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42章反对(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面对着邓艾的围城,诸葛瞻的赌徒心理油然而生。他就好比赌场上摸不清对手底牌的赌徒一样,把面前的筹码一推,梭哈!

作为三军主帅,诸葛瞻居然冲动的带头冲了出去。从没见过手摇羽扇的诸葛亮拿刀,也从没见过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冲锋陷阵。但是诸葛瞻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带头冲进魏军包围圈,轻描淡写的干掉了几百人。邓艾一看这哥们太猛了,都别上去送死,放箭。此时的诸葛瞻还在忘我的冲锋着,然后就中箭身亡,死得毫无价值。

诸葛瞻是没大本事。但是他在,蜀国就在。他死,蜀国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诸葛亮的儿子都打不过邓艾,谁还敢跟邓艾交战?还真有敢的,此人就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诸葛尚凭借血气之勇,对魏军发动自杀式冲锋。诸葛尚对魏军的伤害有限,最终的结果是诸葛尚结束了自己本该前途无量的人生。武侯子孙,到此皆休。蜀军没了取胜的信念,但是有一死的决心。在绵竹最后一战中,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也步诸葛瞻之后尘,对魏军发动了自杀式冲锋。最终三个人全部阵亡,成都城外,蜀军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邓艾顺利的来到了成都城下。不管怎么说,成都保卫战的前沿战场上,诸葛瞻带领着诸葛尚、张遵、黄崇、李球等名人之后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一个军人应有的气节。哪怕是犹豫了一刹那的诸葛瞻,最终还是战死沙场,为刘禅尽忠。

这时候成都还有一万多守军,是战、是守、是降、是走?成都城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朝臣们想出战的没有,想死守的没有,想要弃城而走的倒是不少。但是跑去哪里?朝臣们意见不一。

有人说跑到南方去,那里地形险要,可以坚守。另外还可以借助南蛮的兵力对抗邓艾。有人说眼下吴蜀联盟,应该逃到吴国去。当年就是在这个大殿上,谯周劝刘璋不要抵抗,还是投降的好。如今还是在这个大殿上,又是谯周站在这里,劝刘禅不要抵抗,乖乖投降。谯周是这么分析的,如果奔走南方,那麻烦就会接踵而至。为啥呢,因为南方是南蛮的势力范围。南蛮可靠吗?非常不可靠。如果刘禅奔走南方,既要组织军队对抗魏军,又得满足皇帝陛下奢华的生活,这得花钱啊。钱从哪来?还是得从税上来。想要钱,就得加税。蜀国南方能加税的对象就是南蛮人。汉族人加税还造反呢,何况高度自治的南蛮?因此南蛮去不得,去了就得玩完。那么东吴能去吗?更不能了。严格说东吴和西蜀那是世仇,只不过东吴有长江之险,西蜀有山川之固,因此双方各取所需,结为同盟。现在刘禅没了山川之固,带领朝臣去东吴建立流亡政府,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东吴凭什么养着一点实力都没有的蜀国君臣官僚?然后就是失去国土的刘禅和吴主孙休是平起平坐呢?还是刘禅向孙休称臣?谯周指出,还一点最关键的问题。东吴灭掉魏国是不可能的,但是魏国灭掉东吴是轻而易举的。所以说东吴并不安全,早晚都是被魏国俘虏的命。既然这样,倒不如投降。现在投降,魏国得树立榜样给东吴看,所以一定会善待刘禅。

刘禅一琢磨,对。到哪不是看歌舞、吃酒肉?投降。也就是说最后时刻,刘禅考虑的是他自己。至于朝中大臣、满城百姓、部队士兵完全顾不得了。也就是说,诸葛瞻、诸葛尚、张遵、黄崇、张球用生命为这样一个人去尽忠,更加凸显了他们的死毫无价值。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马邈去当带路党的必然性。你宁死不降的去拼命,但是你保卫的对象却分分钟投降来保命。你保卫成功了,他花天酒地吃特供。你保卫失败了,丢掉了性命。他还是可以花天酒地吃特供。哪说理去。

刘禅决定投降,毕竟抵抗是无效的。再说了,当年殷商宗室微子就当了带路党,率先投降了周武王,结果被封为公爵,比姜子牙还高一级。看上去这次朝会已经达成了一致,大家决定兴高采烈的去迎接邓艾。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刘湛站出来坚决反对投降。

问题来了,如果不投降,刘湛能够挽救危局吗?刘湛声称要带兵出战。刘禅一听,算了吧。诸葛瞻父子就是这么死的,让刘湛出战,徒增伤亡,到时候惹恼了邓艾,局势更加复杂。还有别的办法吗?刘湛说了,出战不行,那就君臣一起拼命,到时候大家一起死在城下,绝对荡气回肠。刘禅一听,闹了半天就这主意啊,可拉倒吧。谁爱死谁死,反正我不死。

与此同时,邓艾正在研究成都怎么打。作为帝国的都城,那城墙有可能和某些专家学者的脸皮一样厚,护城河必须又深又宽,城上守御器械必然丰富。根据之前文中描写,可以判断成都的城墙上最起码会配备诸葛连弩。弄不好还有当初诸葛亮攻打陈仓城用的大炮。邓艾同学此时应该带不过来大型攻城器械,即便是有,也可能是从江油、绵竹缴获一些。至于能不能打下成都,邓艾得好一番盘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