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06章 支教(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太明白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性,原先因为没有找到不育株水稻,他还抱有怀疑的态度。

如今确定有这种东西,他恨不得举全国之力来钻研水稻。

对于新鲜东西,只要对国家和百姓有帮助,他不吝于花费时间、金钱去钻研。

就像火炮,元末时期的火炮,在其安排工匠钻研下,如今更上一层楼。

战争时期武器会得到快速发展,就像一战、二战时期,而大明火器的发展,也是如此。

方时也看到这点,他本想等朱标上位后,再将南亚诸国作为大明假想敌,让大明去钻研火器。

谁能想到朱元璋性子这么急,安南国这么废,使他不得不重新找个敌人。

[倭国那边倒是可以,等这次回去,就让人去倭国,看看倭寇到底是不是幕府派的人。]

在方时胡思乱想之际,蓝英从门外走了进来:

“妹夫,曲阜孔论带着族人和同窗好友求见!”

“请他们进来!”

方时嘴角微微上扬:[终于来了!被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谁也受不了。]

不一会儿,孔论领着二十多个年轻人进来:

“学生曲阜孔论孔言谨拜见方布政使!”

方时笑着起身回礼:“请坐!不知诸位大才来云南是有何事?”

“听说方布政使在云南建造大量学校,缺乏大量教官,吾等自小熟读圣人之学,想承圣人之志、教化天下,还望应允。”

“承圣人之志、行教化之举,此乃吾辈读书人一生之责,望方布政使应允。”

“望方布政使应允!”

“……”

方时微微点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有诸位贤才教化,云南百姓定能明白何为仁义礼智信。

不过,由于各地道路不通,有些学校处于大山之中,诸位贤才能否受得了清贫、耐得住性子?

这些土人原先不通教化,大多以情行事,将士们若无法及时赶到,诸位安危得自己把握。”

来都来了,孔论不可能就这么回去,他也没脸回去,再危险也得硬着头皮上。

“吾等志于圣,任何危险也不会放弃,方布政使可随意安排!”

“好!”

方时大喝一声:“不愧是圣人后裔、儒家子弟,大明邸报当宣扬诸位之贤。

大明将士定然竭尽全力护佑尔等,即日起,诸位都是大明教官。

诸位的职责是教导云南百姓千字文、洪武正韵、史书以及基础算学。

与云南学子相同,诸位也是三年一考,通过者即可升迁。”

众人愣了下,孔论则是直接问出声:

“升迁?迁往何处?”

“县学、府学教官,最高可为国子监祭酒!

诸位不惜劳苦来云南教化,朝廷自然不会诸位寒心。”

“多谢方布政使解惑,吾等明白!”

话落,孔论问出自己一直以来想不通的问题:

“史书是教中华之史,亦或者土人之史?”

“中华之史!”

说着,方时在桌案上寻找,从一叠书的中间抽出一本递给孔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