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81章 阵法之地(2)(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第三体质:一般人身体的素质多有强弱与寒热之偏,对偏于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辛温燥热之剂。

偏于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一般体质强壮的人,用药剂量可相对重些;体质瘦弱者,用药剂量也相对减轻。

因时制宜: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如四季气候不同,各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点。

如感冒病,因夏季雨水较多,湿气盛,故感冒多兼湿邪,临床表现有肢体沉重,呕恶腹胀,苔厚而腻,治疗须兼以化湿。

秋季雨水较少,燥气盛,故感冒多兼燥邪,临床表现有鼻干咽燥,干咳少痰,苔薄少津,治疗须兼以润燥。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能产生相应的影响,治疗用药应适应四季气候的特点。

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此时外感风寒,不宜用过于辛温的药,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

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敛藏于内,此时若病非大热,就当慎用寒凉之品,以防苦寒伤阳。诚如《黄帝内经》中《素问·六亢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因地制宜:按照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水土,以及生活习惯、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有着不同的影响,治疗用药也有所差异。

气候寒冷、干燥少雨的高原地区,外邪致病多为寒邪、燥邪所致,治疗宜用辛散滋润的药物。

炎热多雨,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的地区,外邪致病多为湿邪、热邪所致,治疗宜用清热化湿的药物。

如同属外感风寒,发于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剂量较重,麻黄、桂枝等药常用。

发于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药剂量较轻,或选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药,而少用麻黄、桂枝等。

此外,某些地区还有些地方病,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地方病,采用适宜的方法治疗。

三因制宜在以后遇到具体情况在进行细讲,《黄帝内经》中因人、因时、因地都涉及到五行,并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讲的清楚的。

修真界修士只知道生病吃药,生病无论什么症状就是吃药,去请医师看病,大夫不给你用药,你还不放心。

如果医师告诉修士,你没病好好修士就行,修士还会怀疑,千方百计让医师开药。

之前讲过人们保持愉快心情、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锻炼身体,就能实现人身体地自我调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