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7章四季苑(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九斤在这里大半年,又是盖道观又是建新村,唯独没想到为自己盖房子。

回来快一年,还真没想过成亲的事儿,这些天也知道了成亲远不是两人花前月下,在一起打猎吃饭那么简单。

沈江维自荐高堂之位,补齐了九斤婚庆礼仪中的缺失,但这媒人却是让人犯难。

听到沈江维说盖房子,九斤说:“宅子的事,只要二师兄选定位置,雪落前就能完工,沈叔,这媒人可怎么办?”

“你大师姑有个师妹,在京中的道观任主持,与京师勋贵里的家眷多有交情。

你大师姑此番进京,就是去那个道观,通过多方打听后,才能请到有口皆碑的媒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九斤知道媒人的重要,没有这“保人”,连登门提亲都做不到。

考虑到沈江维和大师姑六十多的老人,颠簸上千里进京,九斤虽有不忍,却也没什么办法。

好在通往京师的驰道还算完备,盗匪只有省界山区一两处。

有四轮马车,加上乡勇骑兵随扈,安全上应是无忧,九斤挠挠头说:“此事并非有意隐瞒,回来后诸事繁杂,连张灵儿我都差点想不起来是谁。

这样吧,一会儿咱们一起回山,海上刚到岸的肥蟹、海螺,正好给师姑们打牙祭。”

师姑对九斤的生气,一顿海鲜烧烤就能摆平,沈江维笑道:“今天这顿饭,无论如何都得吃,这就走吧。”

刘本昌已经将两筐海蟹海螺装上车,他和村民们都不明白,道爷为何总喜欢吃这些东西,吃起来连敲带砸,还没多少肉。

自从九斤将人工撒网,改成拖网后,渔货已经是出海必满船,只是用网颇多。

因为现在的渔网都是藤麻棉线编织,用不几次就烂掉,远不是后世尼龙绳结实。

肥美的渔货,花样繁多的吃法,别具一格的保鲜运输箱,让海鲜走进了千家万户。

北海新村运送海鲜的快马保温车,仅用一天一夜就能将海鲜送到青州府,箱子里的冰都化不了。

低廉的价格,充沛的营养,不仅使老少爷们身体逐渐强壮,还让很多百姓家里终于难得的有了存粮。

卖鱼的贩子有铜钱收铜钱,没钱的一只鸡,一捆葱,一张兔子皮,一口破铁锅都能换鱼吃,苦哈哈的佃户们终于过上了荤腥俩饱的好日子。

一路上看着车流穿梭,在雨中排队装车的鱼贩子,沈江维说:“这些辽东难民,到你手里都成了宝贝。

老夫还在掖县当知县时,邸报上对辽东南下的难民都是好勇斗狠,不受约束,非抢即盗的定语,各处府衙都是闻之色变,不敢收纳。

这些年你收容他们,除了血腥弹压外,更多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看他们,个个精神抖擞,面色红润,体格健壮,活的多开心。”

“沈叔,地方就这三十里,加上新出生的六千多孩子,此地难民接近十五万了。

昨天东江又来了三船难民,这里即将关闭,不再接收难民啦。”

“这个事儿给府衙说过吗?”

“只给县衙上了文书,还没回复。”

“快中秋节了,我去给朱知府说说,再划些滩涂给你?”

“滩涂基本用尽,向西与昌邑县搭界,向东,黄县堵在那里,没地方能用。”

“这个只能报到巡抚衙门,小九,也别心急,这巡抚大人听说要换人了。”

“不是才上任不到一年,咋又换了?”

“朝廷对东江的遏制策略已经不可逆转,东江的粮饷实际上已经停供,新任辽东督师直接掌控登州水师,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沈叔的意思,将来难民不会南下?还是海路断绝?”

“这些事说不准,东江的整顿迫在眉睫,将来如何将来再说,今年登莱粮食不缺,再往你这里赶人有些说不过去。”

时光飞逝,中秋节后,一百彪悍的团练骑兵,护卫五辆大车离开牛头山西河镇,踏上进京的行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