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0章 来自老家的礼物(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潮州”其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自秦汉以后,大量中原人南下,其中一部分到了粤东,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军事力量和政治制度,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着逐渐融合,形成福佬、客家族群;在迁入潮地的漫长历程中,福佬和客家融合了大多数畲族土着,成为本地区人口的主要构成。

林夏儿不知这大兴怎么在唐朝的时候拐了弯突然消失的唐朝,但对她而言,除了历史朝代不同,唐朝之前的历史轨迹都是相同的,她还是认为自己可能只是到了一个平行的时空。也许原来的林夏儿回到了自己的时空代替自己了。自己也肯定要代替林夏儿在这个时空好好的生活。

相比于繁华的京城,老家肯定是比不上的。但是故乡的人和情却是牵动着国公府,毕竟对他们一家人来说,从小生长在潮州,对京城其实更多是陌生。

路途遥远,宋清泉其实也没有带很多东西,很多其实是为别人所托。

拆开其中一个最大的包袱,里面还有好几个小的包裹。宋清泉道:“夏儿你来拆吧,这个是你家老叔托我带的。”

夏儿吃惊地问:“我家老叔怎么你也认识?”

宋清泉不好意思得抓爪头,“之前你不是写信说我是小白脸嘛,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夸我呢,后来一打听不对啊,这是笑话我的意思,我便下定决心要锻炼嘛。我爹说我们附近就龙坑山比较适合爬山,休息日我便雇了船上你们村去。有一回在山里摔了,还好遇到老叔把我背下山。”因为遇到了郭绍波,宋清泉终于得以安全回到镇子上,养好了伤后。这那以后便三五时都上龙坑村去找老叔,老叔上山便跟着,下田也跟着去体验。一年多下来,连村子有些人家都问他,“阿波,小儿子跟阿荣去京城,哪里捡来一个小孙子。”

春生和夏儿都感叹道,这缘分也太奇妙了。

夏儿道:“你看看,小时候是我爹救了你,后来又是老叔救了你,看来你注定跟我们家关系密切。”夏儿说这话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别的心思,宋清泉傻乎乎得点头赞同,只有林春生不太同意。自己弟弟够多了,这家伙抢着上来认哥哥,我可不乐意。虽然心里觉得不乐意,但是并不限制妹妹与谁来往,这就是双标的哥哥。

夏儿拆开其中一个圆鼓鼓的,竟是一个鼓和一对鼓槌。

潮州锣鼓乐艺术,源远流长,鼓,在原始时代已有,叫做“土鼓”,鼓框可能是由陶土制成,故有此名。另有一种大鼓,鼓腔用木制成,外施彩绘,鼓面蒙有鼍皮,又称鼍鼓。鼍即扬子鳄,通称“猪婆龙”。爬行动物,体长丈余,背部、尾部有鳞甲。力大,性贪睡,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制鼓。

这个时代的潮州的江河,常有鳄鱼出没。潮州当地老人嘴里经常念叨给小孩子的一句俗语,”食饱穿烧,溪墘勿去。”意为吃饱穿暖,溪边不要去。劝小孩不要靠近危险的河边,不止不会游泳不小心掉下河里危险,更可能的是河里未知的生物。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自然还没有很多研究,对于大自然存在着一定的敬畏之心。

在老家恶溪附近常有鳄鱼出没,附近的村民为了人和家畜的安全,官府经常会组织围剿活动。抓到的鳄鱼村民分食,鳄鱼皮可用来制作锣鼓,还算是蛮珍贵的材料。毕竟鳄鱼的实力不容小觑,官府组织的围剿活动也只敢请有经验的猎人和身强力壮的青年参与。而老叔的身手不错,经常参与围剿活动。

“老叔自己做的锣鼓!”春生惊喜地说。自己小时候老叔也给自己做过一个,小时候自己还在村里的锣鼓队学过一段时间的民间音乐,后来爷爷送他去读书,便把锣鼓队的活落下了。

\哥哥你会敲吗?“夏儿边递过鼓槌给春生边问。

春生摸了摸鼻子道:“好多年没敲过,估计忘记了。”不过还是接过鼓槌,试着敲了几下,两把鼓槌互相敲打几下节奏后,春生好像突然记起了节奏,咚咚咚得就敲起来了。

夏儿听了一会也跟着拍手打起了节奏,这熟悉的节奏一想起,像一个潮州人骨子里的基因就在沸腾了。杨泽也跟着打起了节拍,虽说很久没敲过,偶尔可能有几个鼓点敲错了,但这也没什么。宋清泉呆呆得看着,“哎,怎么你们都会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