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92章 临走之前(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安南国暗潮汹涌,而大明也不遑多让,真定藁城的一处院落内,赵民言在纸张上快速写字。

忽然,门口响起一道声音:“叔父,已经安排妥当,随时都可以离开。”

“进来!”

赵民言淡淡应了声,便继续写信,他需要在离开之前,送一份礼物给锦衣卫,让他们将目光完全从赵家移开。

“叔父,家中女眷和孩童已经分开出发,到时会在龙安府碰面,我们什么时候走?”

片刻后,赵民言停下手上动作:“我们再等两天,家里的产业不能就这么浪费,得利用它们为我们争取时间。”

赵安阳脸上挂起一丝疑惑:“产业不该继续经营吗?一旦变卖产业,锦衣卫必定会注意到。

大伯好不容易将监控赵家的锦衣卫引开,这时候不该再节外生枝。”

“没有变卖,而是想了个办法送给林家,京城林家与方时关系甚密,看看能不能通过他们将方时拉下马。”

“陛下为何会同意那种土地政策,他就是最大的地主,将土地收为朝廷所有。

那么所分封的那些皇子将来不也一样要要交出土地,叶伯巨不是白死了?

而且这与王田制并无不同,王莽之败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赵民言端起茶浅浅抿了口,接着轻声解释:

“不一样!王田制是所有土地均为朝廷所有,而方时的土地政策,土地还在百姓手中。

只是由个人转变成村集体或里集体,朝廷想要征收土地,都得向百姓发放补偿。

单单这一条,就能让那些无地或土地少的百姓站在他们这边。

汉时世家地主众多,百姓依附世家、地主而活,没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被煽动。

而如今大明读书人众多,加之各里都有退伍将士解读邸报,那些地主想要煽动无地的百姓,没有以前那么容易。

所有政策没有优劣之分,失败的政策往往都属于时机未到,成功的政策也不代表一直会成功。

正如王充所言: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岳武穆若遇昭烈帝,你不会含冤而死;诸葛丞相若不遇昭烈帝,必然青史无名,这就是时运,用在政策上亦是相同。”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忽然,赵安阳仿佛想到了什么,惊呼出声:

“这么说军队识字、英烈碑、承志部其实都为了拉拢那些无地百姓?

若没有这些,他这条政策必定不能在大明实现,那些地主会蛊惑无地农民,将整个大明掀翻。”

赵民言轻叹一声:“偏偏是开国之初出了个方时,若是其他时候,变法都不可能成功。

这几封信让人送到朵甘,既然离开大明,茶马司那边与其留着给别人,还不如激起大明与乌斯藏的矛盾。

我们到暹罗后,或许可以通过暹罗的力量,让方时一直待在云南。”

“是!”

大量的产业失去,赵民言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然而形势所迫,他也只能通过其他国家来对付方时。

他知道,在大明国内,不管是造反还是逼宫都不可能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大明拖入战争泥沼中,让大明不败而溃。

方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时不时在奏疏中提醒朱元璋不要双线作战。

就像现在,方时又在奏疏上隐晦提醒朱元璋蒙元不足为虑。

将手中笔放下,方时心里思忖:

[老朱不是傻子,只要蒙元不来寇关,暂时不会再起大军去灭蒙元。]

[读书人缺口太大,也不知道老朱会不会送些读书人过来,实在不行把空印案的官员送过来也行。]

[如今大理府和昆明府各州县都开始丈量土地,曲靖府等地方也可以开始准备。]

[不过孟腊县得派人去一趟,那里不仅靠近安南,还有大量毛竹。]

想到这,方时看向一旁正在打盹的将士:

“别睡了,去把王辉叫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