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伏波扬威(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而买来的二百料的尖底刀鱼船,主要应用在浅海区域,黄海和渤海海岸线沿线的海域水浅滩多,大船航行很容易搁浅,刀鱼船是最适合这种海域的船只。

刀鱼船同样可以一船多用,他的特点是速度较快,既可以在近海海战中追击和抢滩,也可以在船只和岸边转运货物时应急,最多可容纳士兵五十人。京东东路辖下的登州、莱州、潍州等五个沿海州都在沿海区域设立的有巡检寨,均隶属于厢军序列,这几大巡检寨所配备的船只大都是刀鱼船,只不过有大有小罢了。

得亏邹润上辈子是个海员,而且还是个喜欢历史知识的海员,他的这番购买计划可以说是从登云山的实际出发,买来的五艘船性价比极高,实用性更强。

所以面对杨林吐槽船厂掌柜油盐不进,要价太高时,邹润浑然不当回事,毕竟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手上有了这些船,要不了多久,邹润就能连本带利的全部捞回来。

有了船只,有了水手,就只剩下两件事需要解决,一是船工,二是出海点。前者难度最小,有钱就行,登州靠海,吃船工这碗饭的不知凡几,邹润又是大把的银钱洒下去,立刻为两艘海船配齐了纲首、副刚、杂事、火长等必备人员,至于刀鱼船就没那么麻烦,寻常渔民稍加训练就能上手。

难度最大的就是选择出海点,因为现阶段无法打造一个港口,所以必须选择一个地点隐蔽,地形安全,来往船只不多,水文情况清晰的地方做出海点。邹润苦思良久,又实地转了好些地方,最后选择把地方定在陈宣的老家,也就是第一次下山借粮的那个村庄。

万事俱备,登云山终于迈出了向大海进击的第一步,邹润心心念念的晒盐大计终于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政和四年农历九月中旬,邹渊再度率领大队人马留守登云山本寨,邹润则亲自领着锦豹子杨林,火眼狻猊邓飞两位头领,王四齐大牛等大小头目,以及一百多名山寨喽啰,踏上了被邹润分别命名为“伏波号”和“扬威号”的两艘海船。

天公作美,出海之日,海面上风平浪静,这种情况下平底沙船的优点尽显无疑,本就操练了一月有余的登云山水军们,熟练的操作着“伏波号”和“扬威号”在海面上一前一后,优雅的走着之字型路线。

船上的硬帆早在离开浅海区域的时候就被帆手升起,硬帆八面来风的大名不是虚传,只见帆手身边围绕着十来个登云山的水军喽啰,他们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面前的这位老师傅,如饥似渴的学习着他操作着船帆的技巧。邹润曾许下厚赏,凡是能学会操作海船相应技能的喽啰,优先提拔为头目,赏赐翻倍。

海面上无论哪个方向吹来海风,老师傅都能通过不停的调整角度,和舵手一道,巧妙地将风力转换为船只在海洋航行中的动力。望着碧波无垠的海面,嗅着熟悉的海风,站在甲板上,凭栏远眺,邹润壮怀激烈,意兴湍飞。他刚和舟师(也称火长)沟通过,不出意外的话,还有一个多时辰就可以到达砣矶岛附近,于是果断下令全军备战。

身后战靴橐橐,邹润回望,来者正是前来复命的杨林邓飞二人。

二人皆是戎装在身,头带兜鍪,身披铁甲,只不过海上不比陆地,为了增加在船上的灵活性,二人只穿了半身铁甲,什么披膊护臂抱肚等装备全都去掉。杨林照例手中一杆笔管枪,腰上多了一把腰刀,肋下还插着一把短刃。邓飞的铁链在船上不好施展,放在了山寨,这回则使的是一柄朴刀,腰间肋下同样插了几柄副武器,二人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