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王师中(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王师中,辽国人。

准确来说,是辽国汉人,原任辽国应州知州。

历史总是会有无数的巧合,宋末这段历史尤甚。

常规来讲,中国这块广袤大地上,一个体量宏大的大一统王朝的衰败,往往代表着他的对手——另一个王朝的兴起。

偏偏在宋末,宋和辽,这对雄踞南北相处并存了数百年的封建王朝却巧之又巧的违背了这一历史规律,他俩几乎是同时陷入了衰败。

而王朝的衰败,往往又有个典型特征,那就是吏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

眼下文官爱财,武官怕死乃是宋辽通病,啊不,在武官怕死这方面,宋国自然要比辽国略胜一筹,至少后者在亡国之际,还能窜出一帮不怕死、不投降、不鸟傻屌文官的败军之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来犯之敌痛扁一顿,撵出国门再说。

当然,这是后话。

毫无疑问,王师中是个贪官,但是值得可圈可点的是,他是辽国千千万万的贪官中难得一见的,不忘自己本身是一名汉人的贪官,所以事发之后,他选择了出国。

从辽国应州到宋国登州,王师中的衣着、饮食都有很大的转变,唯独爱好,依旧如故。

“六千贯!”

“买两个平头老百姓的性命?”

也许是上了年纪,王师中觉得自己有点耳背。

前来禀报的家人虽然面带吃惊,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再度重复了一遍,末了,还说了一句,“那个姓孙的赤佬还在外边候着呢,相公见还是不见?”

赤佬,宋代对士兵的蔑称,和明代的丘八大体是一个意思。

宋代文贵武贱,但是从武官系统内部来讲,入了品级的武官已经可以称得上尊贵了。概因武官入品太难了,后世大名鼎鼎的韩世忠,他自从军开始,先后经历银州之战先登城头斩杀守城敌将、蒿平岭之战阵斩西夏监军驸马,多次立功的他却只是个无品无级的小队长,手底下管个二三十人罢了。

然后,他在成德军和天降山之战中分别斩首数级,臧底河城之战斩首三级,这么多的实打实的功劳,他才被授予进武副尉……嗯,进武副尉听起来好大名头,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品级,只是涨了点工资……

又过了很多年,期间韩世忠立下战功无数,直到江南之战,我们的韩大将军生擒方腊之后,他才正儿八经地当上了承节郎……嗯,从九品,跟现在的孙立一毛一样。

以韩世忠的履历为参照,你就说孙立牛逼不牛逼吧。

但是这么牛逼的武官,在知州家人的眼里,依旧是个下贱的赤佬。若不是他上来就塞了一个不菲的门包,并且极其认真地许诺了六千贯的天价,这位家人只怕连后门都不会让孙立进来。

别问,问就是知州的家人牛逼。

不像明清两代,宋代严厉禁止未达到相关品级的官员在任期间未经批准擅自聘请幕僚,说白了,宋代没有明清时代常见的“师爷”这一角色,而他们的“家人”这一角色就不可避免地会承担一些师爷的职能。故此,宋代世家大族对自家的仆人下人往往会下很大功夫教授文字,为了就是在自家子侄当上官员后,身边能有可靠的人去协助。

所以,王师中欣然采纳了家人的意见,吩咐仆役点灯见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