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7章 朱元璋推行改革(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大臣们以为今天的事情都差不多了,他们只等着看那些倒霉催的被砍头就行。

可朱元璋这时又开口说道:“盖官印的空白文书,咱也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每年全国各地上缴的税款,主要以粮食为主,只不过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地方官员往返应天府耗时耗力,这才想到了提前准备盖好章的空白文书。”

“只可惜、原本是方便各地官员的办法,却被一些人用来谋利,贪污腐败。”

大臣们都一脸诧异的看着朱元璋,原来陛下啥都知道啊,他们还以为朱元璋不知道空白文书出现的意义。

看来不能小瞧了朱元璋,这家伙懂的太多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为了省去地方官员的麻烦,咱决定,在各府、各州、各县、设立粮站,百姓可以把粮食卖给粮站,换取银钱去交税,这样的话,各地官员运输起来就省事多了。”

“还有、取消粮长一职,里长也取消他们收税的权限。”

“以后在各地衙门设立税务局,老百姓直接把税交到税务局便可,里长、村长负责协助催缴。”

朱元璋也不能把里长和村长的权限全撤了,毕竟一个村子始终需要有人管理,而且衙门也没那么多人力上门去催缴税务。

大臣们又愣住了,如此简洁方便的办法,他们都没想到,居然让朱元璋这个泥腿子给想出来了。

朱元璋不讲武德啊,居然比他们这些读书人还聪明。

“大明百姓的日子苦啊,咱想了很多个日日夜夜,这才想到一个问题,有很多百姓家里人口七八个,田地十五亩,除了要交田税还有人丁税,根本负担不起。”

“而一些百姓家里只有两口人,田地同样十五亩,他们的人丁税相比就很少。”

“咱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摊丁入亩……”

这!!!

满朝文武都是一怔,文官读书多,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基本是那些大字不识的武将们,通过字面意思也听明白了一些。

“咱要改革农税,减少百姓的负担,从今日起,农户的各种税赋合一,地丁合一。”

“农户家里不管有多少口人,都按照田亩数交税,有多少田交多少税。”

朱元璋说完看向曾泰:“户部在明日早朝,要给咱商议出一个合理的税点,合并后的农税只能比以前各项加起来低。”

“臣遵旨,明日早朝必定能拿出方案。”曾泰连忙说道,这种事又不难,他们只要减低农税就行,然后衡量国库的税收,不能减的太低了,不然国库就会入不敷出。

朱元璋点点头,继续说道:“以往百姓交税,火耗都是百姓的,咱听说还有什么淋尖踢斛发生。”

“真当百姓是傻子?真当咱是傻子?他们踢出来的损耗,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咱宣布、以后百姓把粮食出售给粮站,不许此事发生,粮食本身的损耗由朝廷承担,也叫火耗归公。”

“就如同粮商收粮一样,可没有要附加损耗的事情。”

官员们都没说话,他们这些能上朝堂的官员,基本都不缺钱。

但是地方官员失去了这个收入,以后的日子咋过啊,最终还是要找到他们头上,谁让下面的官员是跟他们混的呢。

朱标此时若有所悟,父皇坚持要处决那些官员,很有可能跟今天的改革有关。

至于后面还有什么要改革的,朱标一时也想不出来。

“父皇、儿臣知道父皇体恤百姓,想让百姓吃饱穿暖。”

“可是、国库的税收本就不多,如今大明的农税已经很低了,是历朝历代最低的,现在又要减少百姓的赋税,到时候朝廷拿什么去赈灾,去修建水利,去发放俸禄啊。”

闻言、官员们嘴角上扬,他们原本还得着看笑话呢,等国库拿不出钱的时候,看朱元璋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现在被朱标提了出来,他们也想看看朱元璋是什么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