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8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178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

可是……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小的脑袋瓜里充斥着大大的问号,徐庶怎么也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就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倒是一旁的阎象大多数时候都在冷眼旁观,这会儿摆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这句被徐母吟诵出来教训儿子的诗句乃是出自曹操的《蒿里行》,乃是讨董卓后曹操感慨乱世人命如草芥、生产被破坏殆尽的有感而坐,描绘的乃是乱世动荡过后尸横遍野、方圆百里寥无人烟的凄凉景象。

当然,考虑到正史上这首诗的成诗时间,这里面到底想表达什么意味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因为正史上曹老板写下这首诗的时间点,乃是他为父复仇攻陷大半个徐州并屠了好几座县城之后。

当是时,数十万徐州百姓血流成河,曹军造下的无边杀孽,最终在后世人的清算过程中基本都被算到了曹操头上。

在那样的时间节点上,曹操却还能云淡风轻的感慨一番“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讲的好听一点,也许是咱们曹老板一时文青病发作,想来两句诗伤春悲秋。

讲的难听一些,这和杀完你全家还要你立块碑感谢凶手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曹操政治生涯的两大无可辩驳的黑点之一!

如果说,擅杀边让是让他失去了兖州士族的信任,在天下士族心目当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也就此一朝崩塌的话…

徐州屠城便是他失去天下民心的直接导火索!曾几何时,哪怕天下人都知道,他在洛阳北部尉上悍然杖杀了蹇硕侄儿有沽名钓誉之嫌,但这也确确实实在天下百姓心中立起了他不畏强权、大公无私的形象。但在徐州屠城之后……

为什么刘备能玩出携民渡江的把戏,并靠着这批人作为肉盾成功阻截了曹操大队人马的追击?

要不是因为曹操自己把自己的招牌砸了,就凭他治下推行的“计牛输谷”和各项屯田政策,何至于闹出这一出事端来?

真要说什么汉室兴亡、天子如何,对于普通的小老百姓,对于那些辛辛苦苦在田间耕作的小民来说,那些东西都太遥远了。

平头百姓自己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眼瞅着一家人吃了这一顿就不知道下一顿在什么时候,谁还有心思顾及什么忠君爱国?

就许你们这些高门大族一边嚷嚷着忠君爱国一边小算盘拨的“哗哗”作响,不许小老百姓追求实际利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