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14章 始相未开,未始有物(可能也就只有曾经的自己懂了)(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即,最开始和变化的过程和最后回归于最初模样,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势态;

是因为我们突然之间见到了一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因为,这种“无有(阴阳)相生的状态”具有它的一定逻辑和规律性,但属实是太玄了;

而以“空无或有物”作为思维的起足点;那么,首先就是会于我们眼前的现实或者与虚空产生具有差异化的着相对立;

三者都是为可以着相的;因为就是看你头脑中的认知是什么了;正常情况下都是以“有物”直接作为思辨起点;但是比如佛道的话,可能更倾向于以“空”为理解的起点;但都会着相;这个没关系;因为都是心里在思考;只是思路是否相对完整的问题;

即,在自然的这段基础逻辑中;

“始态:是一种不知道它是什么、因为它始相未开、有还是没有、空还是不空的状态;”;看不到它怎么来的,你当然无法得知它是什么了;所以,无知;

就好像我们突然见到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却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一样;就好像,量子力学工程中,发现了“新的未知粒子”,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但却,发现了它的这样一种呈现方式;

“本态:是一种具有逻辑理念的状态”;可以让你看到它是什么样的一种大致情况;即,因何而在;即,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那么,结合起来就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但它本来就是这种自然模样;即,它本来就是这样;

比如,苹果;即,你的认知来源于对于了解这种规律和它的命名;但是,你依然不清楚“为什么是苹果”;因为,你不是苹果;你无法知道它“个体为得为用”的状态;

素书看过没有,没看过没关系,因为我也没看过,但是听过部分内容;下面的话都是我临时百科检索的;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道者,就是苹果,即,你无法知道它自身为得为用的状态;即,苹果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苹果,但是它这辈子就是变成了苹果,它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

以其“非物者无物,是物者守己”;而就只是“哔籁渴”;而就只是“好像”,看上去以为自己了解一样;

即,只要是你想“知道”,却偏偏“不那么知道”;而只有当你“不知道·无知”时,反倒已经身临其境了;

这就好像,你知道一件物体是会向左走或者向右走,但是你却并不是这件物体,你的处境不是它;那么,你只是知道它的大致方向,但你永远也不了解它的本身;

只有当你真正是它时,你才会了解它自身的一种状态;

而只有当你“不知道·无知·无须去求证”时,才是会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才会真正的“知了·它·是什么”;

但其实这些也都是不冲突的;因为,证也自然(说明你此生就是需要这么一段求证的过程);不证也自然;

因为,一切都是关于“它”的无知空中化身;

而这样“未知的它”并不是别的事物,即,它就只是这样的一种无有而有、本身自然的状态;直接去行就可以了;

而这样的“无知”感受如何从“这样的逻辑关系”中获得;

即,因为截至上述,我们的最终论证落脚点就还是“空和(非实证性世界)非空”的状态;

即,这里就还是一种“相对比较清醒的对立状态”;

即,只要依然还处在“对立”,就是说,我们之间就依然存在“隔阂”;存在什么隔阂;即,关于“空”的隔阂;

因为……因为“空”的关系,我们了解到了非实证性世界,也不能直接说“有”的“非空状态”;

因为,无论是“空”还是“有”,这两种状态的对立性都太强了;即,非空即有,这种说法就也不见得正确;

那么,就是说,无论是偏向于“空”还是偏向于“有”,都是“不全正确”的;

而真正可以让我们变得对这个世界产生“无知”感的,是了解其中“空中·空生·空灭的相互关系”;

即,空中生灭一体相互无有对立的同时性,在生的同时也在灭,在灭的同时也在生;

空中整体性原理,即由非实证性世界作为产生条件的“空中·无有生(阴)和无有灭(阳)的相互性”;

即,在全空中,存在一种“无有生(空生)”和一种“无有灭(空灭)”;因为其中的“一体相互性”居然变成了一种我们并不熟悉,既区别于“空”,因为是这样的无有相生状态促成了非实证性世界的发生;

且,又,区别于“纯粹非实证性世界·有”的一种画面场景;因为,它是由“空无”中变化而来的;

即,因为“非实证性世界”我们眼前所见这一世界的“相”,从可以纯粹假设的“空”,变为了一种“非空”状态;这你能想象?这你能接受?

