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68章运气来临(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高洋即位之初,尚优先孝静帝,封他为中山王,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旗帜,用天子年号,可以不称臣。看到这些待遇,我们仿佛看到了满清被推翻后仍统治紫禁城的末代皇帝宣统。 但是,孝静帝元善见没有宣统那般的运气可以在逊位之后还统治了很久的国中之国,甚至还成了新中国的公民。在过了一年借酒浇愁的日子之后,他等待已久的那一天终于来临,高洋要送他上路。 现在的北齐,与西魏之间保持着和平的状态,至少没有什么大战;与南方的梁,也还互通有无,政权已经相当稳固,孝静帝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废帝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被利用,当这一理由消失的时候,就是孝静帝走上断送台的时候。 看来,被利用是古代大人物的家常便饭,不管是大臣如春秋末期越国的文种,还是目前被废的前皇帝元善见,也包括稍后的唐朝宰相魏征,宋朝大将岳飞,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以及清朝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历朝历代都不缺这样的人,替人家垫背。 公元551年,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孝静帝很平静地去参加,很平静地接受高洋的祝酒,很平静地中毒,最后很平静地死去。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 十一岁在高欢的压力下即位,二十七岁在高洋的压力下禅位,二十八岁被鸩杀,这就是这位年轻有为的孝静帝一生的轨迹。 这是个悲哀的皇帝,这是个屈辱的皇帝,活着的时候,被人骂作“狗脚朕”,被臣下指责“谋反”;死后,这些非人的遭遇竟然还要录入正史,由后人评说。更杯具的是,他还是一个年轻有为、文武双全、希望改变的年轻人。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孝静帝已经成为历史,他已经完全解脱了。他条来去无牵挂,成败荣辱,他丝毫不带去,全部留给了弑他的凶手高洋。 高洋,孝静帝的形式上的继任者,高欢内容上的继任者,现在终于放开手,大展宏图了。 高洋不是个一般的君主,象历代的开国皇帝一样,他果断、勤奋、知道民间疾苦(虽然没有受苦的经历)、知兵,几乎拥有一切成功皇帝的DNA,的确,高洋也是个成功的皇帝,至少在他任期的前半段是这样。 他执法非常严格,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深知法律是维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关系稳定的纽带,因此尽管犯罪的有他最宠爱的皇后李氏的弟弟,他也毫不客气地把他撤职。就象曹当年在洛阳做北部尉的时候棒杀蹇叔一样,再牛X的贵族也不敢触犯一点法律。 高洋还改革了北齐的员制度,他看到地方上的冗员太多,人浮于事,又加剧了农民的负担,对农民的比例严重不合理。于是他采扁平化管理手段,短时间内使全国的官吏减少了几万人,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于是,农民生产就更有积极性了,宇文泰在五次大战中曾经让东魏很受伤,但北齐很快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高洋有大大的一分功劳。 为防止北方以柔然为主的少数民族的进攻,高洋还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这些措施与他哥哥高澄“礼遇”柔然公主的不同,他用的是加固长城。农闲季节,他就调集家民工修长城,既不耽误农业生产,又稳固边疆。齐国开始走出战争的阴影,慢慢强盛起来。 高洋不是一个守成之主,他主动进攻那些对北齐构成威胁的少数民族,包括柔然(尽管柔然公主是他的嫂子兼后妈)、契丹、高丽等国,无一不是大胜而归。 同时,北齐地处平原,东临大海,因此它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南梁、西魏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齐国政权的稳固当时也令西魏和南梁艳羡不已。 这是北齐是最强盛的时候,如日中天。此时的高洋,几乎可以列入秦皇汉武的行列,与那些大人物比肩了。甚至,有一次东魏(北齐)的老对头宇文泰竟惊呼:“高欢乃有此儿,虽死犹不死了!” 但是,这个结论下得太早。 称帝初期的高洋和后期的高洋,判若两人,如果说之前的高洋神文圣武、乾纲独断的话,后期的高洋则完全是一个顽主、一个精神分裂者。 北齐自实际上的统治者高欢起,到最后的幼主高恒,满打满算一共八个人,其中,六个或是疯子或是精神病,或是兼而有之。在这其中,高洋是最杰出的、集大成的一个。 