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47章 不为别的(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不为别的,就为了李景隆所说的为其向太子举荐。

李景隆何人?喊朱元璋做舅姥爷,喊朱标表叔,这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还得最看重亲情老朱家的亲戚。

“一个技艺就二十万两加个举荐名额,这比当初王家还多啊!”

“哪怕没有二十万,单单曹国公府的庇护就值多少钱,你看看王家,背靠永昌侯府搭上宣承部,全大明邸报用的纸张都是他家弄得,谁敢得罪王家?”

“天然沼气是什么东西?我这心怎么砰砰直跳呢?”

“好像煮卤水用的,四川那边好多!”

“那还等什么?快去四川看看……”

听着下方百姓的议论声,酒楼二层窗边的两个读书人,眼中精光四射:

“李兄,你怎么看?可不止天然沼气,还有透明琉璃、沼气运输等等技艺,随便钻研一个出来,你我就能成为东宫一员。

只要进了东宫,将来必定是朝廷重臣,历朝历代可从来没有这么安全的道路。”

李席哭笑不得:“你我什么都不知道,哪里钻研得出来?还是老老实实考科举。”

“《昨梦录》所言的猛火油者,闻出于高丽之东数千里。日初出之时,因盛夏日力烘石极热,则出液,他物遇之即为火,惟真琉璃器可贮之。

沼气是不是就是猛火油,吾等用琉璃器去试试?”

“汉书言:西河郡,汉武帝元朔四年置,鸿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天然沼气该是火井,而不是猛火油,要不然也不会要运输天然沼气的东西。”

说到这,李席顿了顿,仿佛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起:

“若真是火井,笕管或许有用,只要想个办法将笕管封住,便可从四川运到京城。”

“路途太远,笕管毕竟不稳,不如将笕管换成铁管?

走,我们去找个铁匠合作,你我搜集古人所留下的经典,然后让铁匠校验。”

李席眼神一亮:“没错!这才是格物致知,你我不是为了官位,这是为了格物致知,也是为了行教化之举,让工匠明白何为格物致知。”

“李兄说得好!吾辈儒家子弟就该如此,经世致用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不仅仅这两个读书人,只要稍微知道何为天然沼气、何为火井的,个个都在找匠人。

连工部虞衡司主事杨经也对那二十万两银子升起贪婪之心。

[一个二十万两,六个要是全拿到就是一百万两。]

[不过瓷器比不过山西和江西,还是算了!先让那些工匠集中搞出一个。]

想做就做,杨经直接让人找来工匠丁昌:

“老丁头,知道什么是天然沼气吗?听说四川人用来煮卤水。”

“是火井吗?蜀中制盐用的就是火井。”

杨经脸色一喜:“你知道?有没有办法从蜀中运到京城?”

丁昌猛得睁大双眼,实在被这句话给吓到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杨经会说出如此异想天开的话。

“杨主事,火井虽带个井,可里面不是水,是气啊!一到空中就散开了!”

“就不能找个东西装起来吗?”

“那东西就跟烟一样,只要有孔就钻出去,要不然其他地方的盐商早就去弄了,哪里会轮到四川盐商靠这个赚钱。”

杨经还是不死心:“既然像烟一样,你想个办法把孔堵住不就好?

本官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把那个火井弄到京城来。

做到了,本官私人赏你们一万两,做不到那休怪本官不留情面。”

丁昌哭丧着脸:“杨主事,我们还要制作钢铁和钢管,真没时间,那可是陛下要求做的。”

“晚上弄!每天少睡一个时辰不就好?轮班时候留下来,一两年不回去也没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