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初到北方唐纵酒参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沈檀大婚之后,正值隆冬,此时去北方不太明智,因此,这一耽误,直接到了开春。

开春最大的消息便是王半溪怀孕了。

别说是沈檀,整个皇室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沈磬亦高兴万分,这可是皇室的第一个嫡长孙,万贞帝都为此开心了好几天。

成婚不到两个月就传出了喜讯,可见王半溪深受沈檀宠爱。

而与王半溪截然相反的是,纪宁馨开春后便传出了身体不适需长期卧养的消息,纪府也一直派人去看纪宁馨,可始终查不出什么其他的问题,好像纪宁馨是真的病了。

沈磬为王半溪高兴,因为这一世,王半溪和沈檀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王半溪没有体弱多病,甚至还有了孩子,而沈檀也没有孤独终老。

至于纪宁馨,沈磬不知道,但也许唐纵酒的话应了验,不需要她出手收拾了。

原本吴家姐妹跟一起去,但是因为王半溪有了身孕,她们不放心,便决定留在皇都。

就这样,沈磬几人启程前往北方。

北方的春天是一幅渐渐铺陈开的生机盎然的画卷。

在经历了漫长而严寒的冬季后,大地仿佛从沉睡中苏醒,换上了嫩绿的新装。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广袤的田野上,金色的光芒与翠绿的草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树木的枝头开始泛起淡淡的绿意,嫩芽从树皮中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世界。

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泥土的清新气息和远处花香的诱人芬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中。

沈磬一行人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路平安顺遂,抵达了北方最繁华的城市——宁北城。

与南方的春风城小桥流水不同,北方的宁北城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

高大坚固的城墙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城墙上,砖石的纹理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坚固如初。

城内街道宽阔平直,由青石铺就,光滑而坚实,两旁商铺连绵不断,各种旗帜招展。

在北方,骑马而行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服饰华丽多样,穿梭于繁华的街市之间。

宁北城的周边是肥沃的农田和果园,农民们辛勤劳作,种植着各种谷物和果树。

姑苏家在北方也有一些产业,因此为沈磬一行人准备了一处较为雅致的住宅,也算适宜。

沈磬在离开春风城前,曾经问过秦老板、丁老板几人,北方到底是怎样的。

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北方人全部都是以实力说话。

所谓以实力说话,就是字面上的以实力说话,你要当商会会长,那么你就要有最强大的实力来做,不然任凭你是万贞帝,也没有人会服气。

北方之所以会变成一言堂,就是因为北方人商场的规矩,谁能在最终的年度大比上拔得头筹,谁就能成为下一年商会会长,如果有一个人每年都能赢,那么年年都是此人。

故而南方的几位老板一直没能在北方立足,因为论北方的产业,他们确实技不如人。

丁家因为做服装生意,因此和北方打交道最多,毕竟北方盛产棉花。

此次丁家人派了丁家家主丁荣达亲弟弟的儿子,丁宇杭一同前来,以免沈磬几人吃亏上当。

原本丁荣达像让自己儿子丁宇驰来,可怕自家这蠢儿子又脑子不清楚,便换了一个做事更为妥当的侄子来。

丁宇驰是个高身量,说话做事稳当,办事细心的人。

一路上给沈磬几人介绍了很多关于北方的事。

例如,北方的商会虽然所有产业全部都是一言堂,但人家老老实实交税,太太平平受朝廷监管,也从来没有什么土皇帝一说,更不存在造反的念头,因此万贞帝对北方一直是放心交给当地的官府。

只不过,这个中有多少本该属于朝廷的钱被吞掉,那就不得而知了。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姑苏家为沈磬安排的住宅。

北方的住宅依旧已“唐府”命名。

整个唐府采用土木结构,高大的院墙用厚实的夯土筑成,显得坚固而耐用。

院墙上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排列得整整齐齐,散发着岁月的沧桑感。

大门朝南,两侧是高大的石狮子,它们双目圆瞪,威武雄壮。

走进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宽敞的庭院。

庭院地面铺着青石板,平整而光滑。院子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为庭院带来一丝丝凉意。

