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4章 皇甫氏《画琵琶》(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皇甫氏《画琵琶》

作者:【唐】皇甫氏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1],因风阻泊船。书生因[2]上山闲步。入林数十步,上有一坡,见僧房院开,中有床,床塌,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3]画,遂把笔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4]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便到杨家[5],入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路僧室有圣琵琶,灵应非一。书生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此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依旧,前幡花香炉供养。书生取水洗之尽,僧亦未归。书生夜宿于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觉失琵琶,以告邻人,大集相与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画之因由,乃拭却之由。僧及村人信之,灵圣亦绝耳。

注释:

[1]江西:长江入安徽境后,向北斜流。故习惯上称长江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又,唐置江南西道,治所在洪州(今南昌市)。[2]因:于是。[3]攻:精善。[4]五台山:在今山西东北部,山上多佛寺,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5]杨家:二字在篇中没有着落。明抄本“家”作“州”,则“杨家”或为“扬州”之误。

赏析:

本篇选自《原化记》。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什么原因使庸人们将普通的画琵琶附会成了圣琵琶呢?心理因素是关键,它由环境而生,又推动情节,产生新的环境。

环境一:书生来到山林中的一座寺庙里,此时有大风,寺内空无一人。僧房外有笔砚,书生又善于作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环境二:大风过后,寺内空无一人,只素壁上多了一幅琵琶画。僧人怀疑:“恐是五台山圣琵琶。”环境三:村民纷纷传言圣琵琶。僧人被潜移默化,最后相信了自己的猜测。书生闻说,“心疑之”,后还江西时复访寺庙,“取水洗之尽”。环境四:圣琵琶不翼而飞。僧人又是满腹狐疑,村民则相信“有人背着”。这样,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了特定的心理活动,特定的心理活动又产生了新的环境与新的心理活动,如此循环往复,使故事螺旋式发展,曲折动人,造成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阅读效果,故事也发展到了高潮。最后,书生“为说画之因由,及拭却之由”,僧人前疑尽释,村民亦幡然省悟。

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书生和僧人,虽着墨不多,却如神笔勾勒,线条简洁而生动。作者以“欲游吴地”来安排书生的出场,以“书生攻画,遂把笔”说明画琵琶的由来,这既是故事发展不可缺少的情节,又在有意无意间点染了书生的性格,再加上“书生故问”“书生大笑”,一个并非温和敦厚而是顽皮、轻浮甚至有些恶作剧的读书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总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僧人。他自己的僧房任人自由进出,给书生画琵琶造成可乘之机;之后还不接受教训,又使书生人不知鬼不觉地洗掉了所画琵琶;“圣琵琶”明明是一句“戏言”,传来传去,居然连他自己也相信了。种种糊涂,着实可笑,最后不但“书生大笑”,连读者也要拊掌大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