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7章 尚书夏书禹贡(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作者:【先秦】佚名

禹敷土[1],随山刊木[2],奠高山大川[3]。

注释:

[1]敷:分别。马融说:“分也。”敷土,分别九州的土地。[2]刊木:砍削树木作为标志。《史记·夏本纪》录《禹贡》作“行山表木”。[3]奠高山大川:以高山大川确定界域。奠,确定。

冀州[1]:既载壶口[2],治梁及岐[3]。既修太原[4],至于岳阳[5]。覃怀厎绩[6],至于衡漳[7]。厥土惟白壤[8],厥赋惟上上[9],错[10],厥田惟中中[11]。恒、卫既从[12],大陆既作[13]。岛夷皮服[14],夹右碣石入于河[15]。

注释:

[1]冀州:《尔雅》:“两河间曰冀州。”相当于今山西、河北两省全境,河南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部,辽宁西南部一带。尧时的政治中心。[2]载:事,这里做动词,施工。壶口:山名。王鸣盛说:“壶口山上连孟门,下控龙门,当路束流,为河之扼要处,故禹首辟之。”[3]梁:山名,在今陕西韩城西北。岐:通“歧”,山的支脉。日本人所写《史记》残卷作“歧”。[4]太原:今山西太原一带。[5]岳阳:《水经·汾水》注:“《禹贡》所谓岳阳,即霍太山。”霍太山即太岳山,今山西霍山以南、黄河以北,汾水经其东。阳:山的南面。[6]覃怀:地名,在今河南武陟一带。厎:致,获得。绩:功绩。[7]衡漳:衡,通“横”。孔传:“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漳水在覃怀之北。[8]厥:其,指冀州。惟:为。壤:柔土。颜师古说。[9]赋:赋税。[10]错:错杂,夹杂。[11]中中:即中等中的中等,第五等。[12]恒:滱水,即今唐河。卫:滹沱河。从:顺着河道。[13]大陆:泽名,在今河北巨鹿西北。作:治理。“大陆既作”是被动句,“大陆”为受事主语。下文此类被动句较多,如“九河既道”“淮、沂其乂”“云土梦作乂”。[14]岛夷:住在海岛上的东方民族。[15]夹:接近。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济、河惟兖州[1]:九河既道[2],雷夏既泽[3],灉、沮会同[4]。桑土既蚕[5],是降丘宅土[6]。厥土黑坟[7],厥草惟繇[8],厥木惟条[9]。厥田惟中下,厥赋贞[10],作十有三载乃同[11]。厥贡漆丝[12],厥篚织文[13]。浮于济、漯[14],达于河。

注释:

[1]济:水名。源出河南济源西王屋山,汉代在今河南武陟流入黄河,又向南溢出,流向山东,与黄河平行入海。《经传释词》引《文选·甘泉赋》李善注曰:“惟,是也。”兖州:古九州之一,大致在今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2]九河:黄河流到兖州,分为九条河。郑玄说:“九河之名:徒骇、太史、马颊、覆斧、胡苏、简、洁、钩盘、鬲津。”道:通“导”,疏导。[3]雷夏:泽名,在今山东菏泽东北。[4]灉:黄河支流,已湮灭。沮:灉河支流,已湮灭。会同:汇合注入雷夏泽。[5]桑土:地名。郑玄说:“其地尤宜蚕桑,因以名之。”蚕:养蚕。[6]是:连词,于是。降:下。宅:居。“是降丘作土”,《史记·夏本纪》引作“于是民得下丘居土”。[7]坟:马融说:“有膏肥也。”[8]繇(yáo):茂盛。[9]条:长,修长。[10]贞:孔疏:“贞即下下,为第九也。”金履祥《尚书表注》:“‘贞’字本‘下下’字。古篆凡重字者,或于上字下添‘\\u003d’。兖州赋下下,篆从下\\u003d,或误作‘正’,通为‘贞’。”[11]乃同:才与其他八州相同。郑玄云:“十三载乃有赋与八州同,言功难也。”[12]厥贡漆丝:意谓这里的贡物是漆和丝。厥贡,《广雅·释诂》:“贡,税也。”孔疏:“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13]厥篚织文:篚,竹器。孔传:“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而贡焉。”[14]漯:《经典释文》:“漯,天荅反。”水名,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分黄河东北流,至今山东朝城又向东北流,至高宛入海。

海、岱惟青州[1]:嵎夷既略[2],潍、淄其道[3]。厥土白坟,海滨广斥[4]。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5],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6]。莱夷作牧[7]。厥篚檿丝[8]。浮于汶[9],达于济。

