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无极而太极 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弄清楚了太极和无极的意思以后,再来讲什么是无极图,什么是太极图就简单了,对太极图和无极图简单定义如下:

太极图:顺行造化过程的道图。

无极图:逆施成丹过程的道图。

这是站在道教的角度上对无极、太极、无极图和太极图的最为简单的定义,和儒家的理解和定义是有着很多不同的。说到这里,道友们对儒家的那句“无极生太极”,对程朱理学的太极、太极图和道家的无极、无极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不是还是有点小小的糊涂?

一直在讲陈抟的无极图,首先要先弄明白陈抟的无极图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陈抟之前,由于史籍记载比较杂乱,大多数学者支持这种说法,就是伏羲创造了易学,老子得到后再传给河上公,再传钟离权和麻衣道人,二位各参其妙,又很默契得同时传给了吕洞宾和陈抟,接下来就是陈抟传种放,接下来的传承前面讲过了。

限于平台,没办法把陈抟的无极图展示给道友们,不过网上很容易找到,有兴趣的话可以搜一张看一看。

陈抟的无极图总体上可以分为下、中、上三大部分,看的时候是从下往上看的。无极图的最下面是两个圆圈,表示玄牝之门,就是两肾之间的位置,道家讲究这里是祖气生发的位置,对于祖气的修炼称为炼气化神;中间则是以土为中心,左为木火,右为金水,这就是钟吕内丹道里讲到过的五气朝元;上面则是一个圆,里面分成左右两半,均是黑白相间的半圆,表示取坎填离,接着修炼就是炼神还虚而复归无极,因此这就是一整套内丹修炼到最终归于无极的功法。

《道藏》中有一部《阴真君还丹歌注》,署名是“希夷陈抟法”,其核心与无极图一致,比如注中反对外丹法,称人的根本是肾,其中藏有虚无之气、日月之精等内容,具体是否真的是陈抟所着,尚没有确定。

除了陈抟的无极图以外,后世还出现过一些变化的无极图,其中最着名的是李道纯画的无极图,它同样分为三部分:最下面是中空的黑圆,表示“阴中阳”,最上面则是圆圈中有一个黑点,代表的是“阳中阴”。上下这两部分,实际上就是水火,用卦来表示,阴中阳就是坎卦,阳中阴就是离卦,合起来就是取坎填离。中间是一个空心圆,代表的是无极,综合起来看,就是对坎卦身中精练化成气,对离卦心中气炼化为神,接下来则是炼神还虚,元神再返虚合道,所以和陈抟的无极图是基本一致的。

接下来再说说太极图。

清代一个叫做朱彝尊的人,知道他的道友可能不多,不过提起和他齐名的一个人,相信没有人不知道,那就是纳兰性德,再加上陈维崧,三人并称“清词三大家”。朱彝尊写过一部叫做《太极图授受考》的书,其中说太极图最早在隋唐年间就出现了,本来是道教表示宇宙生化过程的道图,那时它和内丹修炼还没有关系的。

和无极图相似,道藏中记载的太极图也是分为上中下三大部分,当然是从上往下看的,不过谁也不能参透里面的奥义,直到陈抟传下了先天图以后并为周敦颐推崇,与无极图相印证,才被人所知。

后世的太极图形态变化比较多,包括周敦颐、朱震等均作过不同的太极图。

周敦颐就是得到了陈抟的先天图的传承以后,从上向下加以修改并且重新加以解说,得到了一张新的太极图,从而开创了宋明的理学。

在三教融合的大趋势下,儒家同样会吸收佛、道的思想,这也是周敦颐看到先天图以后,把道家的无极和儒家的太极,以及五行、阴阳等思想加以融合锤炼的一方面原因。当一篇仿照周易系辞的仅249字的《太极图说》横空出世,从此儒家的无极太极模式的本体论就产生了,周敦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理学的开山祖师。

现在我们看周敦颐的行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古代,当你想跳出来搞个新学说、新理论出来那是需要莫大勇气的,周敦颐的这一理论是对传统思想的一大挑战,说是冒着生命危险也不为过。事实上,直到百年以后,朱熹和陆九渊还就无极、太极打嘴仗呢,最后,经过朱熹的删定,实际上也是对周敦颐的一种肯定,才有了《太极图说》的流传。据说,《太极图说》开头的第一句原来本是“自无极而(生)太极”,被朱夫子改成了“无极而太极”,貌似区别不大,你还真别小看这一点点改动,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朱熹这是抹除了周敦颐融合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和宇宙发生论的痕迹,而把这套理论完完全全地变成了儒家的纯本体论,不再有道家的影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