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50章 灵璧大营(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灵璧境内有石如璧,故名“灵璧”。

这里也算是个历史名城,楚汉战争的时候,垓下战役就是发生于此地,项羽大败亏输仓皇难逃最后于乌江自杀。明朝末年归于凤阳府,属于南直隶管辖。

张元彪率领部队从砀山县渡过黄河,一路向南终于在崇祯八年的四月初一抵达了灵璧县外十里的扎营区域。

扎营的区域是一片平坦的土地,从地上的麦苗可以看出这原本是一块农田,也不知道是谁家倒了霉被征用了土地,反正今年的农时是耽误完了,到了五月估计是一粒粮食也收不上来。

扎营地挨着一条小河,毫无防御的营盘稀稀拉拉耸立在小河两侧南侧,几个参将和千户的旗帜在迎风飘扬,远处黑压压的人聚成大大小小的人堆,不知道在干啥。虽然来的人不少,缺丝毫看不出来此地驻扎了多少人。

因为提前就派人打了招乎,这边大军开到,那边的管事就带着几个军人骑马赶来安排扎营的位置,而张元彪和几个军官则是跟着管事去见本地的领军大将拜码头,顺带把迁移驻扎的公事办理一下,以便于后期跟灵璧县府要粮吃饭。

明朝的军事组织就是这样,大军出征要在各地吃饭,各地县府的存粮不多,大军自然要在各地集结,以方便都有饭吃,否则都集中于一处,调运粮草极为麻烦。很多的穿越小说动辄十几万人就开拔过去集合作战,十几万张嘴走过去,草根也得吃完,没到大仗自己把自己吃垮了。

到了一地就要办理公事,这些文书档案也是将来地方应对中央考核的物件,各地都是想着少给粮但是多糊弄上边侵吞存粮,所以矛盾不是一般的大,只是军户们没人搭理,只要不把这些丘八逼得去劫掠,地方文官都是很乐意看着军士饿肚子。

中军大帐设置于一处高岗上,附近地树林里随意驻扎着一些军士,眼下四月的白日气温也是不好受,士卒们也多愿意呆在林中歇着,至于防备的壕沟与栅栏,那是一点也没有,中军的护卫军们围绕着自己军官的帐篷搭设,亏得叛军没有打过来,否则仓促之间哪里能在树林中把队伍列好出战。

虽然军士们散漫,但是负责中军守卫的军士还算有点样子,多少在外围布置了拒马和栅栏,守门的军士衣甲鲜明,还算是强兵,看着那桀骜的样子以及不远处草料堆边的十数匹骏马,想必这些人是主将的家丁。

“来者何人?”一个小军官打扮的汉子在门口堵了出来,恶狠狠地看向这边。

“胡千总。”负责调度驻扎场地的小军官抱拳道:“这位是临清卫的指挥使同知张大人,是奉命从山东前来助战的友军,刚刚抵达灵璧,特来参见总兵大人。”

听这称呼,看来这是一伙募军,在明朝中叶的时候卫所军十去七八,跑的都差不多了,为了维护各地的军事优势应对层出不穷的民乱以及边事,朝廷开始大肆编制募军,组成新的军事机构来指挥作战,就出现了新的军队编制,既参将、游击、千总、把总之类的官职,属于大明朝比较能打的那一部分。

明朝的军事编制混乱,卫所军在中期崩坏之后,后来一直就没有抢救回来,反倒是促成了募兵制的流行,到了最后名存实亡的卫所军一些军官在总兵级别的军区司令调集时也开始重新整理,搞出来了各种募兵的官职来区分,使得卫所军也开始有了游击参将这些官职,在作战的时候也就是压阵干活,真正打仗的主攻方向早就是各地募军的天下。

这姓胡的把总也不怎么感冒这些事,大大咧咧地说:“卫所军?带了多少人过来?”

这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桀骜不驯的人了,所以张元彪很客气地说:“带了一千人来此助战。”

“嗯。”胡姓千总点头道:“你小子还是有点本事,从那么远的地方带人过来,居然还能有一千,一路上垫了不少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