注释:

[1]海:指今渤海。岱:泰山。青州:古九州之一,今山东半岛。[2]嵎夷:地名。略:治。[3]潍、淄:二水名。潍,今山东东部潍河。淄,今山东淄河。道:通“导”,疏通。[4]斥:碱卤地。郑玄说:“斥谓地碱卤。”《史记·夏本纪》作“泻”,《周礼·地官·草人》注:“泻,卤也。”《说文》:“卤,碱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5]絺:细葛布。[6]畎:山谷。枲(xi):不结籽的大麻。铅:锡。[7]莱夷作牧:孔传:“莱夷,地名,可以放牧。”胡渭说:“今莱州、登州二府皆《禹贡》莱夷之地。”作:通“乍”,开始。参《益稷》“万邦作乂”。《经义述闻》:“言莱夷水退始放牧也。”[8]檿(yǎn):山桑,柞树。[9]汶:水名。即今山东西部大汶河。

海、岱及淮惟徐州[1]:淮、沂其乂[2],蒙、羽其艺[3],大野既猪[4],东原厎平[5]。厥土赤埴坟[6],草木渐包[7]。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8],羽畎夏翟[9],峄阳孤桐[10],泗滨浮磬[11],淮夷玭珠暨鱼[12]。厥篚玄纤缟[13]。浮于淮、泗,达于河[14]。

注释:

[1]海:指黄海。淮:淮河。徐州:古九州之一,今江苏、安徽北部及山东南部。[2]沂:沂水,即今山东东南部沂河。乂:治理。[3]蒙:山名,在今山东蒙阴西南。羽:羽山,在今山东境内。艺:种植。[4]大野:巨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猪:通“潴”,水集聚。[5]东原: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在汶水、济水之间。厎:致,得到。平:治理。[6]埴:土。见孔传。[7]渐包:滋长而丛生。又写作“渐苞”。孙炎说:“物丛生曰苞。”[8]土五色:即五色土。孔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9]羽:羽山。畎:山谷。夏:大。翟(di):山雉,羽毛可作为装饰品。[10]峄:峄山,一名邹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阳:山的南面。孤桐:特生的桐木。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竹特生者。”[11]泗:水名,源出今山东泗水东蒙山南麓,下流入淮河。浮磬:一种可以做磬的石头。孔疏:“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为磬,故谓之浮磬。”[12]玭珠:蚌所产之珠。[13]厥篚玄纤缟:意谓筐子装着细的黑缯和细的白缯。玄:黑缯。纤:细。缟:白缯,绢。[14]达于河:意谓到达与济水相通的菏泽。河,金履祥说:“达于河,古文《尚书》作‘达于菏’。《说文》引《书》亦作‘菏’。今俗本误作河耳。菏泽水与济水相通……徐州浮淮入泗,自泗达荷也。”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1],阳鸟攸居[2]。三江既入[3],震泽厎定[4]。筱簜既敷[5],厥草惟夭[6],厥木惟乔[7]。厥土惟涂泥[8]。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9],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10]。岛夷卉服[11]。厥篚织贝[12],厥包桔柚,锡贡[13]。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注释:

[1]彭蠡:旧说即今江西鄱阳湖。谭其骧、张修桂认为古彭蠡泽与今鄱阳湖有承续关系,但不等同,其位置“无疑在大江之北,其具体范围当包有今宿松、望江间的长江河段及其以北的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2]阳鸟:曾运乾说:“鸟当读为岛,《说文》所谓‘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岛’是也。”“阳岛,即扬州附海岸各岛。大者则台湾、海南是也。云阳岛者,南方阳位也。”[3]三江:岷江、汉水与彭蠡。郑玄说:“三江,左合汉为北江,会彭蠡为南江,岷江居其中则为中江。”入:入海。[4]震泽:江苏太湖。厎定:获得安定。[5]筱(xiǎo):小竹。簜(dàng):大竹。[6]夭:茂盛。[7]乔:高大。[8]涂泥:潮湿的泥土。[9]金三品:王肃说:“金、银、铜也。”[10]瑶:美玉。琨:美石。齿:象牙。革:犀皮。羽:鸟羽。[11]岛夷:沿海各岛的人。卉服:草服,蓑衣草笠之属。[12]织贝:贝锦。《书集传》:“织贝,锦名,织为贝文,《诗》曰‘贝锦’是也。”[13]锡贡:进献。黄式三说:“锡亦贡也。”

