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连环计(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纳兰月站起来说:“本格格正黄旗,倒退一百年,继承皇位都不好说!”

林樾檑笑着问她:“明珠,成德,容若哪个称呼上有纳兰了?”

纳兰月说:“称呼不称呼,他们也是纳兰氏!”

林樾檑继续笑着说:“纳兰月,我没稀的搭理你,人家都改成那姓,李姓什么的,你还用纳兰氏,你是想复辟还是想当慈禧太后?还正黄旗,你是皇亲国戚呗?”

纳兰月笑着说:“你气我我也不生气,明珠,容若不用纳兰氏称呼,是当时满族的规矩,言名不举姓,也叫称名不道姓。比如和珅称为和大人,实际上和珅姓钮祜禄氏,再比如索大人索额图,实际上姓赫舍里。还有那个着名的顾命大臣肃顺,本姓爱新觉罗,是皇族宗室。他的祖上是赫赫有名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亲侄子,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并因此被册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之人。八大和硕贝勒之一,八旗旗主之一,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顾命大臣也好,八旗旗主也罢,铁帽子王不也被你姑奶给杀了?明明是皇室的仇家,还正黄旗!”

纳兰月笑着问林樾檑:“哥,你是故意找茬逃避么?”

林樾檑赶紧对胡明佳和冷冰霜说:“我没逃避,是你们打断我的。”

胡明佳心想,让哥缓一缓,从莲姐的情绪中出来是最好的。她笑着说:“不算你逃避,哥,妹子给你撑腰,咱也考考月姐!”

纳兰月笑着说:“我也没考证过历史,都是小时候听我爸爸给我讲的故事,那我就讲讲。或许是真的,或许是故事,当故事听吧!”

她看着林樾檑说:“这些历史林老头应该知道,他故意难为我。首先,哥,你别想误导我,纳兰容若就是纳兰成德,后因避讳太子保成,才改名纳兰性德的,容若是他的字。”

金小希问:“纳兰性德?那个武功高深莫测的一品带刀侍卫纳兰性德?”

纳兰月笑着说:“姐,你也被那些胡编乱造的历史故事忽悠了。我不知道为啥,那些既不尊重历史,又毫无精神营养价值的东西,怎么能让那些人赚的盆满钵满。

纳兰性德留下来的历史贡献主要是诗词,他是着名的清代词人。因为他出身显赫,又与皇室沾亲带故……”

雷蕾问:“啥家庭出身啊?”

于飞笑着说:“你们那,说起那些野史穿越剧头头是道,到真章就完了。”

纳兰月说:“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就是他的太爷爷是皇太极的亲舅舅,是叶赫族的贝勒。纳兰性德的亲爹就是赫赫有名的明珠,是康熙帝最得意的重臣之一,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是正经八百的科考进士,殿试中二甲第七名。”

杨光辉问:“第七名?”

纳兰月点了点头说:“清朝殿试有三甲,第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七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同进士出身。纳兰性德等于当年的全国前十名。

至于武功,他也是正黄旗出身。满族八旗是努尔哈赤的八支铁军,旗人尚武,估计纳兰性德也从小习武。至于武功多高不好说,他的诗词多以爱情为主题,看不出他对武学的情有独钟。他的一等侍卫是因为他出身显赫,又才华横溢,被康熙帝赏识,留在身边,封为三等侍卫。因为康熙帝一直喜欢他,不久就被封为一等侍卫,并不是一品带刀侍卫。

一等侍卫是武官衔,统领侍卫的高级长官,至于想带刀,不是大内侍卫带刀的都是带刀侍卫。侍卫就是卫兵,没有武器哪行?传说也好,电影也罢,都没交代清楚,侍卫都带武器。只不过在皇上身边的侍卫就不一定带刀了,即使是带刀侍卫,他们的刀也是特制的。并且,带刀侍卫是有生杀大权和一些其他的特权的。纳兰性德应该是主要陪伴皇上左右,也陪皇上出行,也曾考察过边疆,但是没听说有什么赫赫的战功。”

金小希问:“你们都姓纳兰,是……”

纳兰月说:“姓金的也未必是一个祖先。满姓和汉姓一样,最初是部落的名字,慢慢的演变成了姓氏。就说姓氏这个词,在古代,姓是姓,氏是氏。上古时期有八大姓,氏是子孙后代之所自分。姓氏是标志家族血缘的符号。

拿懒氏,应该是比较早的女真人通用的姓氏之一,大概可追溯到唐朝。完颜阿骨打的母亲就是拿懒氏。明代以后的那拉氏按照分布的区域,有分成四个分支,包括着名的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是因为分布在叶赫河两岸而得名。”

金小希问:“慈禧太后真的是叶赫那拉家族最后的血脉么?”

