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8章 陶桩菊的家里不接受帕夏(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陶桩菊和吴释回国开会,帕夏也跟着陶桩菊来到了中国,她不确定陶桩菊的家人是否接受一个外国人做儿媳妇,因为和陶桩菊接触的这一段时间,帕夏发现俩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她能感觉到陶桩菊在尽量适应土耳其的饮食,和她交往后就不吃猪肉了,帕夏心里还是没底,如果嫁给陶桩菊他能一辈子都吃清真饮食吗?

这次跟陶桩菊回国帕夏为了给自己未来的婆婆留下好印象,带了很多礼物,到了中国陶桩菊并没有带帕夏回家,而是把她安排在宾馆,陶桩菊跟帕夏解释自己的母亲经过检测是二阳,害怕传染帕夏,所以不让他们回家。

白天陶桩菊带着帕夏到处游玩,晚上帕夏睡着了陶桩菊还是没有睡意,他想喝酒就把吴释约了出来,俩人在一家烧烤摊点了一些烤串和几种蔬菜一边喝一边聊了起来。

吴释:“你家里人不想见帕夏,有点说不过去,人家远隔万水千山来到中国,这样对待客人不礼貌”。

陶桩菊:“没办法呀,我都已经做了最耐心的解释,我父母就是不同意,真让人头疼”。

吴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样待客有损中国人的口碑”。

陶桩菊:“问题就出在我们不是中国人身上,如果我们的祖先不是色目人就好了”。

吴释:“你的祖先不是汉人呀”?

陶桩菊:“公元998年,一批来自波斯地区的犹太人乘坐阿拉伯商船到达中国沿海,再经由泉州、扬州的内陆,最终抵达北宋都城开封。开封犹太人最早居住在顺城街,后来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在今开封鼓楼东南形成了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犹太人社区。我的祖先就在这批人中,我们家一直住在开封鼓楼东南那一区域”。

吴释吃惊的问:“我操,原来你是犹太人?为什么一点都看不出来?你也不会说希伯来语,也没看见你去教堂,饮食也是汉族饮食你怎么就把自己说成了色目人,发烧了吧?烧糊涂了吧”?

陶桩菊:“元朝时期,犹太人被列为高等“色目人”,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到了明中期,犹太人的数量已经达到约5000人,在沿海城市生活,从事对外贸易,此后的300年间,为了融入当地社会,开封犹太人开始学习汉语,并改用汉族姓氏如金、李等,尊孔学汉,参加科举,逐渐接受汉族文化。他们的饮食禁忌与汉人有所差异,不吃猪牛羊的脚筋和禽类的血制品,但为了适应生活,他们逐渐接受了中国的饮食习惯。随着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开封犹太社群与外界完全隔绝,犹太信仰和习俗也逐渐丧失。开封最后一位犹太教拉比去世后,犹太教会堂被洪水冲垮,无人知晓如何修复。开封犹太人也开始与汉人通婚”。

吴释:“哥们,你是说你们犹太人被我们汉民族同化了”?

陶桩菊:“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和民族,不要用哪个民族同化哪个民族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是狭义的民族主义”。

吴释:“我赞同你的观点,中华民族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荣昌盛屹立不倒,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重要原因,我们应该珍视多元文化的财富,坚守包容开放的态度,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只有这样才能越来越强大,才能吸引你们这些少数民族”。

陶桩菊:“别讲大道理了,怎么帮我渡过难关才是我找你喝酒的目的”。

吴释:“你们不是已经汉化了吗?怎么还是不能接受信奉伊斯兰教的女人”?

陶桩菊:“我可明白了为什么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不能和解的原因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仇视是刻在骨子里的,流淌在血液里的,现在算起来已经过了七百年,还不能稀释我们的偏见?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家里接受帕夏这个土耳其儿媳妇”?

吴释:“要想做说服工作基本没戏,观念是改不了的,唯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下”。

陶桩菊是“什么办法”?

吴释:“用亲情的力量感召你的父母”。

陶桩菊:“怎么感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