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52章 原地解散,不接受反驳(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既然决定要跟孔呐摆擂台,那就无需多言,朱元璋对于此事相当认可了,甚至想直接发圣旨肯定这门新学,扶上来,但他知道也得掌握火候,先让方孝孺和解缙两人去国子监打开名气再说。

而现在的应天府可以说是有点乱,到处都是吃瓜群众,更多的是被抓和抓人之中,情况越演越烈,尤其是关于寺庙的新闻,原本是两头谬论,一头说是和尚堆里肯定有好人也有坏人,不能一概而论,一头则是说和尚就是这样,表面上四大皆空,背地里什么勾当都做。

但没有过几天,报社就对这件事情开始大肆报告起来,有图有真相,上面还有锦衣卫调查的结果,还有这些和尚的口供,大部分百姓都是站在朝廷这边的,虽然很多人都是善良的,也是礼佛之辈,但他们更多的是相信朝廷,相信洪武大帝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佛,也就是没有希望,彻底绝望的时候,找个寄托,但实际上没有用的话,老百姓也不会太过于信仰。

而洪武大帝就不同了,那可是驱除鞑辱,复兴华夏的伟大帝王,所以在大明是享有很大的威望。

一时间,和尚经常成为不少人嫌弃的对象,甚至已经有人想着从寺庙那边要回来香火钱,没道理自己过得穷巴巴,给钱让他们享受吧!

但是出事的寺庙则直接被朝廷的人给接管封闭起来,即便如此,还是有人陆陆续续过来找骂,甚至询问能不能把他们钱要回来。

对此,如果不是锦衣卫有压迫力,还真搞不定这群带着小情绪的老百姓。

但是政策很快就下来了,是对于寺庙政策的规定。

这可是朱长英觉得最合适的办法。

首先:寺庙可以按照往常收取香火钱,但是交由当地官员清点,保管,以经当地官员用于正规用途,取之于民,还之于民,修桥辅路,亦或者帮助当地有困难户。

这一条对于整个大明的官员来说,尤其是寺庙居多地区的官员来说,恨不得他老妈子给他生多两双手,给与强烈的鼓掌,这好啊,这给他们打理好啊。

之后保留一部分的农田耕种,其中无条件上交,否则关门,原地解散,不接受反驳,反驳的话,铁脖功先练好,否则一刀下去,脖子断了,就别怪朝廷手段血腥。

就这两条,已经让大明百分之八十的寺庙都表示还是还俗吧,反正这和尚当着也没有意思了,没银子可捞了。

当然也有很多和尚表示肯定且给予支持的,正经的出家人,四大皆空,一切只不过是身外物,所以这两条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

最后自然也有反抗者,只不过下场过于血腥,基本都是人头滚滚,下手最后就是原先支持他们的官员。

没办法,老朱开出来的第一个条件太诱惑了,香油钱,那可是大把大把银子,掌管这个,不富有才怪,尤其是在盛世之下。

至于到时候他们怎么使用,怎么记账,夏原吉已经培训好了一群专业且有素质的会计在等着他们,到底谁能笑到最后,现如今是看不出来的。

而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人们好像忘记了孔呐暗中指使读书人搞事情的事情,而是把目光放在国子监上,这阵子总能出现方孝孺和解缙在讲解什么知行合一。

这可是一门新的学说,就连祭酒也被震撼住了。

仔细一揣摩,竟然还真的有他的道理。

“不过,方老弟,按照这样的说法,那大明以后每个人通过科举获得成绩之后,就需要去行动起来,到田地里,明白这种子应该怎么生根发芽,走近底层与老百姓接触,生活,明白他们所需,这是不是……”

祭酒尽管认同知行合一的观点,但真正行动起来,岂不是让人很难接受?至少,祭酒知道自己无法接受得了。

甚至那些读书人,大多都要持有反对的态度,本来就已经准备取消他们的特权,现在搞这一招,岂不是要让矛盾更加激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