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5章 拷种结束(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告别金所长跟金美丽之后,唐昊回到办公室,其他人已经去实验室拷种去了,办公室只剩下凌薇薇一人!

唐昊看了眼时间,快到饭点了,也不再坐一屁股,直接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就招呼凌薇薇去后街吃饭!

两人结伴前往后街找寻好吃的,唐昊是荤素不忌,让凌薇薇选地方,两人最后选了一家靠近街口新开的钵钵鸡!

刚才我说了南北两个方向的文明,其中北方以粟作物为基础,为什么说是粟作物而不说小麦作物。是因为小麦作物起源于两河流域,大约从公元前2000多年前传到中国,这里的中国是仅指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就是新疆和西北一带,真正达到能参与推动中华文明前进的种植数量大约是春秋战国时候。小麦的传入直接让北方的人口激增,也为秦帝国灭六国创造了物质基础。

要知道,小米和高粱等粟类作物产量通常较低,热量也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慢慢被小麦取代,所以现在都被划为杂粮,反正不管怎么说已不是主粮。在所有的历史时期,土地都是有限的,相同品种的农作物的产量提升也很有限,所以每年的产出的农产品除了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会大落外,每年都差不多,所以人们都选择更有更高产量和更有热量的小麦。这时,小麦才这样高姿态进入中国,很快就参与了中国的北方政治。

而水稻,一直都参与中华文明的进程,在有历史和政治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比如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人口南迁,为什么是南迁而不北迁,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南方有水稻,有吃的,所以他们都不向更北迁移(只能游牧了),而是选择南迁。

伴随着人口南迁还有就是文化南移,当然人口南迁是文化南移的基础条件,但在南方,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又能因为有水稻而不需要终生为饱食繁恼,也更有利于文化思考和创作,所以南宋以降,文化中心就偏向于南方。相对而言,南方人娇弱一些、文气一些,这应该也跟吃水稻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是同源同化嘛。

还在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北方居多,如着名的陈胜起义、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都发端于北方,除却阶级矛盾等政治因素外,也有个重要原因是天灾,没饭吃当然只能造反。相对而言,小麦作物种植区由于基建基础不太好更容易受天灾影响,所以北方发生自然灾害相对更频繁也更严重。

从大历史来看,南方的历史相对比较稳定,也跟水稻作物的种植相对稳定有关,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梯田的修建,都更大程度保证了水稻的丰收。(当然,清末以来更多的起义发生在南方,如太平天国起义、国民党的广州起义、我们党的前期的所有起义,这其中一个原因是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发展让政治渐渐跟粮食的关系减弱。)

但为什么都不全部种成小麦呢?好管理还少花人力精力。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水稻有大量的食用者,还不太习惯麦食或长期麦食;一方面是水稻作为食物处理相对简单,碾成米蒸煮就可以吃了,小麦因为有面筋蛋白,磨成粉状才更容易让人体吸收;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水稻的产量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