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社会生活(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一)原料与颜色。衣服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在毛皮和树皮上涂上颜料,使用骨头等物件缝制出简单的衣物,以抵御天气和外界环境的伤害。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衣服的样式和种类也不断发展。在古代中国,人们的穿着方式繁多,它们在材料、样式和颜色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早期的衣服多以青麻、蒲草、兽皮、鸟羽为主要材料。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丝绸、棉花、羊毛等材料制作衣服,并且在衣服上出现了更多的装饰,如刺绣、织锦等。

在服饰种类上,民族服饰和官方服饰的差别愈加明显。民族服装注重色彩和文化趣味,颜色、图案和款式各异,因地制宜。而官方服装则依照阶级差别和职务特点进行设计,追求整齐划一,并强调着体现等级和威严。

由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悠久,古代服饰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穿着方式和礼仪要求。随着人们的审美和时尚观念的改变,服饰的样式和颜色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古代服装文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依然很多,既反映了民族智慧,又蕴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它们一直是人们的文化财富和享受。

一、原料。在先秦时期,人们还没有学会纺织棉花,主要的技艺是纺麻和纺纱。商朝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丝”、“麻”、“桑”、“蚕”等字,说明当时用来纺织衣服的原料已经是布和帛了。布是用麻纺织而成,帛是用丝纺织而成,无纹章,纯白色的丝织品。如果有纹章则称之为锦。先秦时期没有棉花,所谓的布其实就是麻布和葛布。布帛的幅宽和现在不同,布为二尺二寸,大约是现在的44厘米;帛为二尺四寸,大约是现在的48厘米。长二丈为一端,两端称为两,也被称为匹。十端为一束,即五匹。

除了布和帛,古人还使用兽皮和毛织物来御寒。在冬天,麻和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保暖需求,因此兽皮成为了主要的避寒衣物。同时,也有用牛羊的毛织成的衣物,称为褐布。然而,由于古时候纺织水平比较低,织出的褐布十分粗硬,穿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一般穷苦人才会选择使用它来御寒。

在古代,衣帛的精细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布的精粗又被称为升,一升为八十缕。细布是十五升,即经线1200缕。《礼记-杂记上》中记载“朝服十五升”,可见当朝为官的人的衣服都是非常精细的。在长沙战国墓曾经出土的白色麻布最细部分一平方厘米的经线为28根,纬线24根,相当于十七升,估计是给王侯所用,这就更高级了。次一点的为十升,粗布为七升。七升粗布主要是底层人士用的,如果贵族用的是七升布的话则被认为是俭朴。《国语-鲁语下》中有记载“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就是这个意思。

二、颜色。在古代,人们穿的衣服颜色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五正色”,即白、黑、赤、青、黄。这些颜色在古代日常生活和服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不同的颜色也有具体的细分。

黑色是最深的颜色,有缁、玄、緅等不同的称呼;赤色也有朱、绛、赤、彤、赬、縓等不同的名称。除了这些“正色”之外,还有“间色”,如绿色是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的颜色,紫色是介于黑色和赤色之间的颜色,红色是介于赤色和白色之间的颜色。

在古代,不同的朝代也有不同的色彩偏好。夏朝崇尚黑色、商朝推崇白色、周朝则推崇赤色。但是,在周朝也有使用白色的场合,如服丧、朝聘等,这可能是因为沿袭了商代的制度。到了春秋时期,社会上开始流行起紫色,据说是因为当时齐桓公喜好穿紫色衣服,于是国家全部都崇尚紫色。这一潮流一时风靡,紫色衣服价格飞涨,成为了时尚的代表。

虽然现代人有着更加丰富的色彩选择,但古代衣服的色彩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和颜色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衣裳。先秦时期,衣裳分为衣和裳。男女穿着基本相同,都是宽松的衣物,甚至可以互相穿着。在《吕氏春秋》和《晏子春秋》中都有所描述,所以从背影看不出男女的区别。

