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8章 大理求援(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等宫九回到紫禁城,朱韶光也准备上早朝了。

这么多年朱韶光算是对朝堂掌握了百分之八十,而处于权力中心的大臣全在控制之下。

朱韶光敢出宫也是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在哪里都不会影响他对整个政局的掌控力。

这个早朝格外热闹,大理段氏镇南侯突然来访,说自己的儿子段誉被吐蕃国师鸠摩智挟持。

“臣恳求陛下帮大理找回我儿!”

大理如此大动干戈自然是因为这段誉不仅是镇南侯段正淳的儿子,更是大理王位的唯一继承人。

朱韶光最想不明白的是鸠摩智的行为,身为吐蕃国师明目张胆地抢人家的武学秘籍,还敢挟持大理世子逃窜。

贵族们忙着享乐,军队和粮草都很安稳。

原本因为离得远而不安分的吐蕃因为设立了土司府,在当地相互牵制,预防了动乱。

吐蕃王是大明封的世袭亲王,之前大明就会定期接待吐蕃王的子女来京城学习大明的风俗。

这样潜移默化之下当地的庄园主至少不会太抵触大明,有些还会心生向往。

但当地的佛教密宗总是会为了找转世活佛闹出不少乱子。

鸠摩智作为吐蕃所谓的国师,其实就是密宗的护教法王。

鸠摩智去哪了可以派人去查,这大理的镇南侯也得想办法安置。

年关将近朱韶光也出不了京城。出了这样的事得通知一下吐蕃王,让他注意一下密宗的动向。

吐蕃以前由密宗控制,阶级固化死气沉沉。

这吐蕃王要不是大明扶持根本就斗不过密宗,更不用说要成为吐蕃的主事人了。

朱韶光这两年也想办法让这些农奴过得不那么辛苦,但是政策难以推进,而且落地之后也没几个人领情。

朱韶光作为一个皇帝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有一块地方教大于政。

至于当地百姓反而埋怨他,众口难调,就算是逆风而行,他也不会改变意志。

这些反而都好处理,朱韶光现在还是对江湖之事比较头疼。

一个陌生的领域可能远比它表现得水更深。

也是这些王爷离得太远,太长时间没有回京城。

连文书都存在很多格式错误。这镇南侯一上朝就哭得稀里哗啦,这是朱韶光多少年没见过的情况了。

有空叫大家来京城聚聚,朱韶光也可以看看这些王爷们都过得如何,有没有小心思。

先帝子嗣不丰,兄弟缘也一般。

只有一个同母的胞弟平南王分封在越州,那里是鱼米之乡,海运和河运都很便利。

另一个就是现在还不足四十岁的异母兄弟——怀王,在京城领了闲职养老。

说来这么多年朱韶光从未见过平南王世子,听说就连在平南王府他都头戴斗笠,不知道这个堂弟到底是哪里见不得人。

虽说平南王马上要让朱韶光给架空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朱韶光从来不会小看任何一个人。

下早朝之后也到了用午膳的时辰,这早朝不只大臣不敢吃容易胀气的食物,不敢多吃也不敢喝水,皇帝也一样。

朱韶光平时还会给大臣们放假,但这个时间他一般会在宫里一对一面谈。

皇帝每天都在干活,底下的大臣也不敢放松。

几位上了年纪的重臣都觉得自己受不了现在的工作强度,要是不放权真的容易猝死。

朱韶光在桌子上看见了昨晚一夜未归的宫九,成年人夜不归宿也不是大事,就是没留消息让朱韶光有点奇怪。

食不言寝不语,朱韶光安静地吃饭,却发现宫九一直看自己。

“吃饭吧,今天的鸽子炖得不错。”

朱韶光看到宫九在他说完之后欲言又止有些遗憾,感觉自己有点读不懂现在年轻人的心思了。

这京城不管明处还是暗处,能开下去的铺子背后都有朝廷的人扶持,明面上是瞒着皇帝,但实际上却都在朱韶光的监控下。

没人报告就是没出乱子,小问题当场解决,大问题才会上报给朱韶光。

层层放权又层层收紧,朱韶光总算可以抽出空闲练武了。

宫九的行踪无碍大局,朱韶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想到宫九的小动作,没想到这么大的人了还喜欢和小时候一样找关注。

今天就是宫九的十六岁生辰,正好可以送份礼物让他开心点。

“小九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你的生辰,皇兄可是早早就让人准备礼物了。”

冯书早就记在心里,世子进宫之后就备好了让宫人拿着。朱韶光一开口就捧了出来。

朱韶光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把薄如蝉翼的软剑,薄而利,近乎无色。

内力灌注发出一声轰鸣,可刚可柔,削发断铁不在话下。

这可真算得上是一把难得的好剑。

“此剑剑锋三尺六,重二斤六两。是由天外玄铁和海外寒铁锻造而成。”

虽然宫九不算是个剑客,但他确实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剑的,实际上什么兵器他都用得很顺手。

但这把软剑围在腰间看着不像一把剑,而是一条华美的腰带。

这样的珍宝是要看缘分的,而一件处处合心意的好剑更是要看缘分。

这把剑朱韶光看见宫九杀人时就觉得无比契合的一把剑,出其不意杀人于无形,很适合宫九略带邪气的内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