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8章 避世与逃亡(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侯永年三兄弟纷纷上前道贺,随后起身离开小酒馆,特意给我和张奀留出了说私密话的空间,以解我对亲人的思念之苦。

接下来,张奀为我讲述了从我离开家乡一直到现在,发生在亲人、族人身上的所有事情。

道士爷爷的道观,我曾去过好多次,我很喜欢那里。

道观位于一个独立的小山峰上,峰顶的面积不大,却被道士爷爷开垦出了数块农田,种植有稻谷蔬菜等农作物。

农田边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水虽清澈见底,却不能直接饮用,不过,道士爷爷有的是办法,我曾见他往里面倒入一些神秘的白色粉末,随之,那原本酸涩的池水就变得甘甜可口了,也可以用来灌溉浇地了。

小池塘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溶洞,空间不大,只能容我半蹲在里面。

为什么用‘半蹲在里面’衡量它的空间呢?只因,我曾半蹲在里面躲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

峰顶上,除了张家人帮助道士爷爷建的小道观之外,再无其他建筑物。说是道观,只因那是道士爷爷的居所罢了,其实,那就是两间低矮的石砌小屋,当夏秋季节草木旺盛时,那两间矮石屋甚至会被草木掩盖得看不见屋顶。

我曾感到十分好奇,道士爷爷的小道观为什么要建得那么矮?那样,岂不会非常燥热、局促?后来我才知道原因,原来那是大爷爷和道士爷爷特意而为之的结果,小道观的存在就是为了以备不测,给张家留得一条后路。

大爷爷的性格坚毅而果断,自肖恩父亲和科西嘉叔叔带我离开张家屯之后,他当即派出三叔到邵武城收集北方的战情,同时,还将家族里所有金银首饰、铜板银锞收集起来,命人带到邵武城全部换成稻米,并联络我母亲和三婶娘家等亲戚。

只是,外公等亲人却执意随族人同行,没有响应大爷爷的照应,母亲和三婶虽有万般不舍,却只能黯然垂泪,从此,双方再无音讯。

此后,大爷爷将张家男女老幼分为了三组。大哥带领青壮汉子最多的一组来到小山峰上,他们先是将道士爷爷的小道观彻底拆掉,然后,在道观原址上架起离地半米高的地铺、窝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个小山峰改造成张家人的藏身之所,拆除道观是为了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那些半米高的地铺、窝棚,则是张家人以后的容身之所。

大哥这组人最重要的工作却是另外两件事,首先,就是不断扩展那个小溶洞的空间。他们利用石锤、铁钎不断凿打了整整一个月,把小溶洞变成了可容纳三名成年人的洞穴。洞穴设计得十分巧妙,地面上先铺以碎石,其上再铺以十公分厚的木炭,最上面则是晒干的芦苇编制而成的草席,以后,这个洞穴将用作粮食、木炭等物的储存之所。

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晒制、编织由第三组人送来的藤蔓、青葛。历经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编出了三条十丈长的软梯,这三条软梯能从小山峰顶首尾衔接垂到山底。

当张家人不得不退到小山峰上时,鬼神愁的那道山梁将会被凿断,届时,这三条软梯就是进出小山峰的唯一道路。

第一组人使用的木炭和草席,就是第二组人的贡献。第二组人由大爷爷亲自带领,他们要不断处理买回来的稻米,通过磨粉、蒸制、敲打、晾晒等工序,将稻米制成可以存放很久的年糕,同时还要烧制木炭、编织草席,这些木炭不仅可以令山洞更加干爽,还有防潮除虫的效果,当面临最危急时刻时,还可以用来煮食烤火,是万万不可短缺之物。

除此之外,第二组人还要处理第三组人捕捉回来的猎物,他们要将猎物宰杀、剖洗,再煮至七八分熟,然后晾晒成肉干,汇同年糕、木炭、草席等物一起送往山顶,作为储备食物。

第三组由我父亲带领,他们是捕猎和侦查小组,这组人的人数不多,三人一组,一共三组九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捕猎,顺带打探消息、探查周围异情。

第三组人的任务很明确,无论野兔还是毒蛇,无论河鱼还是青蛙,一切可以食用的动物都不能放过,同时,他们还要收集山药黄精、藤蔓青葛等物,这样说吧,就是一切可被利用的东西都不能放过。

大爷爷已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都想到了,并尽力做好万全准备,所以,当三叔传回来蒙古人渡过长江、攻入临安城的消息后,张家人于一夜之间彻底蒸发、凭空消失了。

此时,张家屯就只剩下了破屋残窗、断梁蛛网,仿佛是一个早已被荒废很久、无人居住的残破废墟,谁又能想到就在目力可及之处,那个看似孤零零的、仿似一段矮树桩的小山峰上竟隐居着张家的所有人呢?

隐居在小山峰上的张家人改变了作息时间,他们昼伏夜出,在道士爷爷开垦出来的农田里种植小麦、山药、黄精等易活作物。成年男子则借由藤蔓、青葛编成的绳索,每三天外出一次,捕猎捉鱼、打探消息。

在这个无边动荡的岁月里,张家人以坚韧与努力,齐心协力使这个超然于凡世的小山峰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