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章 人情世故(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外婆家虽说在隔壁村,却是坐了船过河走上一小段就到。

林春生刚走到渡口却是好运气,刚好赶上渡公一船人正要满船出发,1个铜板就坐上了小船,晃悠悠的不消一会就到达对岸。

岸边新起的两座青瓦房就是两位舅舅的新厝,春生拐过去瞧了一眼,喊了几声没人答应。

外公外婆想来应该在老厝里收拾东西,熟门熟路的林春生又来到外婆老厝。

两位舅舅都下田插秧去了,外婆果然在家,见大外孙过来,外婆杨秀英忙迎了出来。

一眼就看到外孙手里提着肉,心疼地轻拍了拍林春生的手臂。

“来就来,还拿什么东西,提回去给你娘和你们兄妹吃。”

林春生乐呵呵的把猪肉塞进杨秀英手里。

“嫲嫲,我爹回来了,给您带了肉打打牙祭,过些天二舅舅成亲,我爹再带我娘和弟弟妹妹一起来。”

“好好好,你娘这几日可好?”杨秀英一手提着肉,一手抓着林春生的手往厨房走。

“老头子,春生来了。”

“我娘这几日都挺好,老姨和老婶这几日都有过来帮忙,我和妹妹也顶不上什么用。”林春生有点不好意思,娘亲生育小弟弟,他爹在镇上一个月才回来了2-3回。

他一个半大的男孩实在没法子,还好有外婆和族里的女眷们过来帮忙。

“哎哟喂,我的大孙子开了。”外公杨振邦正在洗菜。

听到大外孙来了,顾不上洗菜擦了擦手里的水渍快步走了出来。

林春生见状,忙说“阿公,您忙您的,我爹让我过来给你们送点肉。”

“你爹就是瞎客气,你听阿公的,这会就得先顾着家里,别管这些人情来往都是虚的。”杨振邦吹胡子瞪眼道。

林荣这女婿在他看来啥都好,就是父母在时阔气习惯了手缝太大了,这2年日子这么难还坚持往妻子娘家送人情,真是让人又气又恼又心疼。

“给公公嫲嫲送的这点算什么人情啊,这都是应该做的。”林春生乐呵呵地开口。

外公外婆和舅舅们对他们家的照顾,就是天天送一条肉过来林春生都觉得是应该的,更何况是他爹也半个月才回来一次。

“哎呀,好孩子。”杨振邦又拐回厨房里,用草绳绑了一条大草鱼就出来了,“带回去给你娘补补身子,等过两日家里的田布好了,我和你外婆再过去看看你娘。”

林春生送了猪肉过来,又换回一条鱼,这一家子真是将礼尚往来玩的透透的。

林春生推脱半天杨振邦只说本来就是要带去给女儿补身子,只是这两日插秧走不开,林春生只好提着大草鱼回家了。

这也是杨氏跟林夏儿讲大官人为何在当地有如此名望时讲到的,当地的风土人情就是如此。

龙坑村所在的这个地区,特别重视宗族观念,重视读书人和帮扶同宗兄弟,同宗同源团结一致,也容易留给别人排外的印象。

本地人特别重视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亲戚之间往来也非常频繁,轻易也不愿意娶外地媳妇和让女儿远嫁,因此镇子周边这几个村子的亲戚关系关联密集。

宋大官人的家族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大家族,一门三进士的故事在经过当地戏帮编排后,每一次下乡演出都引起热烈反响。

宋家同宗兄弟多在朝廷为官,宋大官人的亲哥哥位居朝廷二品大员,虽然朝廷离他们这些老百姓非常遥远,但是谁都清楚,在京城里当官,那是多么荣耀和了不起!

要知道他们唯一能见到的县老爷也才是一个九品官啊。

宋大官人宋庆这么多年来管理着老家的族田,经营着族里的生意,兴建路桥,帮扶乡亲,都只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确实不是林夏儿猜想的是大奸商。

“爹,阿公给了一条大草鱼。”林春生刚进院子就嚷嚷开来,夏儿也从房中探出脑袋来。

林春生熟练地从水缸后取出一个大木盆,把大草鱼放进木盆中,从水缸中舀了几勺水导入盆中,大草鱼遇水又开始挣扎起来,溅得旁边地上湿漉漉一片。

“哥哥,你回来啦。”夏儿一路小跑着过来,院子有些年头了,铺地的青石砖使用了几十年的光景,被大草鱼溅出的水搞的更是湿滑,夏儿一脚踩上,一个踉跄差点摔了。

林春生忙起身扶住妹妹。“慢点慢点,仔细别摔了。”

林夏儿吓了一大跳,不过马上又一脸笑容。

“哥哥,你去外婆家有什么好玩的事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