,还着手准备炼制天元大丹。

一年后丹成,感觉至少应该炼了两颗以上吧,总得一人一颗才好。至此,此行事情了结,感觉凡世间也没有什么未了的事情了,张三丰便飘然来到贵州平越(福泉市)福泉山,每天朝真礼斗,静待飞升。

至于为什么要在平越等待飞升,去过平越的道友应该知道,那里山环水抱,天然就像一个太极图,是道家眼里的风水宝地。在福泉市南有个叫倒马坡的地方,那里有号称福泉十二景之一的灵岩仙影,就是在半山上的百米高的仙影崖,上面依稀可以看见一个人影,头戴斗笠,脚穿草鞋,酷似张三丰执杖西行。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感念张神仙的风采,敬题“神留宇宙”四个大字,后来平越指挥史奚国柱亲笔写下这四个大字后,刻在了神影一侧。

据说张三丰在平越住了七年后又回到了武当山,具体是为什么回去,原因是什么都不得而知,如果是真的,那时已经是1399年建文帝和朱棣内斗的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