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67章 《岳阳楼记》传千年(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啊啊啊,接下来要介绍我喜欢的人啦。】

欢快的语气,所有人心里只有一句话:你喜欢的人还少吗?

【前面我很多次都提到过咱们的范仲淹了,这次就要来聊聊他啦。

范仲淹以前叫朱说,是随了他继父的姓。

在宋朝,普通百姓虽然不要想像前面的前辈那样创业,但他们有一条明确的路可以改换门庭—科考。

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去读书吧。

范仲淹知道自己不是朱家的亲子,在资源方面肯定只能靠自己,这里不是埋怨,而是清晰的自我认知,也不能指望继父不管亲儿子来扶持他,不该有的梦想就别有了。】

那倒是,在更加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更加能理解,在他们看来,朱家能把范仲淹好好的养大已经算不错,没法指摘继父做更多的事情。

【当时还是小范同学的范仲淹收拾起抱负就去应天府读书,生活费有限,吃穿方面自然就得节省,节省到顿顿清粥咸菜,还能把儒家经典背得滚瓜烂熟,成为学院大家眼中的“三好学生”。

当时和他一个学院的还有应天府留守的儿子,听了他的事情后跟他的老父亲就说了,没想到这留守还挺欣赏小范同学,让儿子给小范同学带点好吃的好喝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范仲淹没吃,倒不是说不吃嗟来之食,而是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身上可贵的品质和优势便是他更能吃苦,若是连这一点都丢了,更加没法去拼。

唉,幸亏已经过了小范同学长身体的年纪,不然我还是建议吃点吧,别因为拼命读书都不长了。】

这句话倒是被许多人听在耳里,还能不长身体?

这可不行,若是没有个好身板,别说读书,就是放在普通人家,更加没有竞争力。

就是说媒的看到儿郎长得高大,也好开口啊,毕竟年轻的小娘子们,还是得看脸和身型的。

【范仲淹读书真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终于在27岁这一年考中进士,得了一个正九品的官职。

这个起点和大家以为的春风得意少年郎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啊,咱们小范同学就是走实干路线,一步步都走得很稳。

几年后他母亲去世自然是守孝,应天府的学院知道他的好名声立刻请他回去任教,对范仲淹来说,回到自己就读过的书院任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范仲淹是干什么都认真,既然当了夫子自然就严抓,很快还扭转了学院风气,吸引了许多人慕名前来。】

不少人听得连连点头,比起之前提到过的那些名人,这位小范同学的经历没有那么逆天,真就像是一个普通学子一步步靠着科考改变人生,没有一上来就是状元郎什么的,做事也认真,光是听着就觉得很踏实稳重。

这种特质的人在古代还是很受欢迎的。

【范仲淹出身贫苦,所以能体会到读书人的困苦。

他在任教期间,还遇到过一个几乎要乞讨的孙秀才,给了人家一千文钱,结果人家第二年还来了,范仲淹也生气了啊,他又不是真的老好人,一个好好的读书人怎么就不能好好做学问呢?

那孙秀才说明了家中母亲重病的情况,并非是要想要不劳而获。

范仲淹明白若是生活贫苦,要为生计奔波哪里还能静得下心来做学问呢?

所以他帮着人在书院找了份工作,他当时没料到,这样随手帮忙的一个人,在多年后能够有资格在泰山脚下讲《春秋》。

在他的人生里面,提拔帮助过的人多了去了,范仲淹可能自己都不记得。

日后无论在何处做官,他都办学校、兴教育,怀悲悯之心。】

“这位范大人还怪好的嘞。”

“那当然,没听到天幕都说喜欢他嘛。”

【范仲淹一直到36岁才当父亲,在那个时候,可是怪异的很,毕竟很多人这个年纪已经当了祖父。

这个年纪出生的儿子一般而言就是会被娇养,但范仲淹没有,他的四个儿子虽然没有父亲那般出名,可也被人夸赞守礼君子、国家栋梁。

大家伙都是普通人,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哪里有那么多嘛。

但能把四个儿子都教得夸赞才学品行,只有一条——以身作则。

孩子天然的会从父母身上学习,范仲淹并不是单纯的文官,他也是宋、西夏边境的主帅,作为长子的范纯佑被他放到军中基层和士兵同吃同乐,还不许暴露身份,发现人才就直接报给范仲淹提拔。

而且每次打仗范纯佑也是身先士卒,没有搞特殊化。

虽然他没有像是其他天之骄子一般璀璨,甚至留名也是沾了亲爹的光,但自己爹的光啊,沾了也不要觉得羞愧,况且,起码没有给亲爹丢脸啊。

棒棒哒。】

范纯佑有些许不好意思,没想到天幕夸赞得如此直白。

对于天幕所说他倒是很认同,因为亲爹是大佬,所以见得最多的就是天才,所以从来都不敢骄傲,身边读书习武比他优秀的不知几何。

他年少时也曾躁动不安过,但终究是一步步踏踏实实走过来。

其他当父亲的也觉得很好了,也就是人家范仲淹把基调起得太高,导致儿子压力大。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性格也很有趣,范仲淹派他去送麦子,但路上遇到朋友一脸悲凄,询问了才知道是没有银钱扶灵柩回老家。

范纯仁直接把整船麦子都送了,悄咪咪回到家也不敢和亲爹坦白,等到范仲淹询问才说把麦子送给朋友了。

范仲淹听了,果然发脾气,“为什么不把所有麦子都送给你朋友?”

只能说,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范纯仁赶紧道:“我全送了。”

有些当父母的做不好孩子的榜样,还要求儿子茁壮成长,那不是做大梦嘛。

范仲淹的四个儿子,老大一生守节,老二官至宰相,老三官至吏部尚书,老四官至户部侍郎。

嗯,光是养儿子这一项,范仲淹就高出老朋友一大截了啊。

虽然咱们大人其他方面也很棒,但平时也可以另辟蹊径,保准怼的那群人一说一个不吱声。】

范仲淹听得有趣,还真思考起来,只不过,若真是如此,怕是短时间内都无人愿意接他的信件了。

北宋其他人则是无语,天幕要不要如此戳他们心窝子啊?

这还叫平平无奇?

那他们的儿孙叫什么?范希文不会如此没皮没脸吧?

宋仁宗赵祯只觉得嘴里苦涩,他连儿子的影都没看到,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品学都过关,听得他羡慕不已。

其他人则是想得很简单,这位范大人还教不教书啊?他们儿子就需要这种老师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