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两百零三章 建虏合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晋王捐纳白银十万庄田一千顷。”

“秦王捐纳白银五万庄田三千顷。”

“周王捐纳白银二十万庄田四千顷。”

“蜀王捐纳白银八万庄田一千顷。”

“唐王捐纳白银三万庄田五百顷。”

曹化淳拿着司礼监整理好的简略在崇祯面前尖声的念着。

东暖阁内, 首辅黄立极阁臣张瑞图周道登周应秋杨景辰六部七卿的毕自严, 王永光, 曹于汴李邦华等人躬身而立听着曹化淳不间断的念着神情各有异色。

崇祯坐在椅子上微笑不断。

曹化淳念到最后看了眼崇祯道:“皇爷除了六位藩王没有贡献外其余亲王共献地两万八千顷银三百万二十万两。”

崇祯嗯了一声看向毕自严道:“朕之前说要建立一个机构, 用来管理这些庄田, 户部准备的怎么样了?”

毕自严抬起手道:“回陛下, 臣拟抽调户部以及地方, 共一百二十人建皇田司归于司礼监。”

崇祯看着毕自严稍稍想了想道:“这……倒也还行。不过朕考虑将各地的矿产织造庄田等合归统辖嗯暂且由这个皇田司统管吧。”

他内心里所想应该是官都民办只不过步子不能跨的太快。

“臣领旨。”毕自严抬手应着道。

随着魏忠贤等人捐纳加上抄没福王以及这些藩王的捐献宫里所拥有的皇田直逼十万顷, 这是万历以来, 皇田最多的时候了。

不过, 这些皇田原本是民田, 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不好统一管理。

崇祯倒是没有想过一步到位看着一众人满脸笑容道:“诸位藩王忠君体国于多事之时捐纳家资为国纾困其心难得。诸位卿家认为朕该如何赏赐?”

王永光看着崇祯的神情心里微动就道:“陛下藩王乃我大明柱石天下所望。此举更是激励民心万民称颂臣认为当效仿鲁王大加赏赐。”

崇祯看着他笑容越多的道:“详细说。”

王永光抬着手道:“回陛下藩王贡献银两外加庄田其心可嘉陛下当下旨褒扬赏赐宝物。臣奏请扩建十王府增加众王俸禄恩恤封国。”

“臣附议。”毕自严心领神会立即跟上。

“臣附议。”第二个说附议的是刑部尚书倪文焕。

“臣附议。”曹于汴是第三个。他敏锐的察觉到了王永光话里的漏洞那就是‘效仿鲁王’却没有提丹书铁劵以及离京返回封地一事。

“臣附议。”李邦华王恰杨鹤迅速跟上。

六部七卿齐齐说话阁臣们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黄立极抬手道:“臣附议。”

张瑞图周道登等人几乎同时抬手异口同声的道:“臣附议。”

崇祯双手按在桌上站起来满意的笑着道:“好。那就这么说内阁拟旨吧。”

“臣领旨。”黄立极道。

崇祯从里面出来向东暖阁外面走去道:“朕听说还有人在为福王说话?是当年国本之争中为福王摇旗呐喊的人吗?”

国本之争持续了近二十年看似是万历的一意孤行朝中也不乏有摇旗呐喊的人。

年轻的福王并非是一无是处当年的福王英姿勃勃礼贤下士很有卖相。

跟在崇祯身后的一群朝臣不少人心里暗突。

国本之争满打满算还没过去十年朝堂上的人都是从当年过来的。

作为‘国本之争’最重要的旗手之一的李邦华几乎全程参与了其中是最为坚定的‘国本派’他闻言道:“回陛下是有一些不过臣认为大多是处于大局考虑并非有其他心思。”

崇祯父兄子三人登上皇位看似只有短短的八年实则上名位已定民心归附福王再也翻不起浪来。

崇祯听着李邦华的话走出了东暖阁大声道:“既然李卿家都不计过往朕也懒得理会他们。”

跟在最近的黄立极看着崇祯的背影听着他突然高兴的大声心里疑惑不知道崇祯这是要去哪。

崇祯出了乾清宫径直来到宫门前不远。

禁卫正在推着一个巨大的黑色大炮有文官模样的官吏正在来来回回测算距离是要将大炮架到乾清宫前正中间。

崇祯来到近前摆了摆手道:“都免礼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