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张三丰说:道不远人,人远道(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上面说过,张三丰的着述非常多,讲丹道的也不少,可是好多人说张神仙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写的论文水平也很高深,可是我们看不懂啊。比如这篇《大道论》,可以说是穷尽性命归真之道,发微圣贤仙佛之理。再看这篇《无根树》,更可以称得上是言尽千百年来道家理论之玄奥。可惜,都写得都太过晦涩,小白表示看不懂啊。

举个例子,修道修道,任何人要修道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道”吧?儒家解释过道、老子解释过道,历代高道也对道发表过自己的理解,如果研究一番就会发现,各种解释都抽象,可见把一个道字解释明白就不是一件明白事。

按照正常的套路,张三丰会这么解释道:“具造化玄微之理”,或者这么说:“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

这么说,不但小白搞不明白,水平稍低一点的道士都理解不了,这里涉及了道和化生万物的关系,和老子说过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个量级的。

在此基础上,张三丰又接着说:道不但生万物,而且还负责万物的演化,什么意思呢?假如道只管化生万物,后面就不管了,一不小心生出一个来永恒不灭的……,不管它是什么吧,这种存在不是又化身成为另一个“道”吗?

也许有道友会问,这也没什么吧,多一个就多一个呗。可是道是一种至高的存在,可以生万物的,再生出一个至高的存在算怎么回事?所以,张三丰说道不但要管生的问题,还要管死的问题,比如规定宇宙万物有生、有成长、有衰老、有灭亡的过程,简单说得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才可以。

同时,张三丰还给道加入了一个“含和抱中”的属性,强调“守中”,这是结合修炼来说的,就是要守玄关。

以前没有过多地讲守中,实际上这也是内丹发展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被学者们定义成为“中派”。

张三丰相当重视“中、和”的概念,他说过:“天地大道,含和抱中”。这个“中”是相对于内、外而言的,就是一种不内不外的状态。大道就是要从这个“中”字里面去找,先找到身中之中,就是丹田,就是“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接着才可以守中,才可以制外。这个“不在身中之中”是什么呢?自然就是心性,所以又回到了性命双修。

所以说,要把“道”讲明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包括了从理论认识到内丹修炼功法的任何一个环节中,这让没有基本功的小白们怎么听得懂?听不懂的后果就会失去信心,没了兴趣,也就坚持不下来,从而出现了“道不远人,人远道”的现象。

为了照顾小白们的情绪,也为了道教事业能够发扬光大,张三丰也认识到了一本初级教材的重要性,于是一篇可以让更多人看得懂,能够让更多人有信心加入修道大家庭的《道言浅近说》出炉了。

如果说《大道论》《无根树》是给博士生看的,自然是非常玄奥的,而《道言浅近说》的定位则相当明确,给小学生看的,是小学教材。文如其名,《道言浅近说》没有讲那些高深的、玄奥的、系统的理论,仅用了短短三千余字讲了修炼方面的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东西,可以说是通俗易懂,堪称业界的良心之作。

在《道言浅近说》中,张三丰没有单纯地从理论上讲什么是道,而是结合了修炼来解析道的概念。开篇就明确说道有三候三关,就是两句话:“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注意张三丰在这里说的无为并不是前面讲过的无为、坐忘,如果这么讲其实就不是浅近说了。这里所说的“无为”就是指修道的前提必须要看破红尘,抛弃名利,总之放下一切诱惑你的东西,这就是无为。如此解释起来,是不是谁都理解得了了?

在这部短短的经书中,张三丰同时告诉了修道者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道不远人,人远道”。

其实类似的思想儒家也有,在《中庸》中有“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的说法。在道教界也不是张三丰最早这么说的,钟、吕就曾明确提出过这一思想。在当今的所谓末法时代,这一思想同样被修道界所认可,比如南怀瑾说过:“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