正常情况下都接受不了;即,变成了一种“既非有亦非无的无知状态”;

即,仅仅只需要“非实证性世界·出现”的一念之相,就以足以可以让你了解到这个世界“是什么”;

即区别于“有”也区别于“无”的二者相互分别独立模式,既非生又非灭;

当然,你也可以一口就回答到,这就是“无极和太极以及无极生两仪性的太极”过程;且,这个过程就是在推证此前的“非阴非阳·非有非无”;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此段所推理的过程是“阴阳·如何来”的;

这是我们要去辩证的论点;

以及,无极太极,这些已有的名词是古人告诉我们明确的“知”的部分;

但其对于这件事物的“本质”,是处于一种无法得知·无名无知的状态;

即,你是会发现你居然不知道这种事情“是什么”;因为,它既区别于有,也区别于无;且“有无”却因为这样的一种状态而“相生”;

即,是会来到一种不知道它是有是无、但其中的有无肯定是真空平衡的“无知”的状态;

即,此时“它”的身价处在了一种“真相与现实之间”;处于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混沌平衡之中;

而这才是可以被称作“一”;

而也,如果将“非实证性世界的这一硬性条件拿掉”,那么,就是说,就也是处于一种“无知”甚至“无所识”的状态;

那么,如果没有“非实证性世界”作为切入点,那么,这个世界是否就依然还是“它本身的那种自然状态”;

即,首先,“空”就依然还是基调;那么,就是说,由“未有”的条件,所体现的就依然是一片“不知的空白”;

那么,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本体”会不会因为“无非实证性世界”的改变而改变;

不会;

因为,它依然是一种“未知”的状态;

即,无论有或者没有非实证性世界,它都是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

可是,既然它都未知了,我们又该如何去了解;

正常情况下是无解的;

但,如果,你了解了“法于阴阳”的方法,那么,这样的“未知·不可识状态”又何尝不是透明的呢;

因为,万变都是不离其宗的;

宗是什么,不知道啊,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只是,我们具有了“不同(异)”的念想,所以便就开始“易”;易中不异,不异中易;

而,综上;

其中,如果不能将“空·非空”的对立变成一种比较倾向于“自然·无知”的“一”,则是因为你把“逻辑关系”当成了一种“我知道”,而“它本身是什么”,却是你和我都为无知的状态;

而也,很可能是因为你在了解了它的“名”以后,才知道它是什么的;

只有在“无知”中,才可以去配合自然规律的“知(行)”;才知道要如何去如同这般大自然规律一样的“知行”;

只有在“无为”中,才可以去“为”,而无不为;

而自然,道,炁、气等等的这些命名,都不是我们定的;不是我们定的,就是说,我们是没有办法去对这样的“未知·无名的它”进行描述的;

即,而是因为,我们在了解到这样的自然规律后,且结合我们的实际所行所用的情况下,才将它描述为像是“路途”一样的脚踏实地状态;

即,将“无名的它”,称之为“道”,称之为“就是这样的自然”;

即,“知而不知”;

其中的逻辑关系是一方面,由逻辑关系引发所带给我们的一种“区别于去对立”的“合一·未知·自然”本质又是一方面;

而也,正是这种“未知的鸿钧的模糊·混沌·逻辑触感”使得我们才会有了“新的开始”;

因为,所产生的这样一种具有逻辑却“未知的模糊”无知处境中,才是“消除对立”的开始;

因为,只有这样,你想要的哲学才可以是具有系统的;

因为,正常情况下的哲学,就是加深和清醒人们对于对立的认知;比如阶级等等;但是,的确清醒,但是,还不够清醒;极度的清醒就是无知的“愚”;

而却,我们对于自然的基础逻辑认知,就是要去消失对立;但也,因为在消失对立中,却也必然会制造了对立;这是自古以来的争斗问题;

而也是,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因为,如果直接对立起来,就是矛盾重重;

所以,就得了解到“无知”的一种很自然淳朴状态;以此为认知的重新出发点;