纳兰月笑了:“姐,怎么可能?叶赫那拉曾是满族最大的姓氏之一,家族的后人现在也大有人在。清朝的八旗里都有叶赫那拉家族的人,主要以xhq和正黄旗居多。

其实到了现在,已经分不清谁是纳兰氏,谁是叶赫那拉氏了。叶赫那拉氏只是分布在叶赫河两岸的叶赫部的那拉氏的姓氏。在它之外,还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和辉发那拉。又分为同姓那拉和异姓那拉。”

她问林樾檑:“哥,你知道为啥叫异姓那拉么?”

林樾檑笑着说:“不瞒你说,我确实没安好心,确实是想考考你。不过你问的这个我真不知道。”

纳兰月说:“据说乌拉那拉和哈达那拉是同祖,而叶赫那拉和辉发那拉以前有自己的原姓。不管怎么说,纳兰氏是女真族的大姓,那拉氏也好,拿懒氏也罢,都是音译。我们家就是纳兰氏,没有叶赫,所以,慈禧太后也不是我姑奶奶。”

她又对金小希说:“姐,你说的是一个传说,据说努尔哈赤打到叶赫城,并活捉了叶赫那拉部落的首领金石台。金石台临死的时候发下毒誓:我叶赫那拉氏绝不会亡族,哪怕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雪恨。

恰巧,满清很少选叶赫那拉氏的美女进宫,而慈禧太后又是亡清的罪魁祸首之一。传言的爱新觉罗和叶赫那拉不通婚也是不对的。据说努尔哈赤就是叶赫部的女人所生,而他的儿子皇太极的生母就是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哲哲。

还有,纳兰明珠的爷爷就是金石台,按照那个说法,康熙帝就不应该重用纳兰明珠,更不该把纳兰性德留在身边陪驾。而孟古哲哲死后,不仅皇太极登基后尊为皇太后,后来的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几次改加谥号,可见爱新觉罗并未视叶赫那拉为仇家。”

林樾檑说:“嗯,我也听说她的谥号好长。”

“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纳兰月笑着说:“我是刚上大学时,闲着没事背下来的,呵呵。”

风悠扬问:“还有个惠妃也是叶赫那拉氏的的吧?”

“乌拉那拉氏。”

“苏克萨哈呢?”

“苏克萨哈应该是那拉氏的。”

林樾檑说:“我明白了,就是那拉是个姓氏,不同的宗族,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称谓。”

纳兰月说:“对也不对,就这么理解吧,咱们不是学术讲坛,不用那么严谨。”

风悠扬说:“我也是听了那个传说,好多次百度去查这个事,我也觉得皇上选妃怎么可能让仇家混进来呢?”

纳兰月说:“还有,哥还用铁帽子王蒙我。肃顺并没继承铁帽子王,继承铁帽子王的是他的哥哥端华。八个顾命大臣,两个铁帽子王,分别是世袭和硕怡亲王的载恒和世袭和硕郑亲王的端华。”

她问林樾檑:“哥,你能说说八个顾命大臣,谁是头么?”

林樾檑笑着说:“你说吧,你这么懂,我说就是班门弄斧了。”

纳兰月说:“就是讲故事,你说说。”

“要我说就是肃顺。表面上看,八大臣里有铁帽子王,有皇上的姐夫,还有兵部尚书和军机大臣。实际上,我觉得肃顺是他们的核心。首先,载恒和端华早就是肃顺的铁杆死党了。两个铁帽子王能和他成为死党,不仅是因为一个是亲哥哥,一个是亲戚。更主要的是肃顺鬼点子多,平时这俩有事都是肃顺出主意。

其次,据说顾命八大臣是肃顺跟咸丰帝提的建议,并且这些人也是肃顺推荐的。另外,据说当时最强硬的也是肃顺,不是头领,哪来的底气强硬?

还有,前四位,两个世袭的铁帽子王不一定有多大能耐,老爹喜欢,就把王位给他了。而肃顺是靠自己实力升上来的,就是说,人家是满腹经纶。至于那个景寿百分之百不是头。他手握重兵,即是蒙古都统,又协领大内侍卫,人家还是皇上的亲姐夫。他要是头领的话,恐怕恭亲王奕?也拿他没辙。

还有结局,推倒菜市口问斩的,只有肃顺。为啥?杀一儆百,杀谁?肯定是首领。载恒是老十三的后人,那是雍正皇上的亲堂孙,又掌管着御林军,可以说是权威并重。可他却早早的被削去了兵权,估计不是胆小就是没脑子,再或者牵绊太多,放不开手脚。另一个端华,步兵统领和御前行走,还做过好多次各旗的统领,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样的人,居然去办一些锅碗瓢盆的杂事,还自认为被委以重任。可见此人无用,必遭杀戮!”

纳兰月问:“两个铁帽子王和心腹大患肃顺都杀了,另外几个为啥没杀?”

“后面那四个白搭,就是撑门面的,杀不杀的应该没啥用。所谓穷寇莫追,表面上是八个人,实际上朝廷之中还有他们的同党,总不能都杀了,弄的其他人胆战心惊吧?再弄出几个狗急跳墙的,慈禧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留下他们四个的性命,就是放其他人一条生路。那些人支不支持自己无所谓,暂时不闹事儿就行。至于以后,看情况,听话的就接着用,不听话的慢慢归拢。”

“为啥不杀景寿?”

“对,这个景寿疑点太多。我分析两个原因,一个是景寿压根儿就跟那七个人不是一条心,出没出卖他们不好说,反正是打架的时候没伸手。另一个是景寿有背景,啥背景没研究过。反正是有背景,没法往死里弄。所以他在当时,仅仅是丢了官而已,不仅保住了爵位,后来还升了官。”

讲到这,林樾檑笑着对大家说:“野史杜撰,别当真!”

纳兰月说:“本来也是大家一起讲讲故事。再说了,咱们再杜撰还有那些人想象力丰富?霍去病都能化身霍元甲,霍元甲还能瞬间穿越,替他祖宗荡平匈奴。”

大家都笑了,林樾檑问:“你看的啥书啊?”

“穿越的!”纳兰月敷衍着回答了一句后,问林樾檑:“我的诗呢?”

金小希说:“先等会儿!铁帽子王都能杀,铁帽子有啥用?”

冷冰霜说:“铁帽子王不是免死用的,是世袭罔替的王爵。就是说,一般的爵位世袭一代就降一级。王爷降为公爵,公爵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

雷蕾说:“不对吧,公侯伯子男不是欧洲封建制的产物么?”

于飞笑着说:“明明是中国的爵位称呼,只不过近代学者不去注释,反倒误导了国民!”

金小希说:“我不听你的,小霜,你说,你说的我就信!”

冷冰霜笑着说:“我就那么权威?”

大家看冷冰霜越笑越自然了,心里都跟着高兴,却都不敢说出来。纳兰月说:“因为哥和于飞哥经常蒙我们!”

“嗯,于飞哥说的对,其实在周朝就有公侯伯子男了。周王封侯只是一个代表词,实际上封的是王公侯伯子男。王自然是周天子周王了,当然,也有一些当时所谓的蛮夷首领为王的。

公,是王的重臣,比如宋昭公等。其他诸侯大国为候,比如蔡桓公实际上是桓侯。伯的领地比侯小,比如郑伯。子就更小了,典型的是楚,最早是子,后来楚国国君不满意,上书要求改封爵位不成,自称为王。男的话就更少了,据说史料记载只有许国为男爵。所谓诸侯各国是因为侯居多,就统称诸侯各国了。

所以,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时期的爵位的称谓,基督山伯爵是翻译过来的称呼。

刚才说降级,就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顺序。不过子孙后代如有功绩,还会给他们升级。而铁帽子王的意思是无论多少代,一直不降级。但是犯了犯上作乱的罪名,该杀就杀,并且他的后人未必有机会世袭了。”

金小希又问:“后来的朝代有公侯伯子男么?”

冷冰霜说:“有啊,寇准是莱国公,王明阳是新建伯,曾国藩是毅勇侯,李鸿章是肃毅伯。这只是几个代表,被封爵位是古代官吏的荣耀,也能证明他们都是有领地的。”

杨光辉问:“八旗是不是正的是正宗的满族人,镶的是蒙古和汉族?”

纳兰月摇摇头说:“确实有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之说,但是并不是二十四旗。正和镶也不是说谁正宗。

是按照旗子的颜色称呼的。正黄旗,就是旗子是黄色的。xhq,就是黄色的旗子镶着边的。”

杨光辉问:“正黄旗最大呗?”

纳兰月说:“如果要排序,应该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从头说吧,努尔哈赤最初只编了四旗,即黄,白,红,蓝。后来地盘大了,队伍也壮大了,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制就算正式建立,并且贯穿整个清朝。没入关之前,八旗相当于八个军区,只不过平时为民,战时壮丁变身为战士。而当时的满族人尚武,所以八旗的战斗力极强。

后来在队伍中增加了蒙古佐领,顺治帝又增加了汉族佐领,就有了蒙古八旗和汉族八旗,后两个并不是独立的八旗。

最初的八旗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和他的兄弟,就是八个和硕贝勒,而且每个旗都有努尔哈赤亲自指挥的部队。后来被多尔衮,皇太极以及顺治皇帝来来回回的分拆重组,都是为了自己掌控兵权。

因为多尔衮曾经不断的变旗的颜色,使得他掌控的正白旗日益壮大。多尔衮去世后,福临亲政,将正白旗纳入麾下亲自管理。那之后,xhq,正黄旗和正白旗一直由皇上管理,没有旗主,称谓上三旗。而其他五旗交由亲王们管理,都有旗主。

因为爱新觉罗是正黄旗,所有被讹传正黄旗是最大的,最正宗的。排名的话应该是xhq第一,然后是正黄旗和正白旗。

对了,顺便说一句,旗主相当于奴隶主,旗人不管地位多么显赫,一直都是旗主的奴隶。旗主是有权除名的,所以清朝很多大官见了自己的旗主,都得下跪。估计也是皇帝为了制约权利的一种手段吧!”

她看着林樾檑问:“我的诗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