先秦时期的衣服一般为交领右衽式,即衣襟有折叠,像个“Y”字。当时的制衣过程并没有裁剪,而是直接用一整匹布覆盖到身上,由胸前经过右肩绕过脖子,再转到右腋下,腰部用带子系上。南方少数民族的衣着则是交领左衽式,和中原华夏民族想法相反。而中原华夏各族的丧服为左衽式,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死之后就不再需要解衣带,左衽便可以成为死结。

在冬夏季节随着天气变化,衣服也相应地分为单衣和复衣。单衣也被称为襌,即没有里子,而复衣就是有里子的衣服,类似于现在的夹克。当天气变冷之后,人们在复衣里面填入丝棉来保暖,这便是现在所称的棉袄。棉衣在当时也有贵贱之分,用丝棉填充的棉袄被称为绨袍,是贵族所穿的。而对于平民来说,他们只能穿敝缊复衣,敝缊指的是用破旧的丝绵填充的复衣,质量较差,所以用敝缊做的衣服也被称为破烂衣裳。在《论语》中,孔子称赞弟子仲由时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知耻”,可以看出贵族与平民在穿衣上的差异。

在先秦时期,裳是一种用来遮羞和保护下身的衣物,相当于现在的裤子。裳没有裤腰,外面必须要系上带子,分为革带和大带,革带在内,用来配合其他服饰,大带在外,用来束衣。在寒冬时节,古人为了保暖,会用窄布绑在腿上,从脚踝一直绑到膝盖上,有点像后来的绑腿。

裤子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形状类似于左右各一个直筒,中间不相连,没有裆部,被称为“胫衣”或“绔”,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中间连贯的裤子,就像现在的免裆裤。

关于内裤的问题,学者从西周人形青铜车裳发现,中期社会底层的人们已经开始穿内裤了,所以贵族等人都应该有穿内裤的习惯。

另外,在周朝时,人们觉得把衣物和裳分开制作很麻烦,于是制作了一种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连体衣服,称为深衣。深衣穿起来方便保暖,许多贵族都穿着深衣,特别是在脱掉礼服后。时至汉代,深衣成了贵族日常服装,后来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朝服的主流。

最后来说一下裘。裘是用兽皮制成的衣服。因为皮毛容易磨损,所以古代人们会在皮毛外加上一层外衣。在当时的社会里,裘是只属于贵族的,而最高贵的裘被称为狐白裘,是把狐狸腋窝上的白毛部分制成的裘皮衣服。有名的故事《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中,孟尝君就有一件狐白裘,价值连城。

以上就是先秦时期裳的介绍,以及裘和裤子的演变。古代人们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服装文化,现在的我们也在传承和创新这种文化,在服饰上也有了自己的时尚和潮流。

(三)帽子。在先秦时代,人们不仅注重穿着的美观和实用,还很注重穿戴的礼仪。帽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用品。在先秦时期,男女的头发都很长,为了方便穿戴帽子,男子都喜欢将头发编成发髻,女子则喜欢将头发盘成发髻。帽子则是用来保护头发不被污染和摩擦,同时也对阳光和雨水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先秦时期的帽子种类很多。最普遍的是青巾,又称青缎巾,是方形或长条形的布巾,色泽多为青色,系在头上。青巾在先秦时期被认为是世家士人和官员的标志,也是古代君主所赐的封号之一,例如《左传》中的“小白旄,衣青缟巾”。另外还有巾不中巾,华巾,华幞等种类。巾不中巾指的是环绕头顶的带子,类似于现在的头箍;华巾是一种华美的巾帽,是贵族所特有的,华幞则是华巾的加强版,形式更为华丽。

在战国时期,帽子的设计和制作开始注重工艺和美感,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充满个性化和创新意味的帽子。例如,鲁襄公戴的冠帽是用陶泥制成的,类似于现在的玩偶帽。而秦始皇则非常喜欢戴一顶形状像鸟巢的帽子,被称为钢丝帽。另一种叫作玉带的帽子,则是一个带有玉壳的头盔,十分特别。

总之,在古代,帽子是不可或缺的穿着礼仪,也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各式各样的帽子逐渐成为时尚文化和审美风尚的一部分。我们通过了解古人对帽子的重视和创造过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一、冠冕。秦时期,冠冕是人们身上不可或缺的穿戴重要部分。冠是指一类帽子的总称,主要分为冠、冕和弁。周礼所记载,天子、士族以及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戴冠和弁,但只有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戴冕。

