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1章 黄鹤楼游记(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张远还是一个务实派。

又关心起土豆的事,上次见到夏儿几盆物种还是绿油油的枝叶,如今有些已经结蕾看上去要开花了,不知道那枝干如此细,怎么结出像夏儿说的十几个果实?

“姑丈,果实埋在土里,不在枝上。待植株茎叶枯黄,才是土豆成熟的时候。”夏儿解释道。

张远又问:“另外一种红薯果呢?”

夏儿又说:“这种番外人说看当地人是直接挖出来吃也可以烤着吃,但是种植方法他不懂,可能跟土豆一样吧。我有试看种一整个的和切块的。目前来看,一整个的已经薅了几次叶子吃,有2块切块的有的没生长烂在土里,有一个有生长了叶子出来。但是未见开花。”

“番外人有说多久可以收成吗?”张远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他说在那边挖到的时候当地很热,不知是否要种到夏天,现在才种下去两个月余哦。物品我都有留了一些给我外公试种,不知道外公种的如何了。”夏儿在现代也没有种过红薯,一时也不知道这红薯要种多久,还好土豆她是知道的,三四个月结蕾开花后待茎叶枯黄才是开挖土豆的时候。

“那个小果子呢?”

“番茄果哦,我按照外公教的方法给它们留了种了,得等来年春天再来播种吧。”夏儿也很懊恼,这新物种的培育都需要时间,种子也是大问题,现在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种植。只有外公愿意陪她一起瞎折腾。

要靠她种新物种改变全家命运的理想太过艰难了。

张远也不急,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的特性,对待什么都很有耐心,不像现代人什么都要求高效率,快。

“待研究出来,可不能忘记姑父。这可先预定排名了。”张远倒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江城的百姓。况且如果真有产量极高的物种被推广,是千秋万代的荣耀。

林荣也是跟米粮打交道十来年的人,百姓的生计跟米粮牢牢挂钩,但是米粮的产量却是无法计算。

勤劳的农人们只有祈祷好光景,西北怕干旱,中部怕洪水,南越怕风台,往往真的不是勤劳就能免除挨冻挨饿之苦。

他并没有觉得女儿试种新物种是胡闹,甚至连举家搬往京城,都不忘找了木工订做可以放在车架上的花盆架安置那些实验品。

谈完了新物种,夏儿被放走了,林荣却是留下陪张远一起喝茶。

潮州工夫茶从家乡带到了江城,张远原本是不讲究喝茶的人,在林荣的影响下,如今也喜欢上了饭后喝上一泡茶了。

这样一个小冲罐悠悠地冲出两杯茶,闲聊着家常和世事,却有一种别样的惬意。

特别是这个月因为林荣的到来,促进了江城长期以来被低价垄断收购的米粮与宋记的合作。

江城当地的米粮产量并不差,但是农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好。此地的米粮收购一直受当地乡绅和县官勾结垄断。自新帝上任后出台了各种惠民政策下到民间总是执行不到,虽然知道有问题,但自己却都没有这样的人脉和资源去大改变。

万幸的是有了林荣的到来,继而搭上了宋记,宋记老板宋庆的亲哥哥宋耀是朝廷二品大员,他的女儿是皇帝的淑妃,淑妃与皇帝育有两子一女。这靠山便是当地的县官上头有人要阻拦收粮也是要掂量掂量了。

原本要寄出给林春生的游记,此时也让张远截留了。

《大兴赋》能不能上不知道,他说肯定要让这篇《黄鹤楼游记》在江城扬名。

张远与林荣简单地讲了自己将如何运作黄鹤楼游记,林荣却道,全权由张远负责便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