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4章 科举(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大兴科举制度中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凡名列第一者,称为案首。一人连得三案首为小三元。

宋清泉便是之前回乡科考,取得了这个小成就。可毕竟回京读书几年,老家这边虽一开始有人询问,久了大家也都知道,人已经去国子监读书了。

没想到,今年会试,宋清泉又从京城杀回来了。

潮州地区在大兴前,还属于蛮荒之地。因为中原地区躲避战火的贵族们陆续南下,带动了当地发展,在大兴成立后,潮州迅速发展,因为前面战乱死伤无数,这个时候的人们都喜多生孩子。人口在大兴建立几十年里迅速增长。

近些年,随着海外开船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见识,潮州人见识日渐开阔,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

甚至开始了有些人铤而走险,跟着番外人的船出海寻宝的。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读书。

近些年潮州人才辈出,特别是宋祭酒大力支持家乡教育。支持家乡兴办了龙溪书院,潮州这边每年往府城省城输送不少人才。

不过宋祭酒可惜的是,儿子宋耀明明读书也不差,娶的媳妇也是国子监学识过人的夫子的女儿,可偏偏隔一辈的孙子几个都是头脑简单读书愚钝。

宋庆的头两个孩子也是,许是在镇上从小更是没有读书氛围,两个孩子都不爱读书。直到小孙子出生,小小岁数就展露了惊人的记忆力,自己也在小孙子5岁时,把宋他从老家带到了京城,从小把这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带在身边学习。

而宋清泉也如他所料,从小天资过人,背书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而从小在国子监耳濡目染,小小年纪的宋清泉已然是翩翩公子世无双。

回到潮州参加科考,是他一早就为宋清泉想好的路。

读书人重名声,宋清泉若能中小三元,再加上他年少,定能博一个天资英才的名号。对于他以后求学,结交学子圈的人脉,或继续科考,都有利无害。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绝对不止宋祭酒,凡是家里子弟读书有天分的,谁没有想过家中子弟连中三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