最初的冠非常简单,是用一块布盖在头部。到了商代,人们才开始使用布帛来束发,并加以修饰。而从周代开始,人们才开始对冠冕进行改良和重视。我们所熟悉的“冠礼”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的。

在先秦时期,孩童不戴冠,一般都是发型自然下垂,称为“髫”,或是紧贴发根扎起来垂在脑后,也就是现在的马尾辫,称为“总发”,或者将两髦扎起来成为两个形状像角一样的发结,称为“总角”。人们根据孩童的年龄和不同的发型,来区分孩童的成长阶段。

当男女成为少年时,他们会进行成年礼,男子的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则称为“笄礼”。根据周礼的记载,男子在20岁才可以执行“冠礼”,但如果是担任国家的君主,通常会更早地实行成年礼。

随着各个时期不同政权的更替,冠冕的形式也逐渐地发生变化。在唐朝时期,人们开始借鉴外来文化,纷纷加入硬质帽子和尖帽子等新元素。而在明清时期,官员们开始戴起了锦襦、龙袍来完成他们官衔的标志。

以上就是关于先秦时期的冠冕的介绍。古代人们对服饰的讲究和礼仪的意义我们应该倍加珍视和传承,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二、冠礼。在先秦时期,冠礼是男孩子成为男人的重要仪式。首先要将头发盘结于头顶,称为“髻”,与女孩子的发髻相似。男女孩子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男孩子需要先戴上冠,然后用笄将冠和髻一起固定,女孩子则直接用笄将发髻固定住。

“笄”就是簪子,通常使用竹子制作,也有骨质、玉质、金银材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头发和冠。固定头发的称为“发笄”,用来固定头发和冠的是“衡笄”。如果女子用的簪子一端开叉,类似于叉子的形状,则被称为“钗”。

成年仪式上最重要的是戴冠,男孩子的冠礼通常在二月份在家族或宗庙里举行。首先要算出吉日,挑选的日期通常在10天之内。如果10天之内没有好日子,就选择下个10天。挑选好日期后,宣布日期并通知亲友们前来观礼。在仪式前10天内,告知大家这个时间并约定好特定的观礼地点。

在仪式当天,男孩子和他的父亲穿着礼服,由一位主持人和一位助手住持仪式。在仪式完成之前,首先要给孩子戴上布冠,也就是一个用一块布帛将发髻包起来的简单帽子。接下来,男孩子会依次戴上皮弁(鹿皮所制,平时或下田或打猎的时候戴),然后戴上爵弁(类似于现在的皇冠,不过是后几代的习惯所形成,而在先秦时期还不存在这种形状),一共三次,每次加冠完成之后,由主持人对着孩子大声选读祝福语,表示祝愿孩子健康快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完成了戴冠的程序之后,男孩子还要拜见母亲并由主持人取字。周代取字一般称为“伯x甫”,第一个字根据他在家中的位置而定。最后,男孩子穿着礼服以及礼帽,并拿着来宾送的礼物去拜访地方官员和乡大夫,以此结束整个冠礼。冠礼结束之后,男孩子才算是变成男人。

冠礼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也是孩子从夭折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的重要仪式。在古代,《礼记-冠记》中就有一段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简而言之,孩子从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行孝、悌、忠、顺的道德行为,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治理别人。

冠礼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不仅是一种成人标志,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象征。在冠礼之前,男孩子必须将自己的头发盘结于头顶,称为“髻”,女孩子则将头发盘成发髻。而男孩子在冠礼之后,要穿上礼服,戴上冠冕和发髻,并受到祖先或者神明的祝福,人们相信这样做,可以使他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道义。

三、笄礼。在先秦时期,女子在订婚(许嫁)前,一定要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笄礼。这个仪式,在周代时期,主要是订婚(许嫁)之后,出嫁之前的贵族女子,必须举行。并且,这种女子,一般都在十五岁左右。不过,要是一直待嫁,并未许人,就算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也行。笄礼的程序与冠礼类似,只是女子相对简单一些,在发髻上包一块黑布,然后用簪子插入其中固定即可。

