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不是闲人闲不得09(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陈符扶起吴莹。“恭喜贤妃娘娘!恭喜郕王殿下!请贤妃娘娘带上小王爷,随陈符进宫去吧!”

蒯祥将五府六部衙署图纸设计了出来。根据皇帝的意思与内阁的指示,它们统一设在大明门北侧。大明门两边各修建东西向廊房一百一十间,称“千步廊”;东、西折再建向北廊房各三十四间,东接号称“龙门”的长安左门,西接号称“虎门”的长安右门,皆连檐通脊。依照文东武西原则,东侧的千步廊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的衙署,外加钦天监与太医院。而西侧的千步廊则是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千步廊的北面即是东西走向的天街。

方案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蒯祥和陆祥马上带领工匠们投入到了施工中。

工程拉拉杂杂地持续了小一年,衙署已初见轮廓。这天,蔡信匆匆来到工地,面色阴沉。

蒯祥迎上前。“师叔来啦?工程进展顺利。师叔您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你先把这儿放一放。”蔡信道。

“怎么?莫不是朝廷又改主意了?”蒯祥问。

“圣上不行了!”蔡信的话语有如晴天霹雳,蒯祥与陆祥一时都惊住了。

蒯祥道:“早听说圣躬不豫,没想到竟如此严重!可惜呀,圣上春秋鼎盛,正是干大事的好时候。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

蔡信道:“宫里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们能做些什么?”蒯祥大致知道师叔的意思。

“张太后已命吴大人和我主持景陵工程,这里的事情先让锦祥干着,你随我去天寿山,带领工人把今上的景陵给拾掇出来。”

“是,师叔。”

“幸亏未雨绸缪,景陵已经提前动工。”蔡信庆幸地说。

公元一千四百三十五年,大明宣德十年元月初七,宣德帝朱瞻基晏驾,享年三十六岁,庙号宣宗。

朱瞻基与他父亲仁宗皇帝朱高炽在位的十一年,史称仁宣之治,内有三杨辅政,外有猛将守边,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岁不能灾,闾阎乐业,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

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承了皇位,是为正统帝。大明王朝在张太皇太后的主持下,在三杨等顾命大臣的辅佐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紫禁城里,小皇帝朱祁镇坐在奉天门内的龙椅上。司礼监太监牛玉站在他一侧。

龙椅后边是一道幕帘,幕帘背后隐隐可以看见张太皇太后的身影。

以“三杨”及张辅为首的文武大臣齐齐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此刻在仁寿宫里,新丧夫的孙太后正在审阅一份给大行皇帝陪葬的妃嫔名单。宣宗皇帝晏驾后,孙皇后升格为孙太后,她的居所也从坤宁宫搬至仁寿宫。

王振站在她的面前。

“九个人……”孙太后念叨着。

“太后是想凑个整儿?”王振不愧为她肚子里的蛔虫。

“不是先帝临幸过的尽量都陪着去么?总不好要先帝在下面太过寂寞呀!”

“明白了,”王振心领神会。“把她加进去!”

孙太后叹了口气。“这半辈子她也着实不易,给个名号吧。”

“是,奴婢这就去浣衣局,接她出来,明日请她一并去仁智殿!”

仁智殿是大行皇帝停厝之处,陪葬的妃嫔也都将在它的偏殿中告别人世。

“悄不声的,莫惊动了太皇太后。”孙太后嘱咐。对于自己这位能干而强势的婆婆,她还是有几分畏惧的,在这主少国疑的特殊时期,外朝内朝皆听命于张太皇太后。

“放心吧您哪!”王振转身,一溜烟跑开。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