高洋同志的疯子精神我们以后有机会领略,现在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宇文泰的西魏都在忙些啥,着实有些日子没见了,老同志别来无恙乎? 自从宇文泰之后,权势越来越大,特别是玉璧一战击败强大的高欢,使其一蹶不振,使得宇文泰在获得崇高的威望的同时,更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杖。他是西魏的顶梁柱,如果不是他,西魏帝国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 西魏文帝元宝炬被宇文泰立为皇帝之后,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盖章机器,一如今天的英国女王或本天皇,没有什么实际权力。魏文帝对此无可奈何,只能身躲在深宫里,每天金戈铁马。 前面说过,宇文泰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任用了一大批人才参与革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苏绰。苏绰被任命为度支尚书,度支尚书者,财政部长也。苏绰是个内政奇才,以国家为己任,荐贤拔能,事无巨细,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不想老同志因为太投入,积劳成疾,因医治无效,在家中病逝。失去左右手的宇文泰几乎晕厥,亲至苏绰的追悼大会,送了花圈挽联,并向苏绰的遗像三鞠躬,并亲自目送苏绰的遗体送到八宝山公墓,敬献给他最后一杯酒:“你知我心,我知你意,方欲共平天下,奈何舍我而去!”说完,放声大哭,盛酒的酒卮堕落地上,都感觉不出来,一直目送灵车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怏怏回去。 宇文泰又进行军事改革,创立府兵制度,此制度后来沿行了几百年,被后人称颂不已,又置八柱国家统领全国兵马,前面已经说过,不再详述。宇文泰从此军、政、教大权独揽,那魏文帝元宝炬,至此完全沦为傀儡。也许他不服,也许他委屈,但没有办法,他被淘汰了,原因是,历史是强者写的,他不是强者。 魏文帝元宝炬同志在位十七年,于公元551年走完了他的皇帝之路,寿终正寝,享年四十五岁。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我们从北魏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被沉河开始,历经多少皇帝,都快数不清了,正常死亡的,这是第一个。虽然活着的时候窝囊,但至少没有睡觉死、吃饭死、喝酒死或玩乐死。 魏文帝去世,太子元钦即位,是为废帝,尊父为文皇帝,母乙弗氏为文皇后,合葬永陵。前文其实提到过这位可怜的文皇后,本来当皇后好好的,忽然丈夫要再娶,娶的是柔然公主,目的是与柔然联姻,消除边患,于是乙弗氏只好让皇后位,并出家为尼。这位年仅十四岁的新嫁娘柔然公主,品貌兼优,可惜生有一个大病,就是妒。本来人家小两口感情好好的,为了给你让位而且出家,做出的牺牲已经够多了。但柔然公主不干,硬是逼的已经出家的废后自杀。 乙弗氏当时已经有九个月的身孕,临死时对着肚子里的孩子生离死别:“儿啊儿,你本是太子,要当皇帝的,是娘误了你。如你有灵,就到能让你当皇帝的家中投胎。” 奇怪的是,被逼自杀的乙弗氏的遗体上居然袅袅升起了一朵祥云,飞到了冯诩般若寺上空,那一晚,金光万道,紫气充庭,寺里出生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杨坚。 这一年是公元541年。 这是十年前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李心洁和舒淇演的前后《见鬼》。 乙弗氏已经于十年前去世,他的太子已经投胎为杨坚,魏文帝元宝炬也刚刚撤手西去,他的时代过去了,新皇帝元钦的时代却没有到来。 原因很简单,他死了。 他的死因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和宇文泰有关系。 其实,宇文泰没有打算拿这位小皇帝怎么样,只是处理了谋反的尚书元烈。结果这个事件导致了新皇对宇文泰的强烈不满,他联系宗室,准备除去宇文泰,但被他联系的宗室,没有人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可行性的,都劝他改变主意,回头是岸,因为现在的宇文泰根深蒂固,无法动摇,可惜元钦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对宇文泰来说,除掉元钦就如同轻轻碾死一只蚂蚁一样,他的感觉是正确的,因为他这样做了。 在探知元钦的阴谋之后,宇文泰立即废去元钦,把他安置在雍州,改立他的弟弟齐王元廓,是为魏恭帝。 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宇文泰并没有感到有任何的愧疚,不管于公于私。于公,被废的对象是他之前的主子;于私,这个之前的主子是他现任的女婿。