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16章 历史的沉浮:楚国兴衰的史诗(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左传》中的这段历史,描绘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兴衰历程。从楚国的崛起,到其灭亡,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矛盾冲突和悲欢离合。故事中的人物,无论国君还是臣子,都各有各的聪明才智,也各有各的悲欢离合。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场场生动的故事。

这段历史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楚国的兴衰。楚国在强大的时候,能够扩张领土,称霸一方;而在衰败的时候,却只能任人宰割,无法自保。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外在的敌人,也有内部的矛盾。而楚国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生存法则。

286、战国纷争:六国争霸与楚国的沉浮

燕、韩两国国君开始称王。秦国派遣张仪与楚国、齐国、魏国相会,在啮桑举行盟会。

十一年,苏秦约定六国共同攻打秦国,楚怀王担任联军统帅。联军到达函谷关后,秦国派出军队反击六国,六国军队纷纷撤退,只有齐国最后撤退。十二年,齐湣王击败赵国和魏国军队,秦国也击败韩国,与齐国争夺领导地位。

十六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楚国与齐国结为同盟,秦惠王为此感到忧虑,于是宣布张仪免相,派遣张仪南下去见楚王,对楚王说:“敝国国王最喜欢的人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大王,即使是我张仪,也愿意成为大王的门客。敝国国王最憎恶的人也没有谁能够比得上齐王,即使是我张仪,也憎恶齐王。但大王却与齐王和好,因此敝国国王无法事奉大王,我也无法成为大王的门客。如果大王能够关起国门,与齐国断交,现在派遣使者与我西去收取原来秦国的楚商於之地六百里,这样齐国就会削弱。这是北边削弱齐国,西边对秦国施德,并私自取得商於作为财富,这是一举三得的计策。”楚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将相印交给张仪,并天天设宴款待张仪,宣布:“我又重新得到了商於的土地。”群臣都来祝贺,只有陈轸一人表示哀悼。楚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作为盟国。现在土地还未得到,却先与齐国断交,这样楚国就变得孤立无援。秦国又怎么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必然会轻视楚国。而且先割让土地再与齐国断交,秦国的计谋就无法实现;先与齐国断交再要求割让土地,必然会受到张仪的欺骗。如果受到张仪欺骗,大王就会怨恨他。怨恨他,就会在西方引起秦国的祸患,北方断绝齐国的交往。西方引起秦国的祸患,北方断绝齐国的交往,那么楚国的军队必然会来侵犯。所以我哀悼楚国。”楚王不听,仍派遣一名将军西去接受封地。

张仪回到秦国后,假装酒醉坠下车来,声称生病三个月无法上朝,这样封地就无法得到。楚王说:“张仪是不是认为我楚国与齐国断交还做得不够彻底呢?”于是派遣勇士宋遗去北方侮辱齐王。齐王大怒,折断楚国的符节,与秦国结盟。秦齐结盟后,张仪才上朝,对楚国将军说:“您为什么还没接受土地?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楚国将军说:“我接受的使命是六百里,没听说过六里。”随即回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准备攻打秦国。陈轸又说:“攻打秦国不是好办法,不如贿赂秦国一座名城,与秦国一起攻打齐国,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秦国灭亡,从齐国得到补偿,我们的国家还可以保全。现在大王已经与齐国断交,又责怪秦国欺骗我们,这样就使得我们与秦国、齐国结盟,招来天下的军队,国家一定会受到很大损失。”楚王不听,于是与秦国断交,发兵西攻秦国。秦国也派兵反击。

十七年春季,楚国与秦国在丹阳交战,秦国大败楚军,斩杀八万甲士,俘虏楚国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夺取汉中郡。楚怀王大怒,发动全国军队反击秦国,在蓝田交战,结果楚军大败。韩国和魏国听说楚国陷入困境,于是南袭楚国,到达邓地。楚军闻讯,立即撤回本国。

《左传》中的这段历史描绘了战国时期,六国争霸,楚国在其中的沉浮。从燕、韩两国国君开始称王,到苏秦约定六国共同攻打秦国,楚怀王担任联军统帅,再到秦国派遣张仪计谋拆散六国同盟,楚国在这场纷争中不断变幻。故事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

故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楚国的命运。楚国在战争中不断变换立场,有时胜利,有时失败,有时强大,有时衰弱。这反映出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展示了楚国在其中的艰难生存。

此外,这段历史中的许多人物,如张仪、陈轸等,都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他们能够洞察局势,为国家和民族谋求利益,这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如张仪的狡诈、陈轸的贪心等。这些人物的形象丰满而立体,使历史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左传》中的这段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战国时代,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矛盾。而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历史变得更加有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