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6章 道及常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或许是先秦语言习惯吧,此章中有些地方省略了“德”这个字。“善建者”即“善建德者”。此句就是说:善于建立德行的人不可能被拔除德行(即其人其事不会被社会及历史否定抹除),善于抱定紧守德行的人,不可能会被迫放弃德行。他们的品德传承给子孙,能使子孙兴盛,绵延不绝(即“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是说以德修身(一直用德来严格要求自己),那样的人算是“真人”了,他的德行必然就是质朴率真的。道教的“真人”称谓可能就源自于此,即品行端正,悟透自我的人。这种人已可以说初窥大道门径,为人做事通达透彻、洒脱不羁。老子说的“真”,即他前面所言的“抱朴守一”。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即把德行施于家庭,那他的德就是丰盈有余的。老子所言之“德”,并不一定指的就那些家书之类的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他强调的是“行不言之教”,而并非固化了的道德规范条文要求。简单地说,此处所指即善待家人,宽容自然地对待、处理家庭事务,使家庭和谐、幸福美满。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就是说把德行遍施于自乡,他的德行就会受到地方上的尊崇。当然,这种人必然就是地方上的“长者”,深孚人望。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即是:若能把德行推广施行于邦国,那他的“德”就丰沛了。这种人就可以称之为一国之圣贤了。可能在老子眼中算得上“小圣人”了吧。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则是进一步地若能用德行影响整个天下,那就是普及大众,福泽众生了!这种就是老子所推崇的“圣人之治”!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就是说明道有德之人经过对照比较,以自己去看他人,以自家去对照别人家,以自乡去比较他乡,以自邦去比照他邦,以自己所处天下去比照别方天下(指统治范围之外的世界),那天下情形尽可了然于胸了。老子说的目的是在于强调要以“道”和“德”去衡量世界,从而知天下之得失与不足。他这说法似乎存在主观臆断、过于理想化的味道。但他强调的是要去比照(即“观”),从方法上是可取的。并且,在比照中坚持自己“道”与“德”的价值观,也是十分需要注重的。不然,于比照中迷失了自我,那就不算有道明君了!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睃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章老子从养生角度说加强德性的修养的好处,并强调了要尽可能地做到“和”(即自身要调和、与世界要和谐),不要呈“强”不“道”。老子谈养生谈得并不多,但当时上层社会对养生之道还是比较热衷的。比如《庖丁解牛》就是一篇关于养生方面的文章。但老子似乎仅是蹭个热度一样,只是借用养生来隐喻一下道德修养的重要而已。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是说德性修养厚实了,人就犹如婴儿般纯朴如一。“赤子”即赤裸的初生婴儿。常用来形容十分的单纯,如成语“赤子之心”。古人认为,人若达纯朴如一之境,则气机和顺、百络通畅、神清气闲,身体十分健康。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睃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这是说赤子身体状况的好处,老子以此隐喻含德之厚者可获得的益处。即:婴儿连毒虫也不螫他,猛兽也不咬他,凶禽也不抓他。他的筋骨柔软却能固守精气本源,并不懂得雌雄结合,但他小小的**器却能挺立勃起,这是因为他的精气充盈未泄的缘故。他终日号哭,但嗓子也不会沙哑,这是因为他气机和畅淳厚的缘故。

毒虫猛兽都不大侵害婴儿,一方面可能因为婴儿免疫力强,生机旺盛,没有吸引毒虫猛兽的气息,因为那些东西多多少少有点儿喜欢生病了有腐嗅味的食物。另一方面就是他不具备攻击性,对毒虫猛兽没威胁,所以那些东西往往对他不屑一顾。还有就是人们发现幼小动物都挺可爱的,哪怕猛兽,也可能因为婴幼儿的可爱而不伤害他,甚至还反过来哺养他。这点就是动物界挺奇特之处了。当然也有运气好遇着猛兽不是挺饿的情况。这些算题外话。老子说婴儿的这些好处,其实在说“含德之厚”也往往能逢凶化吉、免受侵害。前面第五十章也说过类似的话。至于说婴儿气机和畅,身体十分健康,明显就是在说立德修身可达到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身体健康的效果。因为立德修身讲的就是要固守本真,归于质朴,如同婴儿一般和顺自然。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这儿老子进一步进行了归纳总结,说的是懂得了和顺自然,就叫归于常态了(老子所言之“常”既有平常大家都怎么去做的意思,更有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如此传承下来的优良行为习惯之意);懂得了守“常”的意义,就叫“明”(即明智、开明之意);有益于健康发展(益生,即有益于健康。其意潜在包括有利于自己与他人的发展亦叫益生)就叫吉祥的事;而凭着己心欲念擅使精气就叫逞强了。老子是赞同前三者而反对逞强的,故而老子接着就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虽然老子这些都是从养生角度去说的,劝诫不要纵欲,要顺其自然,柔和施为,隐含着的也是强调要抱朴守一、保持和顺自然,不逞强斗狠的道家思想。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此章老子说统治者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待人。教导统治者如何做到排解社会纠纷,达到社会“大同”。