与众多的权臣一样,宇文泰毫无创意地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这一习惯据说来自遥远的曹 元钦没有其父魏文帝元宝炬那样的好运气——不仅没有被废,更重要的是没有被杀。 在元钦被废三个月后,宇文泰派心腹给这位前皇帝送去了一样特殊的礼物:毒酒。元钦别无选择,只有饮鸩身亡,可叹的是他的皇后宇文小姐,居然一同服毒。可怜一对好夫妻,生同欢,死同穴,令人感叹。 元钦被害,但没人关心他的命运,大家都在看着宇文泰将如何处置新任的皇帝元廓。根据可靠消息,元廓的日子也不多了。 也许宇文泰不想拿他怎么样,但难保宇文泰的儿子不会拿他怎么样。 西魏的日子就要走到尽头,北周躲在历史大幕的后台,急不可待地要粉墨登场了。 宇文护——当权臣也是一问大学问 公元556年九月,宇文泰病逝,享年五十岁。 这一年,距离宇文泰的老朋友兼老对手高欢去世,隔了九年。这九年里,宇文泰独孤求败,西魏象膨胀的气球一样发展,可惜,高欢已经看不到了。这两个一生的朋友其实上一共才见过一面,就是宇文泰代表贺拔岳去刺探高欢虚实的那一次。 宇文泰是在出外巡视的路上病倒的,躺在病榻上,自知来日无多的时候,他把身后的大事委托给了一个人,这个人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 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宇文护。那一年,他才步入中年,四十三岁,是宇文泰的侄子。 老同志握着小同志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儿子都还年幼,如今四面全是强敌,国家大事,由你决定,你要努力工作,竭力辅佐你的老板,以完成我的志向。” 宇文泰选宇文护接班,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他自己的儿子们都太年轻。他不可能把好不容易抢来、倫来、骗来的政权唾手交给那些老同志,如独孤信之类,虽然宇文泰和其它的七大柱国是平级的,而这些老家伙不好应付。 但老家伙不好应付,宇文护就好糊弄吗?我们稍后会看到英明一世的宇文泰的最后一个决定是英明还是糊涂。 宇文泰死了,按照惯例,我们要开了个追悼会,写一篇悼词,充满深情地缅怀一下宇文泰同志的生平,追忆他的丰功伟绩。 宇文泰是鲜卑化的匈奴人——本书中多次出现了“鲜卑化”,宇文泰和高欢都是被鲜卑化的,看来鲜卑的同化能力很强,就象历史上的汉族——这是先进文明的特征之一,尽管他们有时候也被蛮族从武力上加以征服。 掌握西魏政权之后,他大体做了这样几件事情,罗列在此,方便查阅: 1.改革军队,建立六军,创建府兵制,设八大柱国统率队——这一制度影响深远,几百年后才被废除; 2.加强文化教育,强化儒家思想,提倡以德治国,从精神上进行改革; 3.唯才是举,打破用人的门阀制度,有效维护统治秩序; 4.主张百花齐放,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5.注重法制建设,如前文所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6.注意农桑,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 7.建立考核体制,能者上,庸者下; 8.进行革,颁布“六条诏书”十二条制度; 9.对外武力扩张,主要是指对东魏(北齐)和南梁,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则以和平为主; 10.加强中央集权,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让皇帝成为他的秘书。 宇文泰做完这一切的时候,他的一生成就几近顶峰,同时他的生命就已近完结了;西魏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国力接近极盛,同时它的生命也近完结了。因为西魏虽然姓元,但实际上是宇文泰的。 宇文泰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百折不挠的一生,是由弱变强的一生,现在他的第一棒跑完了,宇文护接过了第二棒。 于是宇文泰的太师、大冢宰的职位就落在了宇文觉的手中。 不是宇文护吗?看清楚了,宇文护是接受托孤,做顾命大臣的,而真正的“孤”,是宇文泰的长子宇文觉。也就是说,宇文护的老板是宇文觉,他是宇文泰的嫡子。 其实,宇文觉能坐在这个位置上,风光无限,但背后的故事却充满了阴谋、斗争、猜忌和悲愤。 早在宇文泰生前,就在考虑接班人的事情。他现在是西魏的实际统治者,骑虎难下,除了让他的儿子接替他“辅佐”皇帝甚至取而代之,别无办法。权欲是一匹惊马,没有人能控制得了它的方向,一旦骑上,就无法下来。 宇文泰在两个儿子之间犹豫,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嫡子宇文觉和长子宇文毓,这两个人各有所长,都是好儿子,也可能都是好皇帝(或是好权臣)。但是宇文泰倾向于宇文觉,因为他是嫡子,出身更高贵一些。但他也不得不考虑宇文毓,因为他是大儿子,而且,他的老丈人不好惹,那是当朝首屈一指的老帅哥独孤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