荆及衡阳惟荆州[1]:江、汉朝宗于海[2],九江孔殷[3],沱、潜既道[4],云土梦作乂[5]。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6],杶、干、栝、柏[7],砺、砥、砮、丹惟箘、楛[8],三邦厎贡厥名[9]。包匦菁茅[10],厥篚玄纁玑组[11],九江纳锡大龟[12]。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13],至于南河[14]。

注释:

[1]荆:山名。此山或以为即今沮、漳水发源处荆山。衡:山名,在今湖南衡山县西。[2]朝宗:诸侯朝见天子,春天朝见叫朝,夏天朝见叫宗。这里比喻长江、汉水归向大海。[3]九江:一说在今湖北武穴、黄梅一带,或分自长江,或源出山溪;一说指今江西赣江及其八大支流;一说指今湖南洞庭湖所汇湘、沅等九水。学术界多采取第一说。孔:大。殷:定。见《尚书核诂》。[4]沱:沱水,自今湖北枝江东,分长江东流至江口镇还入长江。潜:潜水,一指今陕西城固县南,汉江南岸一小支流;一指今四川渠江及合川以下嘉陵江河段,郑玄以为即今嘉陵江;一说指今湖北潜江的芦洑河。[5]云土梦:苏轼《东坡书传》以“云土梦”即“云梦之土”。“土”是中心词,“云、梦”泽名,为“土”之定语,分别置于中心词的前后。云、梦,在今湖北汉江以北应城、天门一带。作:通“乍”,开始。《经义述闻》:“‘作’与‘既’相对成文。言云梦之土始乂也。”乂:治理。[6]惟:与。[7]杶(chun):椿树。干:柘木,可做弓。栝(guā):桧树。[8]砺:粗磨刀石。砥:细磨刀石。砮:石制的箭镞。丹:丹砂。箘簵:孔传:“美竹。”楛:木名,可做箭杆。[9]三邦:孔传以为是靠近湖泽的三个诸侯国。名:名产。[10]包:包裹。匦(gui):箱匣,用作动词,装。菁茅:《管子·轻重篇》:“江淮之间,一茅三脊,名曰菁茅。”[11]玄:赤黑色。:黄赤色。玄纁,指彩色丝绸。玑:不圆的珠。组:丝带。玑组,珍珠串。[12]纳:入。锡:赐,贡献。《尚书易解》:“锡,赐也,古代下之予上亦可谓赐。”[13]逾:越。指离船上岸陆行。[14]南河:颜师古说:“在冀州南。”指河南巩义一带的黄河。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1],荥波既猪[2]。导菏泽[3],被孟猪[4]。厥土惟壤,下土坟垆[5]。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6],厥篚纤、纩[7],锡贡磬错[8]。浮于洛,达于河。

注释:

[1]伊:水名,即今河南洛水支流伊水。洛:水名,又名北洛水,即今陕西洛河。瀍(chán):水名,源出今河南洛阳西北,东南流经洛阳东入洛水。涧:水名,上游即今洛阳西洛水支流涧河的一段。[2]荥波:泽名,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北。[3]导:疏通。菏泽:在今山东定陶东北。[4]被:通“陂”,修筑堤防。见《尚书易解》。孟猪:泽名,又名孟诸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5]垆:黑刚土。[6]纻:苎麻。[7]纩:细绵。[8]磬错:治玉磬的石头。《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

华阳、黑水惟梁州[1]:岷、嶓既艺[2],沱、潜既道。蔡、蒙旅平[3],和夷厎绩[4]。厥土青黎[5],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6]。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7]。织皮、西倾因桓是来[8]。浮于潜,逾于沔[9],入于渭,乱于河[10]。

注释:

[1]华:华山,一名太华山,号称西岳,在今陕西华阴南。黑水:众说不一,有指今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说法,陈澧认为是怒江。[2]岷:岷山,在今四川松潘北。嶓:嶓冢山,在今陕西宁强西北。艺:治。[3]蔡:峨眉山,见胡渭《禹贡锥指》。蒙:山名,在今四川雅安北。旅:道路。《经义述闻》:“九川不言旅而九山独言旅……余谓:旅者,道也。《尔雅》:‘路、旅,途也。’郭璞曰:‘途’即道也。”“‘蔡蒙旅平’者,亦言二山之道已平治也。‘荆岐既旅’者,言二山已成道也。‘九山栞旅’者,栞,除也。言九州名山皆以栞除成道也。”[4]和:水名,胡渭认为是涐水,即今大渡河。[5]青:黑。黎:疏散。段玉裁说:“黎之言离也。”[6]厥赋下中、三错:赋税是第八等,还夹杂着第七等和第九等。三错,孔传:“杂出第七第九三等。”[7]璆(qiu):同“球”,美玉。铁:柔软的金属。蔡传:“柔铁也。”镂:可刻镂的坚硬的金属。蔡传:“刚铁可以刻镂者也。”[8]织皮:西戎之国。西倾:山名,又称西强山,在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因:介词,介引动作行为经由的处所。桓:桓水,即今甘肃、四川境内白龙江。[9]沔:即今汉江及其北源陕西留坝西沮水。[10]乱:横渡。《尔雅·释水》:“正绝流曰乱。”孔疏:“水以流为顺,横渡则绝其流,故为乱。”