而冠在古代尤其是对于贵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礼节,不能轻易摘下,因为摘下冠有罪过之嫌。因此,对于古代的贵族来说,冠是最为珍贵的饰品之一,也是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最好展示。如果古人摘下冠,代表自己有罪过,就像罪犯一样,会自降身份。

在先秦时期,只有小孩、平民、罪犯和异族人不戴冠。平民不带冠,发髻上盖着布巾,一直覆盖到前额,称为帻,由于帻多为黑色,所以平民也被称为“黔首”。如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人们就会在冠之上加戴笠。据史学家研究分析,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带长柄的笠,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雨伞。

(四)鞋子。在古代社会,人们为了御寒和防止受伤,用毛皮裹脚行走。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意识到毛皮不够保护脚部,并且毛皮不方便在泥地里行走,所以逐渐出现了鞋和袜子。

最早的古代鞋子材质通常以草鞋、木鞋、皮鞋为主,皮鞋也分为青皮鞋和黑皮鞋两种。在古代,鞋的材质多为皮革制作,包括鹿皮、牛皮、羊皮等。高贵的阶层则会选用蛇皮、鳄鱼皮等比较珍贵的材料来制作鞋子。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了丝绸、棉花、麻织等新材料,制成的鞋子更加轻便、舒适、耐用。

在鞋的制作过程中,古代匠人注重对鞋的细节处理,比如针线要对称、鞋头要够饱满、鞋跟要稳固。古代贵族特别注重个人身份和地位的展示,鞋子也成为了彰显尊贵地位的重要象征。贵族们的鞋子会选用更高质量的材料、更加考究的制作工艺,并且还会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时节选择不同的款式。

在传统文化中,鞋子也有神秘的寓意,比如红色鞋子代表着吉祥和庇佑,可以给人穿上好运;黑色鞋子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代表着坏运。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鞋子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从运动鞋到高跟鞋,从休闲鞋到皮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和款式,供人们选择和穿着。

一、分类。在汉代之前,鞋子被称为屦,一般使用麻绳编织而成,类似于现在的编织草鞋。在《诗经-魏风-葛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形容屦的耐寒耐用。

古代的屦材质有皮、草和麻等。分类上也有单底和双底之分,单底的被称为履,双底的则被称为舄,即在单底的屦下面加一块木板作为重底。舄在古代时属于鞋类里的高端款式,只有帝王和高官贵族才有资格穿着。舄分为三个等级,最高一等为赤舄,也就是红色款式,其次为黑舄和白舄。据说在古代,穿赤舄的人地位最高,因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和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屦慢慢演变成为鞋,制作工艺、材料和样式也逐渐丰富多样。在现代社会,鞋子不仅是一种保护脚部的必备品,更是时尚和个人风格的展现。不同种类的鞋子,如运动鞋、高跟鞋、雨鞋、凉鞋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和款式,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美观和时尚的不同需求。

最后,从屦到鞋,蕴含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历史长河中许多珍贵的文化信息也被隐藏在鞋子企图之间。通过了解鞋子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鞋与衣服的款式颜色搭配。在周代,贵族们穿着的服装颜色是有所搭配的,这种潮流在现代时尚中依然存在。根据《仪礼-士冠礼》所记载,如果穿着玄色的祭服,就需要搭配黑色的履,而履首装饰的絇则需要使用青色;如果穿着素色衣服,就要搭配白色的履;如果戴着爵弁(指上一篇中介绍的帽子),就需要配上纁色(浅红色)的履。

这种搭配关系是周代贵族的官方礼仪,在上层社会有着广泛的推崇和遵守。同时,这种准则也体现了古代服装的艺术美学和对色彩搭配的统一性要求。由于贵族阶层所穿的服装所含的色彩更加鲜艳,这种色彩搭配规则的运用也更加严格和纯粹。

直到现代,随着人们审美和时尚观念的改变,色彩搭配也开始发挥更多空间。然而,这种古老的色彩搭配原则却仍然被传承并深受人们喜爱。在现代时尚中,通过深浅度、明暗度、饱和度以及纯度的调配,不同颜色的服装和鞋子间的组合显得更加灵活多变。

