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卷15章 皇帝和太子(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今先来盘点历史上着名的三对父子,秦始皇和扶苏、李世民和李承乾,朱元璋和朱标。

——————

秦始皇前面我已经写过后面我也会大写特写秦始皇前面我已经写过,后面我也会大写特写,现在来写他的儿子扶苏。

扶苏:扶苏(公元前210年)男,赢姓,名扶苏,咸阳人。秦朝皇室成员、秦始皇长子……

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直言劝谏父亲反对坑杀犯禁者460余人,就是那个着名的焚书坑儒事件,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后遗诏扶苏治丧,即位中车府令赵高联合丞相李斯拥立始皇帝十八子胡亥登基。修改诏令,逼扶苏自尽葬于上郡。

————

人物生平

扶苏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和卢生相互讽刺,议论秦始皇的暴政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拘捕审讯咸阳城的术士,术士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460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

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杀一事,曾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仿孔子的做法言论。而今父王用严厉的刑罚处置他们。儿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父王明察。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边关,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

逼令自杀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当年七月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命中车否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

当时遗昭已经封好,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始皇帝便不幸去世,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昭,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令他们自杀。

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未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30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者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使者在旁一再催促,扶苏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说完,便自杀而死。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看到这是不是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你用现在的方法去看古时的事是一种错误。古代看重天地君亲师。还有一句话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你可以说,这是愚忠愚孝,你可以不尊重,不理解,但你内心深处也会敬佩这些人,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让相信世界上有光明存在。原来,世界上真正的有风光霁月,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他们会让你感到世界的美好。

————

后世影响

扶苏素有贤名,所以陈胜吴广在大肆响起一反抗秦二世暴政时,陈胜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来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就因为扶苏曾多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驻守外地,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害,百姓,都听说扶苏的贤名,却不知道他已死。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拥戴,楚亡后,有的人认为他已死,还有的人认为他已逃亡,躲藏起来,现在我们要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

典故

生母之谜:有学者推测,扶苏之母是楚国人。

名字由来

扶苏的名字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

—————

人物评价

司马迁史记评价:扶苏,为人仁义;刚毅武勇,信人而奋士。

王夫之《读通鉴论》:商始兴而太甲放,周使兴而成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汉有天下而惠帝弗嗣,唐则建成死于刀刃,宋则德昭不令其终,明乎建文之变而转衰。

——————

接下来写李世民和李承乾。

李世民:李世民(公元599年1月23日到公元649年7月10日)诸暨陇西城际(今甘肃秦安)有一说巨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昌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广禄大夫。

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阀,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受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封为皇太子。

同年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上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客农桑、实行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破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息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的一百多年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23年5月14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后加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于世。

————

人物生平

晋阳起兵、四方征战,还有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帝范教子、因病去世

帝范教子:贞观22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12篇赏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你应当以古代的圣贤圣者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公示台戏屡有新作,因损无远不至行,有四方共遁凡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放过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当做榜样去效仿。

——————

为政举措

政治:任用人才

李世民登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为贤,不问出身。初期招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士道,褚遂良等皆为中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靖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建成臣子魏征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人才济济。

其外命高士林等人重修氏族制,看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原来的贵族,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平民人士,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使寒门子弟入朝,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能臣的建议,命宗室出任官吏,用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朝的制度更趋于完善。中央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赦政事堂,以立和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功效。地方上效仿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封全国为十个监区。此外,刑服兵制、御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是科举制度均有发展(汉承秦制、唐留隋风)

—————

经济方面

李世民在经济上李世民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用料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工作,有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利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贞观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不歧视商业的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进一步体现了李世民将眼光放大很远。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新兴的商业该城市向雨后春笋般兴起,当时在世界上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广州,民州,福州,还有内陆等洪州,扬州,益州和西北的沙洲,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自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寺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十国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往来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丝绸之路上的商贩布局意图,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让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

军事

贞观二年四月,数方人,两路人杀,下周割据势力首领梁氏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贞观四年,李世民命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称为“天可汗”。