黑水、西河惟雍州[1]:弱水既西[2],泾属渭汭[3],漆沮既从[4],沣水攸同[5]。荆、岐既旅[6],终南、惇物,至于鸟鼠[7]。原隰厎绩[8],至于猪野[9]。三危既宅[10],三苗丕叙[11]。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12]。浮于积石[13],至于龙门、西河[14],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15],西戎即叙[16]。

注释:

[1]西河:指今山西、陕西二省之间黄河河段。[2]弱水:上游为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3]泾:大河名,源出甘肃平凉西,东南流至陕西高陵入渭水。属:入。渭:大河名,出甘肃渭源,东流至陕西华阴入黄河。渭汭:泾水流入渭水处。[4]漆沮:一说漆沮为一水,即今陕西洛河;一说即今同川、铜川耀州区、富平境石川河。似以后者为是。[5]沣水:一作丰水,即今陕西西安渭水支流沣河,下游历代略有变迁。同:会合。[6]荆:荆山,又称为北条荆山,在今陕西大荔朝邑南,但其地今无山。岐:岐山,一名天柱山、凤凰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旅:道路。这里是动词,开辟道路。参“蔡蒙旅平”注释。[7]终南:终南山,又名秦山、南山,即今秦岭山脉。惇物:太白山。鸟鼠:山名,一名青雀山,在今甘肃渭源西。[8]原隰:指邠地,今之邠县和旬邑。[9]猪野:泽名,在今甘肃民勤东北。[10]三危:山名。马融说:“三危,西裔也。”历来注说各异,一说即今甘肃敦煌东南三危;一说指今西藏中部、东部及四川西部地区;一说在今云南境内;一说在今甘肃、青海直至黄河发源处之巴颜喀拉山一带。[11]叙:顺。[12]球:美玉。琳:美石。琅玕:似珠之玉。[13]积石:山名,今青海东南部积石山。[14]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黄河两岸。[15]析支:山名,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境黄河河段,西宁西南。文献中也写作“赐支”“鲜支”。渠搜:山名。[16]西戎: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总称。即:就。

第一段,记录大禹治理九州的功绩。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1],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2]。厎柱、析城至于王屋[3]。太行、恒山至于碣石[4],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5]。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6]。

导嶓冢至于荆山[7]。内方至于大别[8]。岷山之阳至于衡山[9],过九江至于敷浅原[10]。

注释:

[1]导:通“道”,开通道路。岍:山名,即吴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岐:岐山,一名天柱山、凤凰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荆:荆山,在今陕西大荔朝邑南。九导《禹贡》仅言其二,余凡省略七“导”。孔疏:“‘岍’与‘嶓冢’言‘导’,‘西倾’不言‘导’者,史文有详略,以可知,故省文也。”[2]壶口:山名。雷首:山名,在今山西西南部中条山脉西南端。太岳:霍太山。[3]厎(zhi)柱:即三门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北黄河中,20世纪50年代整治黄河时炸毁。析城:山名,一名析津山,在今山西阳城西南。王屋:山名,在今山西阳城与河南济源之间。[4]太行:山名,在今山西、河北两省间。恒山:山名,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与山西接壤处,古称北岳。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仙台山。[5]朱圉:山名,在今甘肃甘谷西南。太华:即华山,古称西岳,在今陕西华阴南。[6]熊耳:山名,在今河南卢氏南。外方:即嵩山,古称中岳。桐柏:山名,在今河南桐柏。陪尾:山名,在今湖北安陆北。[7]嶓冢:山名,在今陕西宁强西北。[8]内方:山名,即湖北天门西南章山。一说即今湖北武昌大洪山。大别:即大别山。[9]岷山:一作汶山,在今四川松潘北,岷江发源地。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古称南岳。[10]九江:在今湖北武穴、黄梅一带,或分自长江,或源出山溪。一说即洞庭湖。敷浅原:《禹贡锥指》认为即今庐山以南平原。近人注释《禹贡》,认为即今安徽大别山脉尾闾的平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1] ,余波入于流沙[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