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06章 韩国公(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到这里许多好奇的朋友就会拿出地图开始研究,结果发现一条畅通无阻的通路——走海路。

从江口入东海,一路向北到达渤海湾,进入渤海,由渤海入北方,此时无论是向辽东地区,还是陕西、北平、山东等地,都可轻易抵达。

不得不说想法很美好,可是此路虽好,但风险也是最高的。

因为这条路朱元璋曾经就走过,当年打仗之时,需要由南向北调集军粮,河运不通,陆路又来不及。

无奈之下,老人家只好走海路,但海上风浪很大,船只倾覆的危险系数很高,粮食送到后损失近五成。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海路不可走。

现在大臣们的意见都很统一,考虑了多方面都认为迁都不可行。至于最终的决定,自然还得朱允炆拿。

他如果坚持己见,展现铁腕手段,臣子再不愿也得跟着迁;如果仔细分析后也认为迁都有困难,此事当然不可行。

说真的,朱允炆现在也没了主意,他此时才感到当皇帝的不易。尤其是想当一位名垂青史的有大作为的皇帝更不易。

朱棣是怎么做到的呢?朱允炆不禁开始佩服起他的四叔。

迁都之事待定,不过不迁都就不发展了吗?自然不是。

议事制度确实好,集众人之思。朱允炆也从朝臣的议事中得知了运河的事。既然迁都暂时不可为,运河总得治理吧。

疏通河道,连接南北水路,不仅对于防止洪灾有作用,而且利于南北运输,以后无论是出征还是发展经济,都至关重要。

都知道治理河道是一件好事,但这事儿绝不是一件简单事。元朝覆灭还没有多少年,他们政权颠覆的导火线就是治理河道。

因为水利工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绝对算的上国家的大工程,比建造城池、修筑房子要难得多,需要投入的人力和资金是一组天文数字,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就比如咱们的三峡大坝。

并且这个工程一旦开启,轻易不能停,否则河道被改的乱七八糟,爆发洪水则是灭顶之灾。这就需要统治者把控资金,不可投入过多伤了国本,又不至于让工程出问题。

也就是现在大明算得上是一个盛世,并且前景可观。要是处于明后期,朱允炆想都不敢想修河这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