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61章 会试之前(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如果范阁老生了针对之心,最大的可能就是为难苏惟生和苏茂谦。一个是苏正良的侄子,一个是苏正良的侄孙,关系最近。

曹承沛是表侄,岳、何二人只是姻亲兼同乡,范伯寅还不至于揪着他们不放。

话说回来,其实杭参政得罪过的人也不少,不过京城许多年长的人都对他有些忌惮,应该不会出手为难。

唯一有胆子的蜀王一系,现在还自顾不暇呢,哪有闲心去关注几个籍籍无名的举子。

说完主考官,大家并没有立即散去,而是把各家长辈的提点都拿出来分享了一下。

宁老太爷见他们说得热闹,索性自己出门歇息去了,把书房留给了他们。

最后说得差不多了,苏惟生又拿出三个题目给大家写文章。

曹承沛哀嚎一声,“表弟,今天难得休息一日,你就不能让大家多歇歇?连着苦读了这么多天,我脑袋都快变成方的了!”

何轩十分无语,“你要不想写就先回去,没人强求。”说着转向苏惟生,“对吧?”

“没错,”苏惟生回答得也相当干脆。

曹承沛垮下脸,“那还是算了吧。万一你们今日写的就是会试要考的呢?”

苏惟生没理他,“岳兄、何兄,咱们一人再出一题,就按名单上前三位的风格要求来。”

“行,”岳西池与何轩点头答应。

苏惟生铺好纸,略一思索,写下了一个题目。

题目倒也罢了,曹承沛一看问题要求,居然是骈文,不由又哀嚎道,“为什么是骈文啊!我最怕这个!”

这段时间,宁老太爷没少要求他们写骈文。

“因为范伯寅好骈体,”苏惟生先前还不明白为何老爷子一再要求他们写骈文,现在终于明白了他的苦心。

骈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所以又称“四六文”。

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其中的“赋”,便是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的公文亦是骈文,即四六体。

这种文体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所以在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挫败。

但二人去世之后,骈文的影响又起,着名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都是其中好手。

前朝大庆开国以后,在一位云大家的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骈文自此渐渐衰微。

本朝太祖萧成康以诗词闻名,文采风流,令无数文人折服,却也独独不爱骈文。所以到了如今,散文早已成为主体,骈文鲜少有人再写。

在别院那段时间宁老太爷要求大家写骈文,苏惟生苦苦思索都没能得出原因。现在么……

曹承沛叹了口气,认命地写起文章来。

这一投入,一天又这么过去了。

别院平日里就主仆几个,岳西池又是个话少的,宁老太爷与满伯原本也习惯了。

但上回宁老太爷生病,这几个不是鞍前马后地伺候了半个多月么,几人一走,两老还挺不适应来着,这次把人叫过来,索性又留了他们住下。

每日写完文章,宁老太爷再仔细批改,苏正良偶尔也会过来看看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