院子四周是回廊,连接着各个房间,回廊的柱子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展现出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住宅的主屋坐北朝南,是整个住宅的核心建筑。

它高大宽敞,屋顶覆盖着厚厚的稻草,冬暖夏凉。

主屋的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显得古朴典雅。屋内陈设简单而实用,家具多以木质为主,透出一股自然的清香,墙上挂着一些字画,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在主屋的两侧,还有一些偏房和厢房,显然是给下人们住的,虽说是偏房,却也干干净净布置整洁。

此番住处,姑苏家的族长明明说的是“普通住宅”,沈磬真的以为只是普通的地方,没想到居然如此“普通”。

无论如何,这都是姑苏家的一番心意,沈磬一行人也就住下来。

众人休整一番后,沈磬便和唐纵酒来到了闹市街区,感受一下宁北城的富饶。

此时,到了万家灯火开炉做饭的时候。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古代繁荣的街市上,将街道两旁的商铺、摊位和人群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街道上的青石路面经过一天的踩踏,此刻依旧干净整洁,反射着夕阳的光芒,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贯穿整个城市。

商铺的门前此刻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的绘制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写着吉祥的语句。

随着夜幕的降临,这些灯笼被一一点亮,散发出柔和而温暖的光芒,为街道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五颜六色的丝绸、精致的陶瓷器皿、香气扑鼻的糕点、新鲜的水果……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与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交响乐。

百姓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街市上。

他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或悠闲地在摊位间闲逛,寻找着自己心仪的商品。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他们的欢笑声和奔跑的身影为这繁华的街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随着夜幕的逐渐降临,街市上的灯光越来越明亮,人群也越来越密集。

“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外面?”沈磬被这副昌盛的景象深深吸引了。

“殿下您不知?”丁宇杭问。

“今天是二月初二。”唐纵酒在一旁提醒道。

“啊!今天居然是二月初二啦!”沈磬这段日子一直在路上,完全忘记了时间。

二月初二龙抬头。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郗国的百姓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龙头节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北方的龙头节,大家这一整日都会在外面庆祝,商贩们不歇业,都盼着来年的丰收呢。”丁宇杭也被这繁盛的景象给深深吸引着。

就在这时,前方忽然出现了一阵喧闹。

沈磬闻言望去,却见不远处有一座将近有二十丈高的高台,那高台之上是一颗一个人头那么大的金灿灿的金球。

下一刻,便听见一阵“铛铛铛铛铛”的铜锣敲击声。

一旁的百姓们纷纷朝那高台跑去。

“开始了开始了!”

“那可是纯金的金球啊!今年楚家的手笔还是那么大。”

“那么大的金球,值得上万两的黄金吧?”

“可不是,不知道今年会是哪家人夺魁呢。”

“据说开年第一个夺魁的家族,会一帆风顺到年底,成为来年新一任的商会会长!”

“这颗金球楚家霸占了好几年了吧?”

“三年啦!楚家人才济济,我看啊,今年也得是他们家!”

“我也看好楚家,人家实力在哪里,就是比其他人强。”

沈磬听了个大概,朝丁宇杭看了一眼。

“这是每年北方人的一个传统,龙头节上,设立一个丰厚无比的奖励,然后让各家年轻弟子去争夺,一般都是万两以上的东西,预示着来年金钱多多,哪怕只是路人,有实力的也可以上去抢,您知道的,北方人以实力说话。”

沈磬点点头,看向那在夜里都泛着金光的金球。

“刚才那百姓说,每年第一次比赛夺了魁,就预示着今年有望获得商会会长?”

“是的,这只是一个寓意,也不是每次都能,但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个好兆头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嘛。”丁宇杭解释道。

“北方有很多比赛?”沈磬接着问。

“当然,北方人喜欢比赛,所有的东西都拿比赛说话,如果这一年所有的比赛殿下您都拿了魁首,那么哪怕年末的大比不是第一,只要在前五,您就是下一届商会的会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