因为,经过这样的推理后,之前的“对立”便都是因为“所知的逻辑”被统一在了这样的“未·无知”中;

即,因为,你来到了新的疑惑层面,你并不能够从这种“未知”中看到任何想要的信息;但你的之前的大致逻辑思路还在;

因为,即使这样的事物带给我们的感受再怎么“未知和无知”,但其中的都依然是具有它本身规律的;

于是,你就依然可以去看守其中的相互对立面;且,以此来建立自己想要了解的体系认知;

比如,一切关于这种“未知”的“虚实”情况,因为,这牵扯到我们是否可以于这样的“未知世界中”更加近似的找到自己“位置”;

因为,我们就是生存依赖于其中更为“实况”的“阴·有物”区域;而非“虚·色空”状态;但其虚实二者也是相互的;是“阴阳的相互性”才可以产生“向里向内·且向外”的一种作用方式;这是形成“有物·实物”的条件;而且也可以从这里看出“有物”的特性;向里向内就是中心化聚集出现“实”有物,实幻效应,向外就是“化虚”,成就虚空的一种方式;都是“相互·无有独立”的;

而为什么不谈“阴阳”,因为,此阶段中,就是为了推导“阴阳”这样理念究竟应该从何而来;

且这里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即,“生灭”是关于“有”中的绝对对立情况;

而“空生·空灭”是于“空中”而言的;

可存在且具有的问题是,“空中”是不存在对立的,因为都是“空的”,存在与不存在都一个样,即,空中更多的是对于一种事物的包纳感、包纳的不主情况;

有,才存在对立,即,可以使得我们“了解对立”;“生(出现)·灭(消失)”这样的词汇,“动作性”太强了;因为,在空中我们其实是无法了解到“事物·主动”的一种动作方式的;

且,如果你谈人体的生理医学,讲“人体生灭”这样的形容词是不好用的;因为,对于一个基本正常的人体,他的生理是不用这样直接去以“生灭”作为生理的好坏判别方式的;

只讲“生灭”的确具有概括性,但是不具有细致的普遍性;因为,生灭(存在与消失)这个词太大了;不足够让我们了解到事物本质的一种“静态不对立的相互变化本质”情况;

即,空中静态,不对立的相互性“同出而易”本质;

生灭(存在与消失)可以作为我们以对立空中入道的一种认知方式;但是,了解了“道”后,一切才是新的开始;如果,你把了解了一种“非生非灭·虚态混沌一体”的无知自然情况当做了你的最高认知;认为此生圆满,那么,你此生就必然会错过太多的东西;

因为,这才仅仅只是“道”,而“道是需要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

即,在这样的一种“无知无解”的“道”中,你需要如果才能够做到,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在这样一种混沌不分的整体中,“以一生二”;

即,“把一看作二”甚至是“三”;

即,只有把一看做二时候,你这时才会逐渐了解到你所面对的事物它的不同维度,即,它是如何“变化”而成的;

否则,你就永远只是了解到这样的一种“看似最高”但实则其实是需要作为“基础”的一门认知;

即,这样你的证道逻辑就依然是存在缺失的;

因为,这样的话,就是只知道“合”不知道如何去“分”;

而不知道如何去“分”,就是说,不会,或者很难再会去产生“学问”;

因为,“学问”的由来就是由“对立的着相中而来”;

那么,如果你不会将一件事情进行自身对立(自身的不同层面维度对立),那么这样的话,就太局限了;

深空极一,齐物而散;这才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大自然啊;各种因素,各种条件都是包含于其中的;又怎么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呢?

嘿嘿,是不是觉得古人的说话很有意思;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说,我们又怎么可以只懂得将大自然看到它完整无知的一体状态,却又不懂得如何再将它分开来看呢;

这世间上实在是具有太多的话,其中的“意境”都是我们很少去领悟的;因为,很可能,种花家的很多话,都是从“证道”中领悟的;

而也,你可能会觉得很多话都源自于“易经”;但是,请不要忘了,“易经”就是“证道”,描述大自然的规律;

所以,就可见,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一看做二,以及如何将一看做二;以及如何将这个世界的“本源无知”看做“一”,都是需要经过讨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