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3章 国子监辩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两人坐在第二排位置上,吴沉轻声说道:

“方司柬,听说今日辩论主题是‘三纲六纪算不算天理’,你觉得算不算?”

“要明确什么是天理,才能知道算不算,下官才疏学浅着实不懂。”

“方司柬谦虚了!”

[才坐下就开始试探,得注意了。]

方时看向擂台上熟悉的身影,笑着出声:

“西隐先生可是理学大家,等会可以去问问他。”

“仲敏兄确实大才,上半年才编制完礼乐诸书。”

“咚……”

随着沉闷的鼓声响起,宋讷声音也随之传来:

“今日辩论议题:三纲六纪是否为天理,由修道、诚心两堂学子参与辩论,现在开始。”

话音刚落,朱常率先起身,一出口就是大招:

“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大者为纲,小者为纪。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

此乃正其名,使名与实相配,而所谓三纲,是以谄媚之言,欺瞒君主,让君主相信他们永远是天子,以至于忘乎所以。

赵高矫诏、王莽篡位、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说明,君为臣纲不是天理,因为天理亘古不可易。”

对面的杨宗德不甘示弱,起身辩答:

“朱子言:三纲、五常,亘古亘今不可易。

君臣、父子、夫妇,自古及今不变,纵然野兽、花草亦有君臣、父子、夫妇,这还不能算是天理吗?”

“父子、夫妇自然为天理,夫为妻纲则不是,三纲者源于阳尊阴卑,然自古以来万事万物皆有阴阳。

正如朱子所言:阴以阳为质,阳以阴为质。水内明而外暗,火内暗而外明。「阴阳之精,互藏其宅」

既然男子亦有柔情、女子亦有刚健,何来男尊女卑?”

就在方时心中大赞之时,吴沉冷不丁传来一句话:

“方司柬,你说程朱亦讲三纲,为何这些学子一定要辩论出个所以然?”

“不一样,程朱最主要的是理气二元论,三纲、五常只是出于治国考量而加入。

也可以说,理学是体,三纲五常是用。”

吴沉轻声附和:“这么说,三纲六纪则是阴阳五行的应用,都是对治理天下的一种用?”

“嗯,都有阴阳五行,内核却天差地别,一个是阳尊阴卑,一个则是阴阳互补、生生不息。

晦庵先生讲三纲五常,而三纲六纪来源《礼维》,董仲舒没有把三纲和五常联系起来,到了《白虎通》出世,才将五常扶成五性。”

“同为儒家,何以董仲舒会成功,先秦诸子不能成?”

方时想了会,觉得这说出来,也不会影响自己的计划,便实话实说:

“因为董仲舒给了汉武帝一个天命,还给了汉武帝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法。”

“为何这么说?”

“先秦儒家只有治国理念,却没有相应治国政策,或者说他们的治国政策落后了,比如周礼,荀子除外。

到了汉时,儒家开始吸收各家学说,建立了一套治国政策。

三纲六纪,说白了就是一套人管人的政策,将女人控制在家,减少女子因为利益而去违法犯罪。

君为臣纲,则不给臣子犯上作乱的想法,霍光就是例子,到死也不敢篡位。

父子和六纪是宗法制度,利用宗族来管理皇权延伸不到的地方,减少财政支出。”

吴沉眼神疑惑:“这么说,先秦儒家诸子的理念,也不适合如今的大明?”

“道术有别、道术结合,不仅儒家,先秦百家诸子的术,很多都不适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