“大同世界”一直是中国古人的美好社会理想,即人人平等、共同和谐地享用社会资源的社会。老子把理想的“大同”称之为“玄同”,是为了突显要做到“同”的不容易。其“玄”就玄在于得“以道治世”。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即“智”。此句即“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而只会说空话的人并不明智。”老子以此句开头,是强调要用心去做事,而莫要流于空谈(文中“言”的意思即空谈)。这“空谈”指的是天天不切实际地开会讨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拿一些假、大、空的理论来装点自己的想当然的观点,实则根本无法付诸实施。西汉末期朝廷中儒官们就袖手空谈成风,实则百无一用!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为玄同。”是说:堵住人们欲念的孔穴,关闭他们贪欲的门径;消磨掉人们的锋锐(即争斗之心),解开他们的纠纷;让人们的光耀(优势)和平凡之处调和在一起(即“和其光,同其尘”),这就是达到玄奥的大同了。老子这主张,首先建立在倡导朴实生活的基础上的。他在前面第五十二章中就提出过“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当然,那是指统治者加强个人修养要尽量屏除欲念。而此处则指统治者若能通过“行不言之教”来使人们不生贪念,朴实地生活,这样,就为轻易解决社会纷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点从道家理念上是没错的,关键是要能形成那种“知足常乐”的社会风气。但从社会现实而言,又有点儿理想化了。老子前面也寻找过“人心不古”的原因,他把这归绺于统治者“尚贤”与“贵难得之货”及贵族奢糜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上去了。他不可能意识到是社会制度的问题,也始终觉得人民对富足生活的向往应该是任其自然发展就可以自然实现的。所以,老子始终认为人民内在是朴素的,人民内部的纷争是因为受社会上物欲横流风气的影响而造成的。因此,老子认为,要想简单地解决好社会上人们间的纷争,首先要扫除物欲横流的风气,故而要“塞其兑,闭其门”。然后就是消除人们互相争利的锋锐。老子还是那“不贵难得之物”的做法,即让民“不见利”。老子说得简单,实则这需调节产业平衡来实现。即不可使社会上某些行业出现暴利而某些行业微利或根本无利可图。当然,我们要理解老子所处时代,社会分工还不明显,不可能有如此的认识。但老子明显对这些苗头已有了一定的意识,所以他希望能通过调和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当然,在“知足”又“不争”的前提下,只要有人出来主持下公道,人民间的纷争就很容易解决的了。同时,老子希望统治者能拿出一套调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案来,使人们收入上能取长补短,和光同尘地达到均衡,这样就能实现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不可得”此处即“不能因何而获得任用”之意。这儿老子是接着说要实现公平公正,统治者在任用人来处理天下事务时,就要超脱亲疏、利害、贵贱,而一视同仁。也正因如此,保持好了公平公正,统治者才能被天下人视为尊贵之人。”

不得不说,我这些深入浅出又带着例子的解说,让他们如同听评书一样,使他们听得沉浸于其中起来。

虽然他们都不是入世之人,但并不妨碍他们对人类社会的理解。所以,《道德经》里所说的那些道理,经我阐释清楚后,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不光清风如此,清松与胡玲珑也是一副深陷其中的样子!按说关胡玲珑屁事,她不过是只狐仙而已。但奈何她化作了人形,走进了人类社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