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章 李半仙(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前年死的……”淑珍看着怯怯的说道。

又让淑珍伸出右手,清瘦细长的手指托着淑珍的手掌。这才说:“前半生的灾躔完了,后半生的福禄来了,以后安安心心好好过你的日子。”

“老五,你进去在里屋桌子上把那道灵符和下边的那张纸拿出来。”“李半仙”伸着细长的手指指向屋内。老五进去找见了桌上的那张纸和灵符。

一张灵符,是用毛笔蘸了朱砂在黄表纸上画着的。那张纸上写着三条。第一条,灵符要贴在新婚洞房内,七天后方可撕去。第二条写的是结婚的吉日“阴历六月十三”。第三条写着:“若缺钱,直向南,村北老徐掌灯前。”

“李半仙”不再搭话,闭着眼在躺椅上养神。老五明白,这是人家送客了。和淑珍给鞠了个躬后转身告辞了。

往回走的路上,老五满心的好奇和纳闷。他是咋知道我今天要来找他,又是咋知道我要问结婚的日子,还知道我结婚正为钱犯难,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最后一句,直向南是干啥?村北老徐这又是啥意思?半仙就是半仙,老五琢磨不透这些……

忽然一下又明白过来,这老徐不就是“徐精明”么,“徐精明”,原名徐景明,在这长安堡子,头脑灵活,鬼点子极多。生产队时,大家一起出工,他整天拿着铁锨把站着混,出工不出力。要么就是成赶早的撅着沟子在垄渠旁的蒿子地里大便,气的生产队长成天喊:“徐精明,你狗日的粑井绳呢!”可改革一开放,却像变了个人,能吃苦,又会做生意。村里收稻糠,量麸子,换调粉(凉粉),收破烂儿的买卖都是“徐精明”率先干的,可谓是个生意经。

老五和淑珍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到了吃晌午饭的时候。老五娘打好的搅团已经好了,铁勺炒了一小撮蒜苗,萝卜缨子窝的浆水刚炝过,浆水里边飘着辣角和蒜片。趴在石桌上吃饭的玲玲的粗瓷碗里,却有一个洁白如玉的荷包蛋。

老五让淑珍和母亲在家吃,自己则端着一个大铝盆盆,去参加门口的“老碗会。”长安这地方,都爱吃饭时,各自端了碗,左邻右舍围拢在一堆,边吃边谝,名曰“老碗会”。

大门口皂角树下的石碾子上已经围拢了十几个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端着老碗,拿着盆盆边吃边谝的。

老远就听见对门的“奔颅子”(形容额头大向前凸出)和隔壁“狗娃子”俩人就开始谝的热火朝天。

这改革开放了,虽还没有责任田包产到户,生产队也没有以前管的那么紧了。人人都想着通过其他方式挣点钱,靠生产队挣工分真的不行了。

奔颅子最近开始换调粉,用玉米淀粉打好的调粉,沿街各村叫卖,平时换点麸子,包谷皮之类的,礼拜天再到韦曲集卖了。狗娃子最近开始收破烂儿,也弄得不错。人人好像都有了对过上好日子有了盼头。

老五过来以后,大伙更关心的是他的新媳妇儿。真应了那句老话:“三个男人没好话,三个女人比奶大。”一开口便都是那些让小娃听了脸红的玩笑。

“没看,一黑能扇几锅子?”奔颅子笑着凑近老五悄声问道。

老五撅到:“滚滚滚,你看你喔瞎怂样子,你跟你媳妇儿一黑能扇几锅子?”

“一黑扇个三四锅子就対咧,多了没意思。”奔颅子豪壮的说道。

“指望你喔两下子早都不行咧,最多两锅子我看你也就爬秀兰嫂子肚子瞌睡哩。”狗娃子端着老碗笑着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