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1章 早有预谋的布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211章 早有预谋的布局

这个结果虽然和陈珪陈登父子设想当中能将徐州大权全部攥在手中的最理想情况有所差距,但也已经算得上是让两人喜出望外。

当然,让父子俩没有算到的是,有些惊喜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多久,曹操遣朱灵、路招二将带兵入驻徐州,陈登这个广陵太守的兵权也被撤销,徐州内部的所有军马统一由许都方面派出的二将掌管。

因为这道命令传到徐州,二将完成交接之后不久就赶上一连串的事情,各处兵马调动频繁,陈登陈珪父子一直没能找到机会要回兵权。

乱世之中,手上既没有带兵权也没有募兵权,除非下邳陈氏不想跟着现任老板混,否则光有钱招不了兵那有啥用?

后来把许劭送到许都,未必没有借机让这家伙在曹操面前美言几句然后把兵权要回来的想法。

只不过最后这件事情还是着落在了袁数的头上。

在刘晔抵达许都之后不久,他就提出了江东有可能绕过庐江改为从广陵突破,因此希望曹操能适当放一部分兵权到陈登手上。当然,深知世家在地方盘根错节未来会造成何等影响的他对于将整个徐州的兵权交到陈珪手中是很明确持反对态度的——这一条他也不会傻乎乎的传出去让陈珪父子知道。

当时刚刚接到消息说陈登已经发现了玉玺将择机将之秘密护送到许都,又因为袁数的缘故轻而易举的就劝降了张绣,他的建议又并非无厘头的空穴来风,于是曹老板很是痛快的大笔一挥,批准了广陵增募一批郡兵并交给陈登这个太守统领。

于是乎,当这件事情传到陈登陈珪父子耳中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袁数对他们也算得上举荐之恩。

要知道……

那种特殊的政治生态,用西方的术语来讲大概是“二元君主制”的玩意儿可不是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而茁壮成长的,事实上,这东西早在两汉时代就已经初具雏形,甚至形成了默认的潜规则。

放在东汉,这“二元君主制”其实约束的无非就是普通的士人和官吏,他们效忠的对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只有大汉皇帝一个人,而是两位如同君主一般至高无上地位的存在。

其一当然毫无争议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大汉天子,这个无需多做解释,君主制国家向来就该是这个样子。

而另外一个,那就轮到举荐自己的人!

汉代用人最重要的依据便是察举制度,那么……谁来举荐你做官,那他自然就是你天大的恩人。而这个人,一般都是当时的地方主官。

等发展到汉末三国的时候,诚然察举制度已然面目全非,早就被各大家族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垄断了,但举荐者和被举荐者之间的关系也已经被固化下来,是一种类似于君主或者师长的关系,到了官场上,谁要是贸贸然就和自己的举主对着干,那基本上就等于自绝于清流,以后再怎么飞黄腾达那都是被人唾弃的命运。

两汉魏晋时代沿用的是察举制度,二元君主制的另一极便是举主,等到后世科举制度取代了察举制,这一极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座师。

这也是为什么两汉时候各大士族的人脉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彼此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最终帮助他们问鼎至高权力。

以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为例,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他在当时也算是大汉的顶级公子哥了。当有人向朝廷举荐他的时候,背后家族的力量稍微一运作,他便顺利的步入仕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