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玉幡竿(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近海的海域水浅滩多,为防搁浅,四百料的海船不敢随便靠岸,只得早早泊住,邹润一行转乘小船上岸。

上岸之后直奔最近的市镇,趁着天色未晚,寻一处酒家问明地址方位。

一番打听过后才知道事情很巧,原来这莱州造船厂的厂址也在海边,而且距离此处并不遥远,邹润当即派了两人回到大船上报信,自己则带着其他人朝目的地打马飞奔而去。

行不过半个时辰就找到了地方,邹润径直打着买船的名义顺利进入了船厂。

正所谓有枣没枣打一杆,邹润此行是既要人,也要船。人好说,反正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孟康给弄回去,但船只就不同了。船只制造周期较长,想在短时间内就买到合用的船只,有时候有钱也不见得能包办。

虽然登云山目前船多人少,但是随着二阮开始大肆招人,邹润相信这个局面会很快改写,因此作为寨主,很多事他都要想在前头、做在前头。

邹润通报来意之后便受到了热烈欢迎,民办不比官办,客户就是财神爷,那可得好好供奉,船厂管事一路小跑迎接,百般奉承邀请入内。

莱州船厂占地十多亩,工地上木料、布料、铁料堆积如山,虽是一方民办小厂,可也有上百号匠人在此劳作,现场端的人声鼎沸,嘈杂一片。虽然眼下太阳即将落山,但看样子船厂主并没有让工匠们就此散工的意思。

邹润左看右看,也没见到人群中有“身材修长、皮肤白净”的匠人,放眼放去,清一色的都是皮肤黝黑、光着上半身的糙汉。没奈何,他只好暂且按下找人的心思,先随着船厂管事一路来到客厅安坐。

在互相叙礼时,邹润依旧假称姓周,言称买船,并且一张嘴就报上了所需船只的数量、规制和其他相应要求。

有道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邹润的言行举止,管事一眼就断定来人是个内行,而且不差钱。意识到来了大客户,管事当即说道:

“好觉贵客知道,这等大生意非是小人能够做主,眼见日已晚了,敝处已摆下酒宴,我家主人少时便来,届时边吃边谈如何?”

管事知道自己分量不足,便替东家留客。

古代谈生意,尤其是大生意,从来不是上来就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而是先吃好喝好,待到酒酣耳热,称兄道弟之后再敲定一切,这才是做大生意的手笔。

身为甲方邹润自无不可,于是乎恰逢日尽月出之时,一行人从船厂的会客厅辗转来到早间上岸的那处市镇,远远的便望见一处二层高的酒楼。

管事指着那酒楼说道,“就是此处,客人不知,此地虽小,可此间酒楼的饭菜端的好味道!”,说着便准备在头前引路,客气地请邹润进店入座。

未及进门,只听得酒楼一楼的厅堂中有一伙身穿粗布衲袄,裹着防寒巾帻的汉子在那吃酒,内里有一个背对店门而坐的大汉,可能是酒后来了兴致,忽然引吭高歌。

歌曰:

“造海船!造海船!海旁朴断雷殷山。大船剧舰容万斛,小船飞鹤何翩解……坐令斩木千山童,民间十室八九空。老者驾车辇输去,壮者腰斧从鸠工。……果尔疑非万全策,驱民忍作鱼龙食。任渠转海入江来,自有周郎当赤壁!”

这首民歌小调既诉说歌者造船技术的高超,能造“大船剧舰容万斛,小船飞鹤何翩解”,又反映出歌者看到朝廷劳役政策下“民间十室八九空”的悲剧,最后愤懑地道出希望有周郎出世,一把火将“驱民忍作鱼龙食”的贪官污吏一把火全部烧光的希冀。虽然遣词造句不甚雅观,但胜在情真意切,用情质朴,邹润听了暗暗点头。

那人一连唱了两遍,邹润等人也在不知不觉中驻步停留听了多时。此曲歌声苍凉,词意愁苦,听来不似北方韵味,倒像是南方曲风。

调子婉转悠扬,感情抒发得也相当到位,两遍唱罢,周遭食客不住地叫好应和,邹润也正准备拊掌赞叹,却只听得背后传来一阵脚步乱响,远远地赶来了一行人。

为首者怒不可遏,隔着老远就高声叫骂道:

“好胆!这伙白吃白住、贼头贼脸的下贱坯子,俺好心收留这厮们,他们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唱此俚歌歪曲嘲讽官府和相公们!”

“俺的庄客都在哪里?”

那人一声大吼,背后一干相伴而来的庄客赶紧应和,“小人们都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