最后,服装颜色的搭配不仅仅是简单的时尚搭配技巧,还有着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古代服饰文化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领略服装色彩搭配的美学之道,更好地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鞋的礼仪。在古代,履被视为不洁之物,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关于履的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礼记-曲礼》中有记载:“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意思是说和长辈在堂上要一起坐着,那么必须要把鞋脱在台阶下面。在脱鞋的时候,不能正对着台阶解鞋带,要躲到旁边去系。如果在进门之前发现外面摆着两双鞋,说明之前有客人在里面正聊天呢,那么上台阶的时候就要大声询问一下“xxx来看大爷了!”类似的话,意思是要让里面人知道有人来了。在得到堂上之人(比如你大爷)的回答之后才可以入内。在脱鞋和进入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能踩了别人的鞋。这些都是关于履的礼仪。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当年西汉刘邦对于功臣萧何最大的赏赐就是准许他“剑履上殿”。可见在当时对于履的礼仪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如果你要去拜访一位长辈,叔叔大爷之类的,进门之前一定要注意脱鞋,不能在台阶上解鞋带,要躲到旁边去系。如果发现外面摆着两双鞋,要大声询问一下,得到回答之后才可以入内。在脱鞋和进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到别人的鞋。这些都是关于履的礼仪,需要我们时刻遵守。

四、鞋的样式。在先秦时期,屦是主要的鞋类之一,男款的鞋头一般为圆形,女款的鞋头一般为方形,这是古代中国共同的鞋型风格。此外,女式的履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尖头,被称为利屣(音同“洗”),这种时尚仍然广受女性欢迎。

古代的利屣长相与现代女式高跟鞋极为类似,具有细长而尖锐的鞋头设计,不仅符合当时士人对女性的审美标准,而且能够增强女性穿着的美感和时尚感。利屣也成为了当时女性打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方面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注重点。

利屣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鞋履风格的多样化和时尚发展,她把古代鞋类的款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中国历史的推移和时尚的变迁,古代履和利屣的款式和样式也不断升级和变革,逐渐演化成了现代人们所熟知的各类时尚鞋履,如高跟鞋、运动鞋、休闲鞋等等。

尽管鞋履样式的变化很大,但古代鞋履文化和礼仪却始终贯穿着中国历史的长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古代鞋履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袜子。在古代,袜子被称为足衣,它是一种为脚着想的服装。最早的袜子是由皮革制成的,如《说文》中所记载的“韤(音同袜),足衣也。从韦,蔑声。”古代的皮袜通常由腿筒和足部组成,用带子系在小腿上,这也是古代制作袜子最基本的方式。

作为一种重要的穿着物品,袜子在古代的一些重要礼仪场合也有着特别的规定。在一些场合,如参加比较高级的场合、会议和私人会晤,人们通常不仅会脱鞋,还会脱袜,舒适且体面得发挥自己的身份和品位。这种举止习惯甚至持续到了东汉时期,许多古代的官员和大臣在皇宫里都是光着脚的,如果在现代,那是应该会很尴尬吧…

尽管古代的袜子款式、制作材料和穿着方式都和现代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仍然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历史长河中,袜子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更体现出古人的审美意识和对于穿着礼仪的高度重视。

最后,通过对古代袜子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经典韵味。我们应该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它们,传递给未来的世世代代。

(五)主食。先秦时期,主食的种类非常有限,主要包括黍、稷、粱、麦、苽、秫、稻、麻、豆等作物。黍和稷都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称为粟米,是人们在先秦时期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要区分它们,黍粒大,稷粒小,从粘性来看黍的粘性会更强一些。在那个时代,黍和稷也被称为大黄米,常用来制作粘豆包、炸糕等食品。

由于黍和稷是古代最普通的食物,因此也代表国家——“社稷”。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粮食,代表着五谷之首。皇帝常常会提到:“这是朕的江山社稷啊!”,可见古代君王和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

接下来是粱,也被称为“嘉谷”,是黍、稷的品种之一,与黍并列,是种植中较好的一种品种,常以粱肉并称。现在用来制作小米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