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7章 巧遇苏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姬长卿近来心情烦闷。

自己来到蜀中也有四年半了,希望书院的工期延后了,如今每延期一天,都会耽误不少的时间,姬长卿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虽然石桥庄和其他的田产一切顺利,石桥庄的村民甚至成为十里八乡最富裕的庄户。

从一个穷庄子,变成一个能勉强吃饱饭的庄子,这几乎等同于奇迹,甚至有不少庄户想将闺女嫁到石桥庄。

刘老大在禀报给姬长卿后,姬长卿让刘老头拨出五十斤粮食,给可以成亲的单身汉子作聘礼。

庄户人家比较穷,一尺红绳、布匹,十斤粮食就可以娶一个新媳妇,没有三书六聘,也没有拜堂成亲,只是两家事先约定好,男方按照约定时间将新媳妇接过去就行。

今年丰收,许多石桥庄户汉子,趁着好年景,都托媒人帮忙说亲,成了家,姬长卿知道了,便命刘老大送他们一人一对小鸡仔。

七月,梓州炎热难耐,姬长卿让回家避暑,等天气凉快点在回来上课。

姬长卿难得偷闲,又无地方可去,只能去找空闻老僧下下棋,明思老道刚刚化学实验。

也好在明思老道这里不缺硝石,姬长卿给明思老道表演了一波硝石结冰,着实让明思老道长了不少的见识。

恰如往常,姬长卿来到清源观,正欲去找明思老道,却听说明思老道正在接见一位多年的晚辈。

姬长卿本以为是明思老道这种神棍应该不会有什么朋友,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还有一位晚辈。

姬长卿被明思老道的徒弟请到偏厅,等他禀报完明思后,又被他带到会客厅。

“见过仙长。”

明思老道自从停掉丹石后,又调养了许久,如今整个人脾气已经很好了,见姬长卿来了,连忙上前拉着姬长卿的手,对坐着客位的十八九岁的男子道:“苏居士,这位便是我常与你说过的姬长卿姬丹文;丹文,这位是眉山苏洵,字明允”。

姬长卿看了看儒雅潇洒的苏洵,难道这位帅气且有些放荡不羁的男子,就是大名鼎鼎苏洵苏老泉?

苏轼、苏辙之父?三苏之一?

据《宋史·苏洵传》眉山苏家有三子,长子苏澹、次子苏涣皆好学,唯有季子最悠闲。

邻居看不过,交头接耳。父亲苏序不以为然,对流于田埂巷尾的传言笑而不语,偶有攀谈疑问,他总是回答:“非尔所知也。

季子名叫苏洵,的确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好学生。

天才体质的孩子们在 8岁时,大都已经初显锋芒,他们不是写得一手好字,就是诵得几首好词,而年幼的苏洵,才刚刚开始读书。学了几天文章断句,作了几次古典诗文,还没摸到半点门路,便中途放弃了。

此后多年,游山玩水,他誓要做一个反面典型。

倘若没有后来的风采,苏洵放下课本、放肆出行的行为,只能被看作是撒野,但后来,文人们都将这位年轻人的洒脱游赏,当成是满怀壮志的远游。

青年时光,经不住浪费,苏洵转眼到了结婚的年纪。乡里人都知道苏家季子“不学无术”,人人避而远之,不愿将女儿嫁入苏门。为此,苏母十分忧虑,父亲苏序生性豁达,劝解道:“缘分未到矣。”

1027年,苏洵 19岁,一门不被看好的婚事终于到来。

是年,眉山有三大家族,程家、石家和苏家。程氏原为北方士族,唐时随僖宗入蜀而定居眉山,此时家族中的程文应,官居大理寺丞,地位显赫。苏家最弱,先祖苏味道在武则天时任宰相,也是诗人,后被贬为眉州刺史,再往后的苏家,一路衰落,但因苏氏一门均乐善好施,受到邻里称赞,所以仍算得上名门。

与苏洵成亲的,是程家小女,时年 18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