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出击,次年吐谷浑浮云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高昌王闻泰,西域未朝贡,遂命侯君集

薛万彻等率兵讨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随后都到长安朝贡。

贞观19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事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境率兵攻打高句丽,唐军取得多次大胜,最终因为当地变冷,草枯水洞、是土马难以久留,而粮食快要吃完了,所以班师回朝。

贞观21年,太宗命牛进达,李海案率军从水路两边进了高句丽,途经南苏书城,高句丽兵多,背靠城墙拼阵,李海岸率军进入高句率境内,经历100多次战斗,战无不胜又攻克石城,进军到激励城下高立兵一万多人出城引战。李海岸将其击败,斩首2000人。12月,高句丽让他的儿子莫离任入朝谢罪。

还有文化方面,我觉得大家不感兴趣就跳过了。

————

后世纪念

王昭陵,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东北山上,首开中国唐代,因山为林之先例,其规模之大,陪葬陵墓之多。在关中唐18座帝王陵园中,具有代表性,昭陵修建历时13年,贞观十年。11月,文德皇后先葬昭陵贞观23年八月,太宗和文德皇后合葬。

陵园级陪葬墓区南北长12.65公里,东西长15.45公里,占地面积113.15平方公里。林园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山的南北两面,保留有唐至明清时期的部分建筑遗址,主要有山门北阙门,原来置放昭少林六军及14国军长相的叠罗郎山门,东西两边墙员遗迹等。现存石刻包括14国,均常时刻向部分山石寄作20余铜。历代玉制铸文碑遗址。

在遗址的北端矗立有清代陕西巡抚所书唐太宗昭陵碑山林四周,既有陵园建筑群三处及北司马门,南司马门,秦宫遗址,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李承乾

李承乾,(公元619年到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城济仁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亲为文德皇后长孙氏。

武德年间,作为皇孙,受封中山郡王,仁孝纯生?唐太宗即位册立皇太子,聪明仁爱?唐太宗爱子有加派陆德明,余志宁,杜正伦,魏征悉心辅佐和教导,身患足疾,不良于行。得知魏王李泰夺嫡之念日益狂躁,不敬师长贞观16年,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陈国公侯君集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后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贬为,庶民流放于乾州。(这个还是李世民自己开的好头,然后在武则天的带动下,唐朝的公主和王子都有一颗谋反的心)

别的皇子还要抢太子,他直接带兵谋反自己的父亲,最终还被流放,可想而知唐太宗对他的爱有多深了。

————

典故:唐朝贞观年间设的一鹿,治愈太子疾病,筑庙寺神鹿,该地被命名为神鹿坊,故以此遗址命名为神鹿立交。

———

后世纪念

唐太宗对自己这个曾经寄予厚望的爱子离世,内心十分悲痛。李承乾去世后这一年,唐太宗写下了一首《秋日祭目》

爽气浮灯却,秋光缠子宫。一岁合疏影,花明菊点丛。刨青低草露,盖侧雾松风。扇又飘云叶,迷路飞烟红。系冷兰雕配,归寒树孕酮。别鹤栖秦里,梨园涕下中。落叶飞心剑,弦虚半月弓。芬芳细雾起,暮色满房落。

无论是谁见到秋菊点缀花丛的寂寞冷清,还是别喝梨园这些意象所象征的哀愁,无不在暗示唐太宗对已离开人世的爱子的深深思念,只是承乾已逝,曾经备受万众瞩目的大唐太子再也不会回来。

开元27年,李承乾的嫡孙李世之出世,唐玄宗鉴于祖父李承乾谋反被废,父亲李向又遭武后所贬,葬礼有失。李世之上述请求将祖父和父亲归葬昭陵之林内,唐玄宗于是下诏追赠李承乾为衡山王、金州大都督,陪葬又一,即便追加了李世之父亲李向

为越州都督寻国公伯父及王兄等人,也并有报赠行道为自探。时隔数十年,李承乾终于重新回回到了父母身边,长眠于昭林,自此永远陪伴在父母亲身侧,再不分离,。

———————

三写朱元